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50年丹麦将成为全球第一个摆脱石化燃料的国家。丹麦还是世界上最早对垃圾立法的国家,也是唯一需要进口垃圾来发电的国家,92%的垃圾被回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丹麦GDP增长了80%,能源消耗却是零增长,二氧化碳排放量甚至还降低了13%。丹麦是如何做到的?有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中国和丹麦在哪些环保领域可以合作共赢?近日,记者专访了中国驻丹麦前大使甄建国,解析"童话王国"是如何书写环保传奇的。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能源和环境的压力日趋严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该如何走?是否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现成的经验少走弯路?通过研究和比较世界各国的节能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我们发现,如果把中国,美国和欧盟三大能源消耗体做一比较,欧盟国家显然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丹麦表现尤其突出。以"零碳"为目标的"丹麦绿色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球探寻能源供应和安全最成功的"实验室",充分证明了人类只要选对了正确  相似文献   

3.
到丹麦旅游,动身前,好友交给我一个任务,他说“丹麦是一个地少人稀的国家,但多次被称为是全世界最快乐的国家。你这趟去,一定要把丹麦人快乐的原因找出来。”我点头说好。  相似文献   

4.
<正>哥本哈根如何成为一个骑车出行率达40%的首都?丹麦如何成为全球环保优等生?"30年前,丹麦的哥本哈根有太多的汽车,而中国北京则是自行车王国。现在哥本哈根成了自行车王国,而北京则到处是汽车,到处堵车。"丹麦哥本哈根(丹麦首都)自行车协会负责人CEO Klaus Bondam先生面对到访的中国环保记者一行,用这句话作为演讲的开篇。整个演讲的主题是:为什么40.5%的哥本哈根人  相似文献   

5.
曹凤中 《环境科技》1989,2(3):31-32,5
1988年5月苏联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主席莫尔贡说:整个世界的自然环境,其中也包括我们国家的环境,都处于危急之中,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最坚决的措施保护它。苏联认为当前全球存在两种灾难,第一种灾难为核灾难,第二种是环境生态梗塞。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很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最近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加强环保科技成果的可融知性和具体性。  相似文献   

6.
《河北环境保护》2009,(6):22-22
每年的“六&#183;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各级政府和环保NGO组织,都会策划组织多种形式的环保活动。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今年的“六&#183;五”世界环境日,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全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共同面对着严肃的问题。河北更是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公众在活动中了解环保的意义,体验环保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新春伊始,广东省主管环保工作的汤炳权副省长神采奕奕来到省环保局向全省环保战线的同志们祝贺新年。他说:我省的环保工作年年有进步,年年有新套套,年年有新成绩。去年首次评选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5个,广东占了2个,这说明了广东的环保成绩;广东的环保队伍是有战斗力的,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把广东的环境建设好,只要做到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协调发展,21世纪的广东将会更加辉煌。富起来的广东人如今忧什么?不忧柴米忧平安、忧环境,前两年突出的忧平安,近年突出的忧环境。  相似文献   

8.
去丹麦之前,只知道丹麦是个十分注重环保、低碳的国家,最近有机会到哥本哈根旅游,还真被那里的酒店环保了一把。  相似文献   

9.
有“美人鱼之国”美称的丹麦,在住宅供暖中十分注重环保节能,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自1973年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工业化国家在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普遍开始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寻求开发可再生能源。在这方面,丹麦可谓出类拔萃。1973年,丹麦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九成  相似文献   

10.
为纪念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上海环境科学学会于6月5日在上海市教育会堂举办了大型座谈会。上海从事环境科学研究、设计、教育、管理、宣传等工作的学者、专家和各界人士约百余人参加了座谈。上海市环境学会理事长陈江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市政环保委副主任陆福宽,上海市环境保护局局长吕淑萍等出席了会议。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全世界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环境。与会人士围绕主题结合上海的环保工作畅所欲言,并为2010年将上海建成世界一流的大都市,基本建成清洁、优美、舒适的生态城市而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