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根据《2 0 0 3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的结果,全国耕种的耕地面积为12 3 3 9.2 2万公顷,园地110 8.16万公顷,林地2 3 3 96.76万公顷,牧草地2 63 11.18万公顷,其他农用地2 5 5 0 .83万公顷,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2 5 3 5 .42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2 14 .5 2万公顷,水利设施用地3 5 6.5 3万公顷,其余为未利用地。与上年相比,耕地减少2 .0 1% ,园地增加2 .70 % ,牧草地减少0 .16% ,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增加1.0 3 % ,交通运输用地增加3 .3 0 %。全国净减少耕地2 5 3 .74万公顷,人均耕地已由2 0 0 2年的0 .0 98公顷降为0 .0 95公顷。其中生态退耕2 2 …  相似文献   

2.
2005年8月5日国家环保总局宣布,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河北、内蒙古等12个省、市、自治区新建了17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至此,我国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243个,总面积8944.1万公顷,约占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的9.2%。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阿鲁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哈腾套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布苏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2 0 0 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 0 0 3年城市环保工作有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公报”表明,2 0 0 3年我国监测的3 40个城市中,有14 1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41.5 % ,比上年提高了7.7个百分点;有10 8个城市为三级,占3 1.8% ,比上年下降了3 .2个百分点;有91个城市为劣三级,占2 6.7% ,比上年下降了4.5个百分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分别达到42 .1%、5 8.0 %和5 3 .5 % ,比上年提高了2 .1、3 .8和1.5个百分点。全国建成烟尘控制区3 .3万km2 …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1992年完成造林面积4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9%,各级党政领导坚持不懈地抓造林绿化是去年造林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全省县以上党政领导和部门,共有5922人办点2574处,完成造林面积9.15万公顷。抓重点造林工程项目,带动全省造林绿化,是去年造林登上新台阶的有效措施。长江防护林工程造林和世界银行贷款造林各完成21.3万公顷和2.37万公顷,分别超过林业部计划的120%和14%。此外,15个荒山大户县市完成人工造林15.87万公顷。  相似文献   

5.
生态破坏使西部年损失千亿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环保总局 12月 2 9日公布的调查表明 ,目前西部每年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 15 0 0亿元 ,占到当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 13 %。据统计 ,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 62 .5 % ;西部地区沙化面积超过 160 0 0万公顷 ,占全国沙化面积的 90 % ;新增耕地 90 %以上来自对林地和草地的破坏 ;草地面积持续减少 ,鼠害严重。环保总局有关人士建议西部地区应从根本上解决粗放型经济发展和掠夺式资源开发引起的生态破坏 ;主要调整人的经济行为 ,辅以生态工程措施 ,重点解决人为生态破坏问题生态破坏使西部年损失千亿…  相似文献   

6.
5月2 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10年来,不断完善保护和管理体制,扩大自然保护区面积,生物多样性保护日益向纵深发展。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全人类食物、水和健康的保障”,旨在强调在确保粮食安全和适当供水方面,以及在保护基于世界生物宝藏的众多传统药物和现代药品方面,生物多样性非常重要。到2 0 0 3年底,全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999个,占国土面积的14 .4%,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保护区网络。目前我国70 %的陆地生态系统种类、80 %的野生动物和60 %的高等植物,特别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植…  相似文献   

7.
21世纪三峡库区极端气温指数的情景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候模式诊断与比较计划(PCMDI)提供的9个新一代气候系统模式的模拟结果,通过多模式集合方法预估分析了3种排放情景(高排放A2、中等排放A1B和低排放B1)下21世纪三峡库区3种极端气温指数的可能变化。结果表明:21世纪三峡库区气温年较差呈震荡的趋势,主要将以增大为主。暖夜指数和热浪指数都将显著增加。整个21世纪,库区气温年较差将增加04~08℃,暖夜指数将增加133%~174%,热浪指数将增加85~133 d。分阶段来看,21世纪前期,气温年较差将增加02~06℃;暖夜指数将增加51%~73%,热浪指数将增加31~41 d;21世纪中期,气温年较差将增加04~10℃,暖夜指数将增加136%~189%,热浪指数将增加77~121 d;21世纪后期,气温年较差将增加06~14℃,暖夜指数将增加191%~289%,热浪指数将增加143~237 d  相似文献   

8.
1991年末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共有7.1万人,环境监测站2 19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61个。全年完成环境污染限期治理项目6574个,总投资17.4亿元。到1991年末全国共在351个城市中建成了2199个烟尘控制区,面积达8897平方公  相似文献   

9.
截至2015年,中国共建立自然保护区2697个,总面积约1.46×104km2,其中陆域面积1.41×104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7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2%)。在高自然保护区覆盖率的背景下,一些物种得到了一定保护,但总体来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事实并没有得到较好改善。具体表现在:地理位置上,中国自然保护区虽数量巨大,但分布极不均匀。78.7%的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仅占全国人口6.5%的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规划设置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比重过大,占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62.8%,导致国家对单个自然保护区的投入较少,而在人口集中,需缓解人类活动环境压力的区域,保护区划定较少,进一步了加重当地生态环境负荷。管理维护上,保护区不合理的开发,当地居民的消极配合,管理体系中过于强调个数和面积等问题加重了自然保护区管理效益不高的程度。因而,为提高中国自然保护区保护效率,在自然保护区个数和面积规划速度日趋减缓的背景下,建议增加保护效益评估体系,增强各保护区间管理方法、保护物种等交流,利用传统生态知识促进当地居民在保护工作中的参与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森林在世界处于什么地位 ?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公布的世界森林资源评估报告显示 ,中国森林面积位居世界第五位 ;人均森林面积居第 119位 ;中国森林每公顷生物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而中国人均蓄积量是世界最低的国家。根据评估报告 ,中国土地面积占世界 7.2 % ,森林面积 1.3 4亿hm2 ,占世界 3 .9% ,森林覆盖率 14 % ,居世界第五位。目前森林面积领先于我国的有前苏联 ( 7.5 5亿hm2 )、巴西 ( 5 .66亿hm2 )、加拿大 ( 2 .47亿hm2 )和美国 ( 2 .1亿hm2 )。世界人均占有森林面积 0 .6hm2 ,发展中国家人均占有 0 .5hm2 ,发达国…  相似文献   

11.
你知道吗     
△1992年,全国已有12类271种食品获绿色食品证书。△1992年,全国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个,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总数达到77个,其中8个已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自1983年以来,为抢救大熊猫,国家已拨款4000万元,共抢救大熊猫146只,其中救活110只,放回大自然54只。△福建省是经广东省之后全国第二个基本绿化了宜林荒山的省份。  相似文献   

12.
20 0 4年3月2 5日,国家环保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 0 0 3年中国环境质量状况。副局长祝光耀说,整体来讲2 0 0 3年的环境质量与前三年相比有所降低,但变化不大。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居住区标准)的城市有14 2个,占41.7% ,比上年增加7.9个百分点;空气质量为三级的城市有10 8个,占3 1.8% ,比上年减少3 .2个百分点;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有91个,占2 6.5 % ,比上年减少4.7个百分点。但污染依然严重。重点流域区范围内的基本问题是,湖南、江西部分地方的污染状况进一步加大,但水质情况与上年相比大体持平,其中海河、辽河和淮河的水污染程…  相似文献   

13.
国务院已批复了国家环保总局与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两控区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十五”计划》。“两控区”包括了 4个直辖市和 2 1个省会城市、175个地级以上城市和地区 ,面积约 10 9万平方公里。“十五”期间国家将投资 967亿元 ,实现 2 0 0 5年两控区二氧化硫排放量比 2 0 0 0年减少 2 0 % ,酸雨污染程度有所减缓 ,80 %以上的城市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目标。目前“两控区”内二氧化硫排放量为 13 16.4万t ,约占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 66%。我国将投资千亿治酸雨…  相似文献   

14.
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 12日正式发布的 2 0 0 2年中国国土绿化状况公报称 ,2 0 0 2年中国造林绿化面积首次突破一亿亩大关 ,全国造林绿化速度和质量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3月 12日是中国第二十五个植树节。公报说 ,2 0余年来 ,全民义务植树运动蓬勃发展 ,国土绿化状况得到较快改善。 2 0 0 2年全国造林绿化面积比 2 0 0 1年增幅高达五成多。新增封山育林面积 61.3万公顷。造林合格率达九成以上 ,造林质量显著提高。公报说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 ,管理进一步加强 ,绿色通道工程建设快速推进 ,城市绿化步伐全面加快 ,森林资源保护进一…  相似文献   

15.
到2000年,我国环境的控制目标是:工业废水排放量控制在300亿t左右;工业废水处理率达到84%,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0%左右;SO_2排放量控制在2100~2300万t,工业废气处理率达到90%,城市居民燃气化率达60%,集中供热面积达到4.7亿m~2;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45~50%,控制有毒有害废物污染;交通干线噪声等效声级维持1990年水平,城市环境噪声达标率比1990年提高15~20%;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15~16%左右;每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km~2;全国各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70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  相似文献   

16.
大兴安岭国有林区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林区经济出现新的发展态势。“天保工程”实施5年来,大兴安岭森工集团公司木材产量已由1997年“天保工程”实施前的3 3 9.1万m3调减到2 0 0 2年的2 2 2 .4万m3,减幅为3 4.8% ,5年累计减少木材产量2 96.8万m3,减少森林资源经营性消耗5 0 1万m3。为确保森林资源不再遭受人为的破坏,集团公司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管护、专业管护队管护、公安森警林政执法巡护管护为主的“三道防线”,进一步加大了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力度。到目前,已落实家庭管护承包户14 65户,专职管护人员2 .1万人,建立…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于1993年7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首批成员45个。他们是: 广东:内伶仃岛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惠东港口海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建: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南:三亚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海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天鹅洲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长江新螺段白暨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贵州: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赤水桫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  相似文献   

18.
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与空间重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梵净山地区地属喀斯特山区,其核心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村庄规划布局的制约因素较多。为实现农村居民点的空间优化,综合评价了农村居民点的空间位置、自然资源和区位条件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各影响指标,求出农村居民点规模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断裂点的加权Voronoi图分割其作用范围,结合"居住场势"分类,找出需要搬迁的农村居民点。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有农村居民点23 046个,面积14 342.78 hm~2,居民点多沿道路支线和河流分布于山间河谷地带,布局散乱。2区域内有零星居民点7 871个,面积为2 641.75 hm~2,占18.42%;需保留居民点10 288个,面积为5 680.46 hm~2,占39.6%;中心居民点4 887个,面积为6 020.57 hm~2,占41.98%。3空间布局优化后的农村居民点共15 175个,总面积不变,主要应将西部和梵净山保护区内的零散聚落向东部水源充沛、交通发达的集镇地区搬迁。研究成果可为梵净山地区新农村规划的科学编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的成败在移民。从 1992年 4月全国人大批准兴建三峡工程开始 ,地处工程坝上库首的秭归县便拉开了移民工作的序幕 ,至今已有 8年多时间。秭归县的移民进程如何 ,秭归县的实践提供了哪些经验 ?这是值得关注和总结的。1 秭归县移民的特点与成效秭归县地处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两岸。全县共有 14个乡镇、45 8个村、32 34个村民小组、40 .0 3万人 ,国土面积2 42 7km2 ,耕地总面积约 2 .67万hm2 。秭归县既是三峡工程库区 ,又是三峡工程坝区。三峡工程的坝址就在秭归县的茅坪镇茅坪村与宜昌县三斗坪镇中堡岛村的交界处 ,三峡工程动…  相似文献   

20.
近40年气候变化对江西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采用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模型,对江西省南昌、吉安、赣州3地近40年气候变化对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模拟了3地自然植被NPP在未来气候3种水热条件下的变化趋势。此外还以1980年江西全省自然植被NPP为例分析了自然植被NPP的区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3地近40年自然植被NPP平均值分别为1319 、1311和1320 t/hm2〖DK1〗·a,总体上都呈上升的趋势。 当年均气温增加2℃且降水量增加20%时,NPP值增加了149%~1585%;随着年均气温增加2℃且降水量减少20%,NPP减少了477%~516%;当年均气温增加2℃且降水量不变时,NPP增加了530%~569%。江西自然植被NPP区域分布特征由东、南、西3个方向向北呈放射状分布,随着地形由高山向丘陵、平原的方向变化而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