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调查某退役石油炼厂的污染状况,结合使用膜界面探测法和地球物理法进行了污染场地的调查,确定了场地中的渣油罐区、柴油罐区和汽油罐区存在污染现象。同时以实验室分析的VOCs污染值与MIP-FID、PID的电信号值和地球物理法中的高密度电阻法所得的电阻率值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VOCs与FID、PID相应的电信号和高密度法确定的电阻率值均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8 9、0.923 8和0.849 8。  相似文献   

2.
以某家涂料生产企业为例,分析大风量、低浓度非连续排放有机废气治理技术的经济性。结果发现:(1)对于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在几种主流治理技术中,当回收液具有利用价值时,"活性炭吸附-氮气脱附冷凝溶剂回收技术"相较"RTO(蓄热式热氧化)技术"、"沸石转轮吸附浓缩-RTO技术"及"沸石转轮吸附浓缩-CO(催化氧化)技术"的经济性更优;而回收液需作为危废处置时,"沸石转轮吸附浓缩-CO技术"更具经济性,但必须考虑来气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催化剂,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2)对于非连续排放的废气,"分散收集,集中处理"的治理模式有利于降低VOCs治理装置投资成本,具有很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4年南充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调查,通过实地调研、现场测试与统计年鉴等获得活动水平数据,采用排放系数法估算建立排放清单。结果表明道路机动车保有量为877 197辆,摩托车、载客汽车、载货汽车占比分别为61.8%、29.9%、8.3%。道路移动源CO 39 631.2t,NO_X26 448t、VOCs 20 544t、HC 3 648t、PM101 777t、PM_(2.5)1 600t、SO2391.7t,主要污染物为CO、NO_X和VOCs。柴油重型载货汽车、柴油轻型载货汽车、柴油大型载客汽车是NO_X、SO2、PM10和PM_(2.5)主要排放源,普通摩托车、其他燃料小型载客汽车是CO、VOCs主要排放源。普通摩托车和汽油中型载货汽车是HC主要排放源。非道路移动源污染物总量NO_X2 322t,CO 1 173t,HC 657.2t、PM 467.7t、PM_(2.5)252.9t、VOCs 179.8t。农业机械对CO、PM_(2.5)、PM、THC排放贡献率高,分别为49.5%、50.2%、48.3%、30.0%;工程机械对NO_X、PM_(2.5)、PM、THC的贡献率高,分别为51.4%、40.3%、38.9%、39.3%;船舶对VOCS排放贡献为90.3%。顺庆、高坪、嘉陵的CO、NO_X、THC、PM排放贡献率较高,蓬安VOCS排放贡献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吸附法是一项广泛应用于治理大风量、中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浓缩净化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净化效率高的优点。冷凝法是回收高浓度废气极为有效的手段。将吸附浓缩技术与冷凝回收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可高效回收中低浓度废气中具有再利用价值的有机溶剂等,实现有机溶剂的资源化回收利用。通过对吸附-冷凝工艺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包括吸附剂和冷媒的选择、结构的优化、工业应用情况等,以期达到回收效率、设备成本及安全性等综合性能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环保产业》2004,(12):44-45
由河北中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活性炭纤维有机废气吸附回收装置,可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汽油装卸、印刷、涂装、橡胶加工、感光材料、塑胶、纤维、油漆制造等行业的有机废气回收、净化。主要技术内容一、基本原理该装置利用吸附、解吸性能优异的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剂。有机废气经过预处理后进入吸附器,吸附器将有机废气吸附浓缩,再用水蒸汽将其脱附下来,经过冷凝将有机物回收再利用,从而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二、技术关键该设计选用活性炭纤维作为有机废气的吸附材料,吸附回收率可达92%~98%,其使用寿命是普通活性炭颗粒的3~4倍;…  相似文献   

6.
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成为导致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素,是当前大气污染控制的关键指标。油田联合站储罐VOCs排放点多分散且排放不稳定,存在较大的油气能源浪费和安全环保隐患,亟需进行 治理。文章根据油田联合站储罐运行现状以及挥发损耗情况,开展储罐VOCs治理对策研究,优选新型撬装化油气回收装置,实现地面集输系统全流程密闭生产,避免储罐VOCs排放,满足油田安全环保、绿色低碳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20世纪后期制冷技术革命性的进步,及其对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发展的推进作用,分析了冷凝法油气回收技术的优势和对生产厂家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北省秦皇岛市耀华玻璃工业园有限公司地下300m,储油罐煤焦油逸出废油气进行实验室模拟实验,现场实际工程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检验等实践研究,采用“冷凝+自激吸收器+吸收+活性炭吸附”油气处理回收技术,并独创了自激吸收器新技术,处理后的煤焦油逸出废气完全达到了国家《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9.
针对炼厂开停工及检维修等非连续性工序、临时性、突发状况期间产生的VOCs废气不能满足处理装置随用随到的问题,分析现有废气治理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性,提出了化学吸收预处理+冷凝+吸附技术的组合处理工艺,采用撬装模块化设计了一套移动式VOCs处理系统。通过现场应用试验表明:系统能够实现各种风量、不同浓度污染物稳定达标,总体去除率可达95%以上。系统的成功实施可以为炼厂特殊工况下废气处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医化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排放特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治医化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环境污染,推动医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全面调查VOCs的排放源头、排放方式、防治措施,对比分析了各种末端处理技术的优劣,确定了医化行业有机废气(VOCs)防治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南京房屋竣工面积,估算获得建筑墙面涂料的使用量,利用排放系数法计算获得2000—2015年南京建筑墙面涂料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南京建筑墙面涂料VOCs排放呈现较大的增长,在2012年达到最高值,约为8 000 t。针对建筑墙面涂料VOCs排放特征,建议通过完善建筑墙面涂料VOCs排放标准和政策、优化建筑墙面涂料产品、提高水性涂料比例等措施,控制建筑墙面涂料VOCs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12.
根据排放系数法估算了南京市沥青铺路过程VOCs排放状况,并提出了针对性控制对策。结果表明:南京市2002—2014年沥青铺路VOCs排放量在3 100~24 730 t之间;沥青铺路VOCs主要在郊区排放,可能是郊区PM_(2.5)与O_3污染较重的原因之一;建议将沥青铺路VOCs排放纳入大气污染监管体系,实施污染的全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碧水蓝天,我们的天职洁净清新,我们的事业VOCs在线监测及治理技术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排放具有涉及行业众多、排放条件复杂等特点。针对含VOCs的废气的在线监测及治理,公司提出了完善的解决方案,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公司是行业内同时具有VOCs在线监测和VOCs治理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将为"十二五"期间VOCs总量控制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的生态环保治理要求,加强典型场站、设施运行的VOCs监测和控制,采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法,对某储油库外浮顶储罐VOCs排放情况进行监测评价,分析研究了不同运行工况对外浮顶储罐VOCs排放的影响,得出外浮顶储罐VOCs泄漏监测的重点是浮盘 边缘、量油孔、通气阀等浮盘附件,为油气田加强储罐VOCs排放的监测和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国内20家炼化企业共计272套VOCs末端治理设施进行调研,统计了治理设施的设计处 理规模、VOCs进口浓度等信息。其中污水集输处理系统、工艺废气、储罐、装卸车系统是炼化企业VOCs 4大污染源。基于各治理设施的VOCs设计处理规模和进口浓度,建立了炼化企业VOCs末端治理设施排放估算 方法,按照污染源类别将各个治理设施的VOCs排放水平划分为4个等级,1级为最高,4级为最低。其中1级排放设施分别占比19.2%,24.6%,19.4%和24.3%,这说明目前我国炼化企业的VOCs处理量较大,排放管控不容松懈。此外,还统计了272套治理设施的治理技术,结合设施的排放等级,建立了炼化企业VOCs末端 治理技术评估表,基于此表能够为炼化企业对VOCs末端治理设施治理技术的比选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顺酐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未反应原料、副产物CO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等,对其进行处理使之达标排放,回收其中可利用的物质或能量有重要意义。吐哈石化厂顺酐装置采用CONSER公司工艺技术,新增部分尾气回收生产工艺路线,回收40%的尾气中的正丁烷,实现了蒸汽分阶利用,排放的废气中SO2、NOx、颗粒物等达到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回收涂布生产废气中甲苯的新型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从涂布生产废气中回收甲苯的新型自动化回收工艺和装置。与传统的颗粒活性炭装置相比,该装置由于采用了性能优越的吸附材料和先进的工艺设计,使甲苯的回收率达95%以上,而且回收的甲苯品质好,可以直接作为原料使用,实现了清洁生产和废气资源化,收到了很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当前大气污染控制的关键指标,也是“十四五”大气治理的重中之重。文章结合油气田VOCs排放标准,根据油气田开发建设期和生产运行期的生产特点,分析VOCs排放途径,提出 VOCs污染管控措施,主要包括加强前端配套、实现密闭集输,实施专项工程、突出示范引领,优化后端运行、提升装置效率,理顺机制、建立监测管控体系,协同治理、多措并举实现节能减排等,指出目前油气田VOCs排放 管控面临VOCs核算、技术选择、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某油田VOCs排放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治理方案,并进行方案优化。以期为油气田VOCs排放治理及降污降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我国"十二五"节能规划及石油消费情况,针对装车环节产生的油气浓度高、流量大的特点,从安全、环保、节能、经济效益几个方面阐述了油气回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油气排放标准,重点对四种常用的油气回收技术—冷凝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吸收法从工艺特点、尾气排放浓度、投资、能耗、占地面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这四种油气回收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方向,从而进一步提出了油气回收技术的适用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是我国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重要排放源之一。首次采用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分析了某化学合成类原料药企业的生产车间、罐区及污水池动静密封点的泄漏情况,共完成462个密封点现场LDAR检测,测出8个泄漏点,总泄漏检出率为1.73%。依据LDAR检测结果 ,采用相关方程法估算设备动静密封点泄漏产生的VOCs排放量约为2.603 t/a。设备密封点类型中,法兰(用于生产工艺过程中压力容器和管道中可拆卸的连接与密封的组件)的VOCs泄漏排放量最大,约占89.4%,其次是泄压设备,占泄漏排放量的5.2%。建议在医药行业普遍推广LDAR技术,并及时修复高泄漏率的设备密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