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现代社会受电脑的键盘、鼠标的充斥,中小学生往往忽视了汉字的书写,他们书写汉字的能力越来越弱,书写已经"面目全非"。汉字的书写,不仅可以提高识字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它是语文素养提高的前提条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书写能力义不容辞,汉字书写必须从娃娃抓起。  相似文献   

2.
现在,许多餐馆、饭店都在使用一次性筷子.而一次性筷子也因其有“卫生筷”的美名而受到大家的青睐.但是,谁又想到随着一双双一次性筷子被使用,遗弃,有多少棵树木被无情砍伐,有多少山林在急剧地减少、消失……“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的发明,薄薄一片,经生产流水线源源不断地供应,信手拿来,既卫生又方便,用后一丢店主也不用洗,买者卖者皆大欢喜.但精明的日本人,发明了“一次性筷子”,却不生产“一次性筷子”.日本国土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绝不  相似文献   

3.
在东京都,从下水处理场出来的污泥的处理,令人棘手。最近,实验工厂相继把污泥制成建筑材料和燃料,有效地利用废弃物。脱水污泥,过去一直是用水泥固化之后填埋于东京湾的,现在这种工厂走上正轨之后,不仅减少了污泥的最后处置量,而且出卖制成的材料、燃料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其效果是一举两得的。正在从事这方面研究和开发的下水道局宣布:污泥由“丢弃”到“利用”的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4.
由于化学杀虫剂会严重污染环境,世界各国科学家便纷纷另辟蹊径,寻找新型的绿色杀虫剂。日本科学家捷足先登,最近宣布他们已经发明了一种“冷冻杀虫剂”。所谓“冷冻杀虫剂”即是能使害虫冻死的杀虫剂,并非以冰制成,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降低害虫的抗寒耐冻能  相似文献   

5.
封开 《沿海环境》2002,(2):29-29
“草,非得要种吗?” 长期从事畜牧业研究的潘凌烊工程师,思考这一问题已经有30多年了。他说的“草”,专指牲畜可食用的畜牧用草。 30多年后的现在,他有了肯定的答案:草,可以不用专门去种,或者说不能仅仅依靠种植。 支撑这一答案的,是他发明的一项新技术──玉米秸秆挤丝技术。用这一技术,可以将玉米秸秆变成牛羊等大牲畜非常爱吃的饲草。 “如果全国的玉米秸秆都加工成饲草,将是中国草原产草量的20倍,等于草原面积扩大了20倍!” 这是一个很诱人的数字。 70年代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搞畜牧时,潘凌烊就经常为缺少饲草发…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先民发明爆竹,初衷是为了驱鬼。在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爆竹却与死神;结伴,引发了一桩桩惨祸。爆竹的由来源远流长。传说远古时候,在深山老林里,有一种叫“山臊”(即山魈)的恶鬼,每到冬末秋初,就出来为害人畜.但它怕光更  相似文献   

7.
《中国ISO14000认证》2009,(2):F0003-F0003
1论文题名、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摘要、关键词 文稿必须包括中英文题名、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作者单位名、中英文单位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必须包括中英文摘要、中英文关键词。英文内容单独放在正文之前。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避免使用“……的研究”等非特定词,不使用副题名。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说让你穿塑料汽水瓶,你一定会觉得滑稽可笑,然而这种“笑谈”现在却变成了现实。美国最近发明的一项新技术,使精明的服装厂商们能将塑料瓶回收加工,然后制成衣服和时髦的鞋子。美国一家杂志的时装版编辑康斯腾斯·怀特说:“因为漂亮,人们可选穿这种服装,而且此举有利于环保。”用塑料汽水瓶制服装的技术,  相似文献   

9.
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个研究小组分别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论文,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新研制出的两种材料都能感知1千帕斯卡以下的压强变化,与握笔或敲键盘等日常动作的力道相似,以往的材料达不到这样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0.
于维强 《环境》2009,(10):86-88
对于手机的发明人,有着“手机之父”美誉的美国人马丁·库珀来说,虽然已经79岁高龄,但仍然雄心勃勃,他说,“我梦想把手机嵌入人体”,以此作为手机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1.
“南屏晚钟,随风飘散, 它好像是敲呀敲在心坎中。南屏晓钟,随风飘散, 它好像是催呀催醒我相思梦。”一曲《南屏晚钟》唱出了山寺钟声的悠扬,但地处羊城闹市的六榕寺,其钟声却因扰人清梦而遭投诉。时正巧,境未迁,为什么——  相似文献   

12.
《资源节约与环保》2006,22(1):45-45
德国卡塞尔大学热能技术研究所发明了一套夜里也能提供热水的太阳能设备。这套设备已经在吉尔吉斯首都比什凯克的一座供热厂投入运行,并向普通家庭提供热水。发明这套设备的能源技术人员克劳斯·瓦延说: “这套设备生产太阳能的成本极低,其他设备无法与之竞争:它生  相似文献   

13.
近日,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有触觉的“电子皮肤”,今后它有望变成机器人的“外衣”,或在人体四肢皮肤修复的手术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4.
炎热的夏天     
七月刚到,已经是赤日炎炎似火烧。 这个时候重提气候变化,端的是深得人心。一年甚似一年的高温纪录,把全球变暖的警钟敲了又敲。全球变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将是以负面影响为主:种植业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农业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水将变得更少更脏;个人生活质量也将会下降。天气炎热使得病毒、细菌、寄生虫更活跃。  相似文献   

15.
《环境》2004,(11):51
冬天来了,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动物为了适应生存需求,它们都“发明”了一套抵御寒冷的好办法,颇为有趣。  相似文献   

16.
<正>"都敏俊xī(音,韩语中的礼貌用语,相当于汉字的"氏")——"妈妈最近迷上了一部肥皂剧《来自星星的你》,讲的是来自外星的都敏俊爱上了地球上的女明星千颂伊,但是他又不得不回到自己的星球去……总之,我觉得是很无聊的剧情,可妈妈却说:"现在穿越剧已经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了,要外星剧才可以!"  相似文献   

17.
从上半年经济数据看,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由于中国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难度会更大。在经济下行的趋势中,如何把握经济增长点,需要我们有更清醒的头脑和更深刻的大局观。纵观世界近一二百年来的经济发展,由经济增长点影响经济较长时期发展的时期有三个。一是蒸汽机发明后的工业革命;二是电的发现和电气时代;三是计算机发明后的信息时代。现在有人预言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18.
《环境工作通讯》2014,(11):47-47
“东北黑土地正面临目趋板结、可耕性变差的问题。东北黑土地原来有一米厚土层,现在只有40厘米至60厘米,松辽平原上一锹下去见黄土的‘破皮黄’地已经有很多。”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说,“要知道形成一米厚的黑土层需要3亿年,而现在的退化速度是一年一厘米,如果再不注意提高耕地质量,农业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9.
向熠 《环境》2011,(1):102-104
细菌不再是“坏东西”了,细菌,确切说是细菌中的益生菌,现在已经成为全世界医学专家和健康达人的新宠。  相似文献   

20.
意大利的Ferruggi化学品公司声称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了真正的生物分解塑料。上个月该公司在推出75万只用这种塑料制作的“米老鼠”手表时,公布了这项发明。这种塑料已经申请专利,并打算明年投入生产。负责这项研究的科学家阿米卡尔·科林纳说,该公司的塑料不同于目前用来制造用后随手丢弃的物品,如购物包装袋那样的生物分解塑料。那种塑料袋是由“缝隙”中含有淀粉的聚乙烯网膜制成的。土壤中的微生物只能分解淀粉,而不能分解聚乙烯,因此塑料袋只能部分分解。他们的新型塑料也含有淀粉即玉米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