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正>每年,成千上万的人兴致勃勃来到雪山,然而,每年都有上千人把自己的生命永远留在了皑皑白雪下面——他们遇到了可怕的雪崩。更危险的敌人1916年12月13日,这是欧洲冰雪史上最黑暗的一个日子。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燃烧了三年,意大利和奥  相似文献   

2.
<正>4月25日,就在"5·12"汶川地震七周年前17天,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此次尼泊尔地震,受灾人数超800万,死亡人数已过8?000。因其与记忆中的汶川地震几乎相同的震级、相近的时间而再次触发了人们内心的柔软,感同身受的同时,也让民众意识到提升防灾自救能力的必要性。细数我国近年遭遇的历次地震,虽然从汶川、玉树,及至雅安、鲁甸,每一  相似文献   

3.
正蓝天救援队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公益应急救援机构,成立于2007年。曾参加中国汶川地震、菲律宾海燕风灾、尼泊尔地震、斯里兰卡洪灾等国内外重大灾难的救援。民间救援队的优势有哪些?灾难来临时,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突如其来的灾难每年的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每到这个时候,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巧合的是,就在今年"5·12"汶川地震7周年纪念日的下午15时05分,在喜马拉雅山的南麓,我们的邻国尼泊尔境内发生7.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随后又发生至少5次较强余震。这样的消息传来,又一次让大家对地震产生了恐惧。  相似文献   

5.
<正>我的尼泊尔电话卡还有话费没有用完,想留给旅伴。她笑问我:还会再来尼泊尔吗?我说肯定会。她说那你留着吧,一般来过尼泊尔的人都会再来。夜里上天台晒衣服,我可以晒一个小时——不经意抬头看到天空,软软的、洁白的水母一样浮在深蓝色天空中的月亮,晶莹闪烁的水珠也似点点繁星,海天恍惚,不觉  相似文献   

6.
<正>我国是一个多灾害国家,但长期以来,灾害损失补偿机制却十分单一,群众面临巨灾时抵御风险能力十分脆弱。因此,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势在必行。4月25日的尼泊尔8.1级强震及由此给我国西藏部分地区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又一次引发了保险界构建巨灾保险制度的呼吁。就在4月16日,联合承保居民住房地震风险的中国城乡居民住宅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正式成立,意味着业界酝酿许久的巨灾保险制度,开始向前迈出实质性步伐。  相似文献   

7.
据原地矿部建部以来统计,因自然灾害(地震、滑坡、雪崩、暴风雨、洪水、泥石流、水灾),意外伤亡事故(工伤、交通、空难、海难、迷途失踪)以及危重突发性疾病(心脑血管病、消化道大出血、急腹症、高山病、青蛇咬伤、暴发痢疾、急性中毒)等原因,造成野外地质作业人员死亡3,246人,其中因缺乏报警通讯,快速有效的交通运输、急救装备而得不到及时抢救死亡的有565人,直接经济损失14,396.76万元,  相似文献   

8.
陆译 《劳动保护》2007,(7):79-83
风景如画的奥地利度假胜地,正值滑雪旺季。4000名游客沉醉在阿尔卑斯山的美景中。突然,一场雪崩打破了这里的宁静。3min内,一堵百米高的雪墙横扫加尔蒂村。建筑被摧毁,许多人被埋在雪下。最终,31人死亡……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被雪崩专家划为安全区的村子里。灾难不会一蹴而就,它是一连串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在,就让我们一步步了解加尔蒂村雪崩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9.
一路往西     
从陆路上,用自己的两只脚丫,以走的形式跨国界过海关,这是我在樟木口岸实现的初体验。在过海关前,我们找掮客换了一些尼币,大约是1美元兑换71个尼币,怀揣着一沓尼泊尔千元大钞,觉得自己非常富有。连接两国的友谊桥行人川流不息,往来人流中不少是像我们这样的背包游客,都是从拉萨坐车过来从樟木进尼泊尔。友谊桥那端就是尼泊尔的土地,比中国境内道路更寒碜,土路拌杂着磕脚的石块,走起来疙疙瘩瘩的。看来,尼泊尔人不怎么时兴做门面工程。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 3条进藏铁路的主要雪害 ,指出雪崩危险度评价对铁路选线和配置防护雪害设施有重要意义。青藏铁路的雪害主要是风吹雪 ,滇藏、川藏铁路的雪害主要是雪崩。雪崩的形成和发生的必要条件是一定深度的积雪和一定范围的坡度。笔者通过理论计算得出积雪的临界厚度和山坡的临界安全角度。在分析影响雪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利用模糊归一化方法来评价雪崩的发生危险度 ,并引用国外方法来计算雪崩达到某点的概率。最后 ,指出雪崩评价方法需要改进之处和铁路选线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个月,松原市连续发生多次地震,虽没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大量房屋受损,上万人转移也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也产生了不必要的恐慌。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测?在各方积极抗震救灾的同时,不少人也开始议论地震到底能不能预测。事实上,地震预测也是国际上争论不休的话题,而各国地震研究也在沉浮中波折不断。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认识国际汶川地震研究的合作与主题态势,利用科睿唯安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集了3 158篇汶川地震研究论文,使用科学计量学方法对国际汶川地震研究的国家/地区、机构和作者合作网络进行了分析。采用关键词词频和共词分析的方法,对国际汶川地震研究热点、主题类团和新兴主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关于汶川地震的研究从2008—2009年开始显著增长,之后保持平稳;我国产出量第一,且在汶川地震研究合作中处于国家/地区的核心,与美国、日本和英格兰合作密切;机构层面上,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地震局位于核心位置;徐锡伟和黄润秋是汶川地震研究中的代表作者;国际汶川地震热点主题涉及了滑坡、泥石流、芦山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等方面,并围绕高频关键词形成了“地震对人心理的影响(例如PTSD)”、“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在汶川地震中应用”、“汶川地震引起的地质灾害和数值分析”以及“龙门山断裂带与汶川和芦山地震”4大主题聚类,其中“地震对人心理的影响(例如PTSD)”和“龙门山断裂带与汶川和芦山地震”是目前活跃的主题聚类。  相似文献   

13.
<正>灾害性地震本身就很可怕,更不用说紧随其后的次生灾害了。对发生在海洋里的地震来说,其次生灾害中最具破坏力的就是海啸。日本地震发生后,很多人都通过视频见识了海啸的真面目。海啸远不如地震那么"轰轰烈烈",只是悠悠地往前推进,一路上,船只、车辆还有一些房屋就都"打了水漂"。有时候,海啸造成的损失甚至会高于地震本身。所以在海啸预警发布后,处于区域内的人就应该及时躲避,可以做到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4.
<正>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上百次4级以上余震,当时大多数人都在家中熟睡。截至2月13日,已有超31 600人在强震中遇难,远超日本2011年“3.11”9级大地震中遇难的1.85万人。当地震来临时,一定要注意周边的应急避难场所,它能避免由地震带来的直接和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  相似文献   

15.
<正>2010年10月25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部海域发生7.2级强烈地震,并引发附近海域发生海啸,袭击了27个村庄,其中6个村庄遭到毁灭性破坏,只有少数人生还,截至10月底,地震造成450人死亡、96人失踪,上万居民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9月8日21时,摩洛哥遭遇了一场几十年来最具破坏性的地震。此次地震发生在马拉喀什西南约70千米处的阿特拉斯山脉,震源深度10千米。受灾人数超过30万截至9月13日19时,摩洛哥地震死亡人数已升至2 946人,受伤人数升至5 674人。目前无法得知地震废墟下有多少人被困,伤亡人数预计将持续攀升。世界卫生组织预计,  相似文献   

17.
<正>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密度大,多有地震、火山和台风等灾害发生。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培养和增强了日本人的防灾意识。一方面注重安全教育,另一方面安全保障措施非常得力。无论对地震还是火灾,日本人都常备不懈,坚持这样做。  相似文献   

18.
《江苏劳动保护》2005,(6):48-48
一辆满载乘客的公共汽车6月6日在尼泊尔南部不幸遇到尼反政府武装埋设的地雷,地雷爆炸造成约53人死亡,40人受伤。  相似文献   

19.
<正>4月2日,智利西北部沿海发生了8.2级地震,随后南美多国接连发布了海啸预警。此次地震一共造成了6人死亡。据悉,智利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因此属于地震多发国家。事实上,不只是智利,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会发生500万次,其中80%都是浅源地震,人们感觉不到。但是一旦有大地震发生,就会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每个人多了解一些地震知识,在面对地震的时候,也会从容许多。  相似文献   

20.
<正>汶川大地震的伤口尚未抚平,芦山地震又不期而至,很多人不禁会发出疑问: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有联系吗?地球进入地震活跃期了吗?地震可以预报吗?发生地震如何自救?芦山与汶川之间的直线距离不到200千米,从大地构造角度讲,两地都属于龙门山断裂带。这是一个夹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之间的地震多发带,西南起于泸定附近,向龙门山断裂带上的汶川、芦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