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高速公路不断发生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多车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公安部在1997年12月发布了“关于加强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通告”,通告要求: 一、进入高速公路的机动车,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标准(GB4785—84)的雾灯。安装雾灯的期限不得超过自本通告发布后的8个月。1998年8月31日后,未按国家标准安装雾灯的机动车不准进入高速公路。 二、机动车进入高速公路,低能见度的气象情况时,机动车驾驶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一)能见度小于500米大于200米时,必须开启防眩目近光灯、示廓  相似文献   

2.
常识     
《安防科技》2013,(11):43-44
Q:冬季大雾天行车要注意什么?A:(1)当大雾出现时,要打开前后雾灯、尾灯、示宽灯和近光灯,利用灯光来提高能见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雾天行车不要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射出的光线容易被雾气漫反射,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开车的人反而什么都看不见。(2)在雾天视线不好时,助按喇叭可以起到警告行人和其他车辆的作用。当听到其他车的喇叭声时,应立刻鸣笛回应,提示出自己的行车位置。两车交会时,应按喇叭提醒对而车辆注意,同时关闭雾灯,以免给对方造成炫目感。(3)在高速公路上,有时大雾会不期而至,在高速交警还没有采取封道措施之前,已开上高速公路的车子都要格外小心,因为这段时间很容易发生事故。(4)在能见度小于200米、大于100米时,必须开启防雾灯和防炫目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何灯,时速不得超过60公里,与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行车距离;在能见度小于00米时,开启以上灯光外,时速要低于40公里,与前车保持50米以上距离;能见度小于  相似文献   

3.
为量化评价雾天环境中高速公路实时交通安全状态,以雾天高速公路交通观测数据为基础,在VISSIM仿真软件中模拟不同雾天环境下高速公路交通流运行状态,并分析雾天能见度、交通流参数与实时交通安全状态之间的关系;将交通冲突数作为高速公路实时交通安全状态的表征指标,运用随机森林算法确定影响实时交通安全状态的主要因素,并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雾天环境中高速公路实时交通冲突数计算模型;选取美国I-43高速公路交通和气象数据,对雾天实时交通安全状态评价方法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交通冲突数与交通事故的发生状态一致,能准确反映雾天交通事故发生前后的交通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4.
<正>为什么会发生沉船事故导致沉船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天气条件、船舶技术状态、船员技术水平和工作责任心、港口设施和管理水平等。尽管自然条件或客观原因很多,有些是属于突然性或非人力所能控制的,但人为因素还是主要的,大多数事故是由于驾驶人员的疏忽和过失造成的。水上航行的头号敌人是天气,绝大多数沉船事故都与恶劣天气(主要是大雾、暴风雨)相关。1991年4月10日,意大利一处港口大雾,能见度很低,"白鲸王子"号渡轮在港口与一艘油轮相撞。碰撞导致油轮起火,结果导致140名乘客和船员丧命。2008年6月21  相似文献   

5.
最近,全国各地雾霾天气频发。雾霾天影响民众呼吸安全,同时也给汽车驾驶带来安全隐患。大雾天气雾水不仅会使路面湿滑,而且还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所以更好掌握雾天安全驾驶技巧,有利于保护自身安全,减少交通事故。一是保持车距。因为雾天视距短、能见度低,有时路面湿滑,制动性能降低,车辆易侧滑,因此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雾形成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雾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行及行车安全有重要影响,掌握雾天出现的天气特征,有利于提高高速公路雾天管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以重庆高速公路2009~2011年两个雾季的交通数据和天气数据为依据,在分析雾天能见度对高速公路交通影响的基础上,确定影响交通的雾天能见度阈值为600m。对雾天形成气象条件的时间演变进行的主成分分析与相关性分析表明,最大湿度和昼夜温差对雾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其中相对湿度的对起雾的影响大于昼夜温差影响,将相对湿度大于95%作为起雾的关键因素。建立了雾天出现的预测模型,为高速公路雾天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遇到大雾天气,道路交通事故隐患四伏,严重危害交通参与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预防和杜绝雾天交通事故的发生,保证行车安全,更加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趋势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对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类型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和预测 ,拟合出每百公里交通事故起数的预测公式 ,指出应加强对超速行车、通车初期和恶劣天气时的交通控制。分析结论是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事故的绝对数将继续增长 ,但每百公里事故起数将逐年平缓下降 ;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中 ,单方事故居多 ,超速行驶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追尾是事故的主要形态 ;在高速公路通车初期和恶劣气候条件下 ,事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深入研究雾天低能见度环境下驾驶人对可变限速(VSL)标志的遵从程度,首先设计问卷并对556名驾驶人进行访谈和调查;然后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选出影响驾驶人遵从程度的主要影响因子,包括驾驶人个人属性(年龄、驾龄)、驾驶人对限速的认可程度等;进而通过结构方程模型(SEM)确定主因子内部的各影响因素与遵从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所建立的SEM与调查数据拟合程度良好;在雾天环境下,驾驶人对于VSL标志设定的限速认可程度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遵从程度;年龄、驾驶经验对驾驶人的遵从程度有显著影响;能见度较低时,行驶在车道数少的道路上驾驶人的遵从程度较高,而在能见度较高时,道路类型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高速公路能见度监测主要依靠能见度观测仪,该方法覆盖区域有限且成本较高,而我国高速公路图像采集设备应用广泛,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监控视频图像测量雾天能见度的方法。该方法将图像进行分窗格处理,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最优兴趣窗格的亮度均方差特征矩阵,建立BP神经网络修正线性残差组合模型。结果表明:残差修正模型监测效果优于单一线性回归模型,残差修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0.977;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残差修正模型的相对误差在10%以下,模型精度相对稳定;最后应用此方法监测高速公路雾天能见度,模型的正确率在80.48%以上。验证了用该方法测量雾天能见度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正>高可视性警示服是指用鲜艳的基底材料和反光材料按特殊设计要求制作,具有警示作用的服装。无论是白天还是在夜间灯光的照射下,高可视性警示服都能在视觉上凸显穿着者的存在,在潜在危险情况下,可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雾霾天气,大量微粒悬浮在空中,使有效能见度降低,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此时穿着高可视性警示服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安全生产》2023,(1):56-57
<正>小编语:辞旧迎新之际,也是安全风险增大、事故易发之时,温馨提示您:过节莫忘安全,平安才是幸福!注意出行安全出行前关注天气变化和路况信息,提前检查车辆、规划出行路线,避免在雾天、道路结冰情况下行车。遇恶劣天气时,旅游客车和自驾游客要立即避险,驾驶人员旅途中应避免疲劳驾驶,  相似文献   

13.
李璇 《安全》2021,42(10):24-28,34
为提高低能见度天气航空器在进近管制区内的安全运行水平,本文以某地的进近管制区为例,从安全系统工程学中的"5M"模型出发,使用专家评估法和头脑风暴法,找出在低能见度气象条件下进近管制区运行的危险源并对危险源评级,找出关键危险源,并提出安全建议.研究表明:关键危险源为进近管制员低能见度气象条件运行经验少、航班流量持续增大(低能见度天气持续)、陆空通讯干扰,并提出加强管制员培训;合理安排人员排班,防止疲劳上岗;防止通讯失效3条安全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为定量分析海上交通安全风险因素间的影响关系,识别导致海上交通事故的关键因素,分别从单因素、双因素和多因素的角度分析了人、船、环境、管理等风险因素间的耦合关系,运用N-K模型构建了海上交通安全风险耦合度量模型,结合中国海事局、德国联邦海事事故调查局、英国船舶事故调查局和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等海事调查机构公布的710起海上交通事故,利用所构建的模型计算出不同风险耦合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值。结果表明:风险耦合因素越多,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越高;人的因素是引发海上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本质规律,完善预防与治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理论体系,针对全世界交通事故频发、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现状,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为研究对象,综述了5种目前国内外典型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包括"感知—判断—操作"机理、"流量分布、超速与速度差"机理、"驾驶能力与行车需求"机理、"差错性与突变性"耦合机理、"事件树"机理,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基于现状分析,提出了未来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的趋势,即探寻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新颖分类方法,透析道路交通事故影响因素间的耦合关联,寻求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决定性因素(可量化指标),建立关键决定性因素耦合作用对道路交通安全性影响的系统理论关系模型及定量化研究模型,开展基于人因工程理论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探索基于事故数据的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机理研究等。  相似文献   

16.
<正>芜湖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高速公路交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为契机,加强与当地安监、气象等部门沟通协调,主动争取高速公路监控和气象预警系统建设专项资金,已取得实质性成效。目前已进入雾霾、团雾、冰雪等恶劣天气多发高发季节,给高速公路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为有效预防因恶劣天气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芜湖交警主动向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加强物防、  相似文献   

17.
天气的变化,对道路交通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道路交通是由“人车路”三个基本因素组成。这三个因素中,人的稳定性能较差,受外界环境影响,比如天气的变化,不但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而且还可能改变道路、车辆和某些物理性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案例警示     
正(2019年2月)玻利维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24死15伤2月1 8日凌晨,玻利维亚西南部奥鲁罗省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省际公路上一辆载有44名乘客的长途客车,与一辆迎面驶来的卡车相撞,造成至少24人死亡、15人受伤。警方初步调查显示,事故原因是雨雾天气造成能见度低,卡车借道超车时驶入逆向车道。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高原山区公路环境下不同交通事故形态的致因,明确不同事故形态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利用采集的典型高原山区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基于事故形态视角构建Logistic模型,选取追尾、正面及刮擦3类事故形态为因变量,从道路交通环境、道路交通设施与车辆类型等方面选取7类影响因素为自变量,分析事故致因。结果表明:不同事故形态的致因存在明显差异性,标志标线设置是3类事故发生的保护因素,信号灯设置是正面碰撞事故发生的保护因素,追尾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机非分隔带;对追尾事故影响最大的是大型客车,是其他车辆的5. 282倍;中型货车对正面碰撞的影响最大,是其他车辆的5倍,但对刮擦事故的影响最小;不利天气对追尾事故发生的影响是正常天气的3~4倍;夜间行车无路灯照明,发生追尾事故的概率为白天的1. 312倍。  相似文献   

20.
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根据2000—2006年全国公路交通事故统计数据,以2006年为重点,分析当前我国公路交通事故的发展形势、地区差异和事故特征。研究表明:我国的公路交通事故自2003年开始总体由快速上升转为持续下降,但高速公路和西部地区的公路交通事故仍有增长可能;与经济欠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发达地区的事故总量较大,但事故死亡率较低;国道、省道和高等级公路的事故死亡率均大幅高于其他公路;约80%的死亡事故是发生在平直、一般弯和一般坡等良好路段上的车辆互碰、碰撞行人和翻车,76%的特大事故属于坠车和正面碰撞;雾、雪等恶劣天气更易在高等级公路上引发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