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安全》2013,(5)
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自给开路式正压空气呼吸器(以下简称空气呼吸器)的管理、使用、维护、定期技术检测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城市公用事业等行业中使用的空气呼吸器。本标准不适用于消防用空气呼吸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本文件。  相似文献   

2.
《安全》2015,36(9):78-79
<正>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的基本原则和程序。本标准适用于由政府部门、外部救援力量和事故单位共同参与救援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应急救援。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相似文献   

3.
《安全》2014,35(7):74-75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设施基本要求、安全警示设施、作业防护设备、个体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配置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电力、热力、燃气、给排水、环境卫生、通信、广播电视设施涉及的地下有限空间防护设备设施配置。其他地下有限空间防护设备设施配置可参照本部分执行。  相似文献   

4.
安监信息     
<正>北京市正式发布《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2014年2月27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地方标准公告》(2014年标字第1号),正式批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DB11/852.3-2014),实施日期为2014年6月1日。至此,《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系列地方标准全部完成。《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系列地方标准是在本市有限空间安全事故频发、作业单位各项安全措施不  相似文献   

5.
《林业劳动安全》2014,27(2):7-8,20
正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所称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  相似文献   

6.
吕坤  秦妍 《安全》2013,(6):58-60
正1标准制订背景地下有限空间因其长期处于封闭或部分封闭状态,自然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含氧量不足,导致缺氧窒息、中毒、燃爆等危害。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特别是夏季的高温、高湿等不良气候条件会在不同程度上加剧地下有限空间环境的恶化,给作业人员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相似文献   

7.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压静电防护服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额定电压110kV~500kV的交流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登塔构架作业人员和需防静电感应的地面作业人员所穿戴的高压静电防护服。按本标准制成的高压静电防护服不得作为等电位屏蔽服使用。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335.1-1997服装号型男子GB6568.1-2000带电作…  相似文献   

8.
杨春丽  刘艳  秦妍 《安全》2021,42(8):45-51
有限空间作业事故在国内外均属高发事故,为借鉴国外有限空间作业管理的经验,本文通过收集国内外有限空间作业相关法规和标准,对比分析国内外有限空间定义、有限空间进入定义、准入许可定义以及危险性气体环境的定义.通过综述和对比发现,国内外有限空间定义基本类似,主要包括封闭或部分封闭、出入口有限或受限、未作为固定作业场所设计、可能存在危害因素4个方面的内容;部分国家在法规中给出了有限空间进入定义,明确何种行为属于进入有限空间;各国均十分重视有限空间作业前的准入许可,除美国不需许可的有限空间外均要求在作业前进行许可,但是对许可文件内容和许可流程要求存在差异;各国对危险性气体环境中气体浓度值的规定大致相同.本文的研究对我国有限空间作业法规、标准的制修订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 《安全》2012,33(9):53-57,59
正前言:《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B11/T852.1拟分成部分出版,目前计划发布第1部分:通则;第2部分:通风与检测作业。本部分为DB11/T852的第1部分。本部分6.2、6.5、6.7、6.10.2、6.10.3、6.10.5、7.1、7.2为强制性条款,其他为推荐性条款。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相似文献   

10.
动态     
<正>北京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按特种作业管理本刊讯(记者高爱玲)5月19日,北京市安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人员纳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日前,北京市安监局对地下有限  相似文献   

11.
《江苏劳动保护》2014,(10):51-51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有限空间主要分为三类: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相似文献   

12.
, 《安全》2013,(7):62-6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商贸企业(以下统称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与监督,适用本规定。  相似文献   

13.
记者从7月22日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北京市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人员特种作业管理范围,将由原来的污水井、化粪池扩展至电力电缆井、燃气井、热力井、自来水井及通信井等地下有限空间运行、保养、维护作业活动。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秦妍 《安全》2010,31(8):59-59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规范》、《关于在污水井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的通知》等规范文件,配合北京市安监局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宣传教育,规范有限空间作业程序,切实提高作业人员安全防护意识,预防事故发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职业危害检测与控制技术中心自2009年底,与北京市科技情报所声像中心合作,着手进行《有限空间安全作业》宣教片的策划和拍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每种呼吸防护用品在有限空间作业中,都有其优势和不足。选择合适的呼吸器,可以为有限空间作业提供足够的保护。近几年,由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而发生的中毒窒息事故时有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限空间分为密闭设备(储罐、反应釜、船舱等)、地上有限空间(发酵池、垃圾站、冷库等)、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污水池、沼气池等)3类,一般多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  相似文献   

16.
秦妍 《安全》2014,35(7):63-65
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852.3—2014《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备设施配置》经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已于2014年6月1日正式实施。  相似文献   

17.
郭盼 《劳动保护》2022,(2):70-71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人员进出受限但可以进入、未被设计为固定的工作场所,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或存在淹溺、坍塌掩埋、触电、机械伤害等其他危险有害因素的空间。分为封闭或部分封闭设备、地下封闭或部分封闭空间、地上封闭或部分封闭空间三大类。  相似文献   

18.
《安全》2018,(3)
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北京市安全生产条例》、《关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关于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的通告》、《关于扩大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监护人员特种作业范围的通告》等有关法律、法  相似文献   

19.
孙燕 《安全》2010,31(7):49-50
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相似文献   

20.
朱小峰 《安全》2009,30(7):58-59
2009年6月16日,北京市宣武区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现场,环卫工人利用一种新型便携式检测防护设备从地下5m的人防工程内顺利救出3名中毒被困人员。近年来,北京市在地下管线、密闭和通风不良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了多起急性中毒窒息死亡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教训十分深刻,结果令人痛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