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安全》2006,27(4):62-62
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高质量的教材是保证学科建设和教学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至2005年底,全国有86所高等院校开设了安全工程专业.鉴于目前高校对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的需求,根据教指委2006年工作规划,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材开发分委员会,组织"全国高校安全工程专业本科规划教材"的编写工作.  相似文献   

2.
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安全工程专业教材是学校办学、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既定培养目标的基本工具,因此教材建设工作是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工作.针对当前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安全工程专业教材建设必须以完善的安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作指导,统一教材建设规划,并采取措施鼓励高水平的教师参加教材编写,保证教材质量,以提高安全工程教材建设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安全》2008,29(12):54-54
2008年8月1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在东北大学组织召开了“安全工程学科专业规范研讨会”。研讨会的任务是:认真研究安全工程学科专业规范,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份相对完善、基本达成共识的安全工程学科专业规范的正式征求意见稿。  相似文献   

4.
《安全》2008,(11):52-52
2008年7月18日,2008--2010年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孙华山同志代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教指委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5.
《安全》2006,27(3):58-59
一、为适应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的发展,加强教材建设,规范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委会”)教材开发分委员会(下简称“教材分会”)的工作, 特制定本工作规则。二、教材分会隶属于指委会,在指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安全工程学科教材建设的研究、指导、规划、开发和评审等工作。  相似文献   

6.
《安全》2009,30(3):53-55
2008年,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工作在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教指委主任华山同志的领导下,在教育部高教司、安监总局人事培训司和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秘书处的指导和支持下,结合国家安全工程高等教育的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年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推动安全工程学科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安全》2007,28(1):66-67
2006年12月26日教指委在北京召开了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年会,会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孙华山副局长作了题为“积极推进安全工程学科健康发展“的讲话,孙华山在讲话中提出:教指委的工作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为指导原则,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局党组的工作部署,认清全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从而进一步推进我国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家经贸委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规则》。该规则自4月1日起施行。  《规则》指出,教学指导委员会是受教育部委托并在国家经贸委领导下,对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进行研究、指导与咨询的专门组织;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助教育部研究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教育质量标准;调查研究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及改革状况;对专业的设置、布局、改造等问题向教育部提出建议;教学指导委员会拟定教材建设规划,组织编写教材,开展国内外教材的研究和评价工作;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教师业务培训,组织经验交流,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咨询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背景下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增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分析河北工业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数据.指出实践教学在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以及实习环节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并实施增加综合实验比例、组织课程设计规划教材编写、采取校企双赢模式共建实习基地、构建"双实操,一参观"过程...  相似文献   

10.
2008—2010年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作会于2008年7月18日上午在京召开。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安全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总结2004—2008年教指委工作,交流安全工程学科教学、科研工作经验,审议有关课题,研究部署2008~2010年教指委工作,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人才保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孙华山、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安全》2008,29(11)
2008年7月18日,2008-2010年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上孙华山同志代表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教指委发表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2.
《安全》2010,31(5):53-53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教育部和安监总局的领导下,在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积极倡导下,安全工程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得到了设有安全工程学科高校的积极响应。2010年共有西安科技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向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参加国家精品课程评选推荐申请。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6,16(3):128-128
为促进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下称“指委会”)工作,更有效地发挥指委会作用,根据指委会工作规则,结合指委会当前工作需要,决定成立学科建。设(36人)、教学评估(29人)、教材开发(34人)、学术交流(28人)4个分委员会,并于2006年3月3日发出通知,公布4个分委员会委员名单和分委员会工作规则。  相似文献   

14.
《安全科学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编写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安全科学技术基础》课程 ,在安全工程专业知识结构中 ,处于“学科平台”中的“平台”地位 ;笔者指出 ,编写一本适合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使用的课程教材既有必要性 ,也有可行性 ;提出了“以安全为主线”、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作为该课程编写的原则 ;初步探讨了该课程应涵盖的内容 ,并从 12个方面就“安全科学哲学”、“安全系统科学”和“安全科学学”的内容进行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5.
在《化工过程安全》双语教学过程中,照搬使用国外教材不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达不到双语教学的预期效果。因此,根据笔者所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专业知识基础及国外原版化工过程安全教材内容的广度与深度,对如何构建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使用的《Chemical Process Safety》双语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研究。形成的初步讲义在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望在继续修改后编印成一本适合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学生使用的《Chemical Process Safety》英文讲义。  相似文献   

16.
《安全》2006,(2)
一、为规范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委会”)教学评估分委员会(以下简称“评估分会”)工作,有效开展高等学校安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评估工作, 特制定本工作规则。  相似文献   

17.
杨书宏 《安全》2006,27(1):61-62
2005年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工程学科教育的要求,主要在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安全工程学科课题研究,开发安全工程专业教材、教学大纲以及加强学术交流、促进沟通合作等方面开展了工作.  相似文献   

18.
王若菌  王志  佀庆民 《安全》2015,36(10):79-81
《可靠性工程》作为安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能够为学生今后从事专业的产品安全设计、检测和管理等相关工作提供良好理论基础。本文就相关概念混淆、多学科交叉、实践环节缺乏、教学方法单一等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采用研究型教学手段、编写专业教材、多渠道增加实践环节、搭建信息网络平台等教学改革与优化的方法,促进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建设,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实行双语教学是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大多属于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后新建专业,双语教学基础差,教学质量参差不齐。鉴于我国高校安全工程本科教育发展实际,从双语教学师资引进、培训、认证及团队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双语教学师资建设渠道;基于大工程观和大安全观理论探讨了双语课程体系及教材建设方法;从教学语言选择、方法选择、班级组织及成绩考核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双语教学的教学模式;从课程体系和质量监控两个角度分析了的双语教学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20.
《安全》2006,27(3):59-60
一、为适应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的发展,加强学术交流,促进安全工程专业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规范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指委会)学术交流分委员会(以下简称学术分会)的工作,特制定本工作规则。二、学术分会隶属于指委会,在指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学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工作,帮助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