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是半路出家走进安监系统的.从部队转业后,我被安排到了江苏省淮安市安监局. 初次从事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难免心中忐忑不安,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领导看出了我的无奈,除给了我很多安全生产资料外,还推荐我看看《劳动保护》杂志.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用心地看完了搜集到的全部《劳动保护》杂志. 所幸有了这样一个指路者,让我少了许多彷徨.可以说,《劳动保护》杂志是我到安监局后的第一位入门老师.我在上面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尤其是其中的"特别关注"栏目,让我学习到了很多安全监管的知识和方法,为我开展监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媒体是宣传的喉舌,是激励人们的战鼓,是动员人民奋勇向前的号角.60年来,《劳动保护》始终与中国安全生产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起发展、一起成长、一起壮大,是中国安全生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企业安全发展的推进剂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不解之缘     
高玲 《劳动保护》2008,(10):97-98
初识《劳动保护》杂志,是21年前我大学毕业刚到新单位时。记得那天,带我的师傅在介绍了安全处相关的工作后,递给我一摞杂志,说有空儿时可以翻翻,我接到手中一看,“劳动保护”4个字映入眼帘,就从那一天开始,我便和《劳动保护》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3.
我是1950年1月初调入劳动部的。分配在劳动保护司作秘书工作。1958年底调往宁夏,分配在自治区劳动局,仍作劳动保护工作,直至1985年退休。退休后,担任宁夏劳动保护教育中心顾问,同时参加劳动部组织的《当代中国的劳动保护》的编写工作。回顾自己的经历,约39年与劳动保护工作紧密相连。如果说我为劳动保护工作倾注了全部心血,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大概不会被认为是过份的。我对劳动保护工作以及从事劳动保护工作的同志,也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今年6月3日我到《劳动保护》编辑部,见到了主编和几位年轻的编辑同志,激动不已,谈了一些三十几年前的旧…  相似文献   

4.
《劳动保护》杂志创刊至今50周年。我亲身经历这50年中安全生产的起起伏伏,特别是我自1992年8月下海到外资企业专职从事安全工作的各种感受,真是酸甜苦乐样样皆有。但不管风云如何变换,安全生产的形势如何起伏,《劳动保护》这份杂志始终是我的良师益友,指导着我从事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5.
回忆与祝福     
俞欣 《劳动保护》2003,(8):30-31
《劳动保护》杂志从1953年创办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了。50年来,她和共和国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事业一起,走过了艰辛而光辉的历程。50年中,我也由一个30多岁的年轻人而步入耄耋之年。我虽然早已离休,但每当想起在《劳动保护》杂志工作的岁月,依然感到十分亲切和怀念。  相似文献   

6.
1984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原劳动部,从事劳动保护工作.近30年来,始终与《劳动保护》杂志保持密切联系,既是工作需要,也是缘分使然. 我没学过劳动保护专业,刚工作时单位阅览室这方面的书籍刊物不多,翻阅最多的要算《劳动保护》杂志,其全面性、政策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适合各类读者,尤其像我这样的初学者.在她的引导下,结合学习日本学者青岛贤司的《安全管理学》《安全工程学》《安全教育学》,我顺利地度过了劳动保护专业启蒙教育阶段.渐渐地,《劳动保护》杂志成为我每期必看的杂志和工作中必备的参考书,她不仅是我专业学习的引路人,而且是我工作中的亲密导师.  相似文献   

7.
1955年的春天,我从全总干校劳动保护研究班学习后回到全总,分配在劳动保护部工作,领导上要我兼管劳动保护的宣传工作。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劳动保护事业才开始,专业干部少得可怜,社会上对劳动保护工作的认识、了解很不够,劳动保护的科学知识更为贫乏。从事劳动保护工作的同志们热情很高,但工作困难很大。我当时深深感到,要开展工作,首先要向上向下做好宣传。 怎样开展宣传工作呢?我们当时想到的是举办培训班,办讲座,出小册子,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但是,所有这些,毕竟局限性大,也难于掌握主动。于是,我们又想到,最好自己办一个业务刊物,建立一…  相似文献   

8.
从“要我”到“我要”说起──读《劳动保护》想到的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写起来只是调换两个字的顺序,轻而易举。然而,要真正做到却要花费不少气力。笔者多年阅读《劳动保护》,从中得到启迪。在1987年第8期《劳动保护》上,笔者第一次读到这一口号,它起...  相似文献   

9.
30年前,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到工作岗位。20多年前,我开始从事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从此,《劳动保护》是我经常学习的专业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和离不开的好伙伴。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以下简称行诉法)已于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行诉法规定的受案范围中很多方面都与劳动保护监察工作紧密相关,劳动保护监察的具体行政行为将受到行诉法的维护和监督。如何在实施行诉法后进一步搞好劳动保护监察工作,是摆在劳动保护监察工作者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严肃的任务。在行诉法实施之际,我们必须弄清劳动保护监察机关哪些行政行为易引起行政诉讼,哪些行为用违法行政行为,如何防止和减少劳动保护监察机关的行政行为违法。 劳动保护监察行政行为是劳动保护监察机关以劳动行政部门的名义,依法实施劳动保护…  相似文献   

11.
值《劳动保护》杂志创刊60周年之际,作为她的朋友和忠实读者,我想回忆一下她对我工作的影响和帮助,以表达我对她的敬意,并向编辑部的所有工作人员表示祝贺! 我与《劳动保护》杂志结缘于1986年.那时,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当时的国家劳动人事部劳动保护局工作.从名称上可以看出,《劳动保护》杂志的内容,与当时政府主管部门的名称和职能保持一致.她实际上充当着政府的"喉舌",是政府宣传政策、法律法规和指导地方、企业贯彻落实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愚年 《劳动保护》2008,(10):101-101
光阴易逝,不觉间在《劳动保护》杂志工作已有20余载。我与几代同仁经历、见证了《劳动保护》杂志不同时期的变化与发展。从手绘版式到电脑设计;从铅字排版到数字模拟;从黑白文字到彩色全版。这本杂志每一次的变化都倾注了编者与作者、读者的热情和智慧,亦与时代同步。  相似文献   

13.
记住朋友们     
龙建华 《劳动保护》2008,(10):102-103
来到《劳动保护》杂志工作已经是第4个年头了,对她的了解是从第一次在会议室看到“尊重、热爱、保护生命”的“八字宗旨”开始的。伴随着她前行的脚步,这八个字已经融入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在广告部工作,4年来,我同所有关心、信任《劳动保护》杂志的防护用品生产企业建立了真挚的友谊。他们当中有与《劳动保护》合作20多年的老朋友,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劳动保护》月刊是广大劳动保护、安技干部所喜爱的一份专业性刊物。她除了及时、准确地传递党和政府的有关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外,还经常刊登一些新闻性、知识性、科学性的指导文章及科普文章,而且很多先进事例和事故案例对基层厂矿的劳动保护工作有借鉴和促进作用。 但是,一些基层厂矿的领导往往忽视安全生产,至今不给安技部门和安技干部订阅《劳动保护》杂志,甚至片面强调压缩公费订阅报刊经费,还认为这是“增收节支”的好办法。 我认为搞劳动保护工作不重视宣传是不行的。作为《劳动保护》的一名老读者,时…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劳动保护》杂志创刊40周年。值此喜庆之际,我作为特约通讯员,向《劳动保护》杂志创刊4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祝愿《劳动保护》越办越好,在安全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是从事安全宣传教育的,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要想胜任本职工作,搞好煤矿安全宣传教育,离不开《劳动保护》杂志。可以这样说,劳动保护杂志需要我们通讯员,我们通讯员需要劳动保护杂志。 多年的工作告诉我,《劳动保护》杂志是一家办得颇有特色、深受广大读者欢迎和好评的刊物。 其一是指导性强。劳动保护杂志发表的评论、专论、短评、政策、法规、文件等,都为我局指…  相似文献   

16.
我对(劳动保护》杂志情有独钟,纯属缘分。每月一次的安全生产学习,班长总拿《劳动保微杂志上的事故来分析。开始我漫不经心.认为只不过吓唬人而已,谁知学习时和我吹牛的同事小李第二天出了事故,落下终身遗憾。望着病床上的同事,一阵惊悸自心中传过。从此,工间休息,安全学习,捧上《劳动保护》,读后感到文章很有说服力。事故现场我没见过.但事故现场的文字描述和照片常在《劳动保护》上看到。我深深感到,经济发展离不开安全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离不开《劳动保护》。《劳动保护》杂志探索生命意义,导引人生旅程,把点安全生产迷津…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新形势。我认为,应该抓紧劳动保护立法工作。 法制不健全,凭长官意志办事,安全生产就无法得到保证。当前一些企业的事故很多,而且百分之七八十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所造成的。出了事故,大多数不能及时严肃处理,特别是涉及有关领导人的案件,往往马虎了事。中央三令五申要加强劳动保护工作,而有的企业领导人并不认真贯彻,对工人安全健康采取官僚主义态度。劳动保护部门没有监督检查权,有的安全干部因为坚持原则,不同意领导人违章指挥,还受到打击报复。所有这些问题之所以大量存在,除了林彪、“四人…  相似文献   

18.
刘少奇同志长期从事工运工作,非常关心工人的疾苦。我在劳动部工作期间常有机会向他请示工作。有一次,在成都他对劳动保护工作的指示,更使我难忘。说来已是二十二年前的事了。 1958年大跃进开始,我在西南地区几个省调查了当时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工作情况后,到了成都,得知中央正在成都开会,我就打电话给少奇同志,希望向他汇报和请示工作。他当即应允,并派车子将我接到他的住所——金牛坝招待所。 少奇同志白天开会很忙,利用晚饭后的空隙时间接见了我。他十分关切地询问了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我向他汇报说;我走了几个省,看到大跃…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呈现勃勃生机。但是,由于劳动保护工作尚未完全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国家规定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劳动者遵章守纪”的工作体制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致使当前我国劳动保护工作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国有企业长期以来虽绳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劳动保护管理体制,职工的安全意识也比较高,但一些企业由于建厂时间长,加之设备老化,又因经济效益差、资金不足,故重大事故隐患往往得不到治理。同时,一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的过程中,缺乏劳动保护工作的自我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劳动部部长李伯勇在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关于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工作部分一九九三年十月二十一日·成都)关于劳动保护学会工作问题,沛瑶同志的工作报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几位代表的发言讲得都很好,很清楚,也很实际。我想再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