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城市雕塑是城市艺术构成的重要元素,是艺术地记录国家与城市的历史、文化的最有效方式。城市雕塑是雕塑艺术的一种新的类型,雕塑依据所处的建筑环境亦可分为室内雕塑和室外雕塑,室外雕塑又称户外雕塑,应当讲城市雕塑是户外雕塑的一种类型,因为有很多户外雕塑并不一定在城市环境里。随着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类型与概念也不断变化,出现了公共雕塑、景观雕塑、环境雕塑和标志性雕塑等新概念。城市雕塑发展受到不同的历史、政治、文化等因素影响与作用,结合不同的功能和概念,城市雕塑就具有了主题性和非主题性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传统时期城…  相似文献   

2.
文化符号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目前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城市广场的设计当中.哈尔滨阿城区人民广场设计主要是为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文化意境,通过雕塑的形式让人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哈尔滨阿城区的文化历史背景,充分展示哈尔滨的城市形象,突出城市的魅力与特色.  相似文献   

3.
地球是宽厚的,她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地球是无私的,她对人类总是倾其所有,奉献出自身的精华。人类为了生存,对待地球却像不孝子女对待母亲,报之以垃圾、伤害,对生态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和破坏。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历史既是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的历史,也是环境遭受破坏的历史。当今我国由于资源开发过度,沙漠化威胁加剧等原因使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同时工业化所伴随的副产品也构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在日益恶化。严峻的现实敲响了危机的警钟──我国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在下沉。“天塌地陷”是…  相似文献   

4.
利市封俗称“红包”,它是民间的压贺岁吉祥之物,记录了千百年来人们追求幸福生活与悠久的历史民俗文化,记载了每一个过春节难忘欢乐的体验,更体现了普通百姓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真实面貌的写照,让人感受到一种欢快充盈,灵动美丽的蓬勃生命力,岁月的痕迹,时代的变迁都印在一个个利市封上,历史在这里凝集。  相似文献   

5.
李冬环  黄智 《环境》2004,(11):52-53
城市景观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淀的物质实体与历史文化的总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形态,城市景观规划就是以协调各个因素,整合客观环境与主观意境,形成功能和艺术兼备的有机整体为目标的。所以在景观规划中,人们总是力图依托自然环境,首先找到一条纽带,建立城市的景观骨架,再合理组织其他景观要素,构建城市的景观格局。其中水域是城市中最有活力的地方,是人们基本的活动空间,是表现城市形象的重要节点.穿越城市的河流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轴线和窗口.  相似文献   

6.
<正>艾伦·B·雅各布斯认为,城市应该是一个给人提供生活空间的美丽而充满魅力的地方,是社会集体成就的最终体现。在这里,人们可以恣意发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自由、爱、创意、激情、平静和欢乐等不同元素在这里交织。——(《美好城市:沉思与遐想》)随着个人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世界正在经历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2008年,城市人口已经占到总人口的50%;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在2010年的城市化率也达到了49.7%,并以每年近一个百分点的速度飞快增长。城镇化是21世纪的特征,正在重  相似文献   

7.
文态保护是近年来出现的新问题,主要用于城市建筑规划和保护。它是指保护以建筑规划布局为主导,以某种建筑风格为基调,进而综合体现“美的秩序”的城市文明环境。一座城市,如果仅有美的秩序,良好的生态环境,而缺乏对历史、文明、艺术、科学等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就会缺乏内在的价值,就是一座不健全的城市。  相似文献   

8.
距西安40多公里的泾阳石际寺旧址上,有一具有现代化而又别具风格的建筑群,自成体系,建筑物呈灰白色,主体楼式建筑,在三个亭台式建筑物衬托下蔚为壮观。这个原代号为“3261信箱”或“3261工程”终于揭开了神密的面纱,展现出她特有的风彩。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现已对外开放,接待游人,成为中外游人感兴趣的地方,尤其是学生们,更把这里视为学习测绘数学、地理、天文知识的好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地原点设在西安附近的任阳,并非偶然,因为这里符合选点要求。首先是这里居我国大陆的中部,距正北880km,距正南1750km,距…  相似文献   

9.
秦刚 《环境工程》2022,40(3):238-239
<正>雕塑与建筑都是城市公共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雕塑环境的构建表现在多个方面,主要可以划定为空间占有、等范围控制、关联空间层级、空间视觉、空间分析以及雕塑审美等,其实际构建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雕塑环境艺术》一书中便对上述问题作出了简述。书中重点探讨了现代人对雕塑艺术形式的认识与理解,从多个角度分析雕塑环境把控的方向与目标。前章主要对雕塑的内涵与外延、发展与演化以及未来的趋势进行了简短的综述,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城市中 ,灯光艺术在环境与建设中的美化作用日益突出。这是由于好的灯光环境不仅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通提供良好的视觉条件 ,而且利用灯具造型及光色协调 ,使建筑的轮廓、环境达到某种气氛和意境 ,体现一定的风格 ,增加环境与建筑艺术美感 ,使环境空间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上的要求 ,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因此 ,灯光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光明 ,同时也给人们营造了一个多彩的夜晚 ,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人们在使用灯光的过程中 ,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知识 ,缺乏规划与整体的协调 ,造成了光的过度与滥用 ,自觉不自觉地损坏了…  相似文献   

11.
恒河之美     
《世界环境》2014,(3):10-11
<正>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她从喜马拉雅山脉以西的山区一直伸延到瓦拉纳西的繁荣平原,用丰沛的河水哺育着两岸的土地,养育着高度密集的人口,给沿岸人民以舟楫之便和灌溉之利。恒河是印度的"圣河",这里的人们将恒河看作女神的化身,虔诚地敬仰恒河。到恒河朝圣、沐浴、祈福,几乎是每一名印度教徒心中的美好愿景。自古以来,人们沿着恒河生产、生活,创造出灿烂的文明。千年易逝,时代更迭,如今,恒河两岸的人们仍然保留着古老的习俗,恒河边的历史古城里庙宇、神坛林立,僧侣、游客云集。这里的习俗传统、宗教文化和生活背后的故事亦如恒河般  相似文献   

12.
科学美是科学理论反映和体现的自然界本身和谐美和理性美的结合。艺术美本身就折射着科学的理性光辉。21世纪是一个艺术设计的时代,也是科学技术与艺术紧密结合的时代。科学技术与艺术更加紧密的结合将深刻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探讨,介绍了城市环境艺术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产物,它需要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是现代人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突显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对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环境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如何实现城市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一直是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家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化城市环境艺术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继超 《环境工程》2022,(1):268-269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于美好精神生活也有了新的定义标准和价值追求。园林景观主要涉及自然与人工两种元素,将民间美术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既是民间美术现代化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强化园林景观设计效果的有效措施。二者融合可起到取长补短、融会贯通的效果。在建筑住宅方面,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苏州园林、北京故宫等建筑,在国内乃至世界建筑史上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和地位。另外在历朝历代发展过程中也孕育出许多民间美术宝藏,逐渐成为现代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美学文化和传统意蕴。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结合民间美术的艺术特征,融入园林景观的自然景观、人工景观中。  相似文献   

15.
干净、健康的生态城市是当前全球环保意识逐步增强的趋势下人们所普遍期望的生存空间;环境艺术则是满足人们在视觉欣赏、心理愉悦等精神层面的需求。本文就环境艺术的特定概念及其在生态城市中的几种可行性进行简单介绍,通过结合国际上一些案例,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环境艺术如何在生态城市空间中得以充分展现。  相似文献   

16.
<正>美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影随形,美术的社会作用远非其他艺术可比,美术的综合素质高,其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会丰润饶益,表现在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商业美术、环境艺术等等方面,在工艺美术和建筑中,美术的价值尤为突出,促进着人们的文明之发展。下面将教学体会略作分享,敬请匡误扶正。一、培养学生认识美的能力审美是一种实践活动。法国雕塑大师罗丹曾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术教学的内容,大都来源于大自然的事物。为使学生认识美,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进行观察体验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在教学  相似文献   

17.
三三 《环境》2006,(8):39-40
建筑,一首凝固的音乐。 一首用所有的石头和建材筑成的,如雕塑般,如诗歌般,既静态又动感的音乐。 好的艺术是不由亵渎的,更需要读懂它性灵的人。好的建筑更需要仰望,那些思想的碎片、艺术的精华、生活的智慧,藏在片瓦只木中,因为无语,故由人评说。 建筑,代表着一个时代,又常跨越一个时代。它用一个时代的语言和思想来诠释,却在另一个时代得到全新的诠释。每一个时代的评说各有千秋,建筑又白成一格,但千百年过去了,若干个时代变迁了,民族的建筑,却总有一种传承的核心及同质的文化。 犹如一栋栋凝固的音乐史诗,尽管历尽桑田,却独自屹立无言,让历史洗礼。 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注脚……以及更多的仰望。于是,我们期待从仰望建筑开始,解读每一个建筑的心声,通过那个时代的语言,了解我们历史的内核与文化的传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所谓城市美化,是指从审美心理学角度,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装点和布置,以便使我们城市中的家庭、街道、企事业和公共场所,更加富有美的气息,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城市美化有利于培养人的审美意识,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众所周知,人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力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源于对现实生活中美的观察、美的体验、美的思考和美的想象。城市中的雕塑、喷泉、壁画、草地,是人类美化城市环境的结晶,也是人类美的精神、风采、智慧的集中体现与积累。所以,要想使人的审美意识不断强化,更好地激发人的审美创造力,就必须不断地对我们周…  相似文献   

19.
绿色采购和消费是生态文明的具体实践,是生态文明融入社会生活的具体体现,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人们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最直接的影响和引导。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而消费观念的转变又具体反映在人们的商品采购和消费行为上,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绿色采购和消费。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中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渴望着能有一个安静、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文章主要探讨了当前城市环境规划设计的思潮,它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思想、“以人为本”思想、生态设计思想、整体设计思想、公众参与思想、安全设计思想以及体现特色文化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