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011年9月29日,万众瞩目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搭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划破蓝天,带着中国的航天梦想开始了历史性的太空遨游之旅。当日21时19分,“天宫一号”火箭一二级分离成功,一级坠落。22时25分,火箭助推器残骸在内蒙古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乌兰乌素嘎查的一块空地上找到。作为我国建设首个载人空间站的关键一步,“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再次彰显了我国强大的航天科技自主研发实力,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设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日本研制系列小型多功能港湾监测船随着世界航运事业的发展,港湾水运货量激增,港湾实行现代化管理势在必行。为此,日本雅马哈蒲群造船公司积极研制系列小型港湾监测船。最近正在研制出一艘“爱尔兰”号港湾监测船。该船全长14.73米.宽4.27米,深4.43米,...  相似文献   

3.
史韵 《环境》2012,(7):73-75
神舟九号顺利返航,带回的不仅仅只有让人瞩目的三位成功的宇航员,还有一批包括茶种、灵芝、铁皮石斛在内的植物种子,就连去年拿到天宫一号“船票”的4种濒临灭绝植物的种子——珙桐、普陀鹅耳枥、望天树和大树杜鹃,也一同被带回了地球.除此之外,首次被运送至太空的活体蝴蝶也足足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相似文献   

4.
1980年出生在北京。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力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天宫一号"总体主管设计师。柳宁在2008年入职时刚好赶上神舟七号飞船发射,作为新人的他参与了"神八"初样的研制工作,当时没有什么经验的柳宁,只能在现场作记录,看"老前辈"们怎么做。2008年11月,他加入了"天宫一号"的研制团队。近3年的时间,他也算得上是个"老天宫"了。柳宁先后参与了两个"天宫"的初样,一个正样的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王建刚  林毅 《河北环境保护》2007,(11):F0003-F0003
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围场北部,是一片原生态草原,平均海拔1800米左右,常年不断的风能成为非常适合风力发电的绿色能源。专家评估红松洼风电场是目前我国内陆地区资源最好的风电场,年平均风速高达7.96米/秒。到今年年底,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52万千瓦,届时将成为全国单个风电场之最,不仅能为京津唐输送绿色电能,也对服务北京“绿色奥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6月24日,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7000米深海的"蛟龙"和翱翔天宇的"天宫"里的六名中国人,穿越漫漫海天的距离,共铸辉煌,互致问候。北京时间24日9时07分,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三名潜航员的驾驶下,顺利达到马里亚纳海沟7020米深的海底,在世界载人深潜的榜首刻下了中国人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1912年4月14日深夜,英国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初航时,在距纽芬兰大浅滩南1<8回6公里处与冰山相撞,经过几小时的挣扎,终于在次日凌晨2时20分沉入3962.4米深的北大西洋,船上共有2224N,其中1513人在这次海难中丧生。“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客轮,排水量4600o吨,船底为双层底,分成16个水密舱,可承受一般性碰撞,被称为“不沉之船”。可它为什么沉没,当时西方国家新闻界做了大量报道。但由于有些报道虚虚实实,令人真假.难分。有些报道则歪曲事实,无中生有、捕风捉影,编造谎言,使那次海难事件的经过成了一桩扑朔…  相似文献   

8.
无论你何时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天宫一号"总装大厅,你都会看到整齐有序的办公桌、整洁的总装工位和一个个全神贯注、孜孜不倦的总装人员。这就是该院总装与环境工程部"天宫一号"总装班组,由9名中青年员工组成的集体。副组长姜旭因总是充满动力,被称作总装组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9.
广西百色地区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建于50年代,是一座走道在楼内中央的苏式建筑,总体呈“王”字型,总建筑面积8000m2,地面以上为三层(主楼中都有第四层作为阁楼),为承重墙式砖拱结构。待拆除部分为大楼正面的“T”到部分(见附图),面积为3000In’,拆除后保留的住院部变为“工”字型。待拆除的住院部!长70米.宽12米,高11.5米;垂直正面部分的住院部呈长19.5米,宽12米,高11.5术;承重归厚40cm,边境厚5趴mi二楼、三楼及中部四楼均有钢筋混凝土自梁,楼板为现浇混凝土结构,东部与办公楼和震波器室相连,南部与留医部保留部…  相似文献   

10.
2000年新年伊始,在以“沟小名气大”著称的牛腿沟下游曹庄子处,一座长20米,宽3米,高1.5米的调控闸峻工,从而临沭为缓解石梁河水质,化解两省水纠纷又迈出了有效的一步。  相似文献   

11.
深海腐蚀研究试验装置成功投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深海试验站科研人员于2008年9月13日搭乘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试验三号”科学考察船在我国南海海域进行了深海腐蚀试验装置的投放工作,首次在500~1200m不同深度成功投放了3套深海腐蚀试验装置,标志着我国在材料深海环境腐蚀老化性能研究上进入了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处理玻璃瓶碎片和浇铸钢筋混凝土时产生的淤渣问题,人们一般将其填埋了事。近日,日本东京都立产业技术研究所成功地使这些废物变成了一种理想的装潢材料。经测试,用此法生产的材料,其弯曲强度约为大理石的1.65倍,耐酸性则是大理石的8倍。虽然目前这种材料因成本较高,还不能成为装潢市场的主流,但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技术有助于处理都市废弃物,今后有望普及。“威望”号外泄油污危及法国海岸2002年11月13日,装载着7.7万吨燃油的“威望”号油轮在距离西班牙西北部海岸5海里处破裂漏油。如今,从沉没的“威望”号油轮上泄漏的燃料油漂到法国西…  相似文献   

13.
1980年出生在山东。2008年获得五院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天宫一号"总体主管设计师。  相似文献   

14.
《交通环保》2004,25(5):38-38
据西班牙媒体2004年9月27日报道,西班牙设计并制造的第一艘由太阳能驱动的客船日前顺利下水。该船航速可达6节,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由西班牙帕尔马市太阳能电子技术研究中心负责、马略卡拖轮厂制造的这艘双体帆船被命名为“日海”号。该船长10米、舷宽3.5米,装备了最新一代的太阳能电池板。  相似文献   

15.
“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11月7日进入环月工作轨道进行探测、拍摄,成功获取全月球影像、月表部分化学元素分布等资料。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10秒,在安全飞行494天、绕月飞行5514圈后,迎来完美的告别: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嫦娥一号”最终撞击在月球东经52.36度、南纬1.50度的“丰富海”区域。  相似文献   

16.
再向太空行     
太空又迎来中国人。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温柔拥抱,使得以实现载人飞行、空间交会对接为目标的这次行动离最终的成功,又近了一步,也让中国向最终实现建立独立自主的空间站的目标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始于1992年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迈步之初并不引人注目。然而,从1999年  相似文献   

17.
《装备环境工程》2009,(2):11-11
经过3年半的攻关,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套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成功完成热调试,挤出第一根合格的厚壁无缝钢管。万吨级重型装备是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标志,涉及设计、制造、运输、安装等诸多难题,属于“极端制造”领域。  相似文献   

18.
1柴河水库概况柴河水库是辽河左侧主要支流一柴河中下游上的一座大型水库,坝址位于铁岭市银州区以东14公里处,铁岭县熊官屯乡境内,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355平方公里,占柴河流域的90%,水库总库容6.3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3.36亿立方米,效核洪水位116.8米,动迁水位111米,正常水位108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73亿立方米,调节水量2.88亿立方米,入库河流主要是柴河,水量不足时由凡河上的“引凡济柴”函洞放水补充。柴河水库始建于1972年,当时的主要功能是防洪灌溉,1993年为解决铁岭市城市供水不足问题,经省计经委批准被开辟为城市饮…  相似文献   

19.
北京时间2011年7月26日上午9点,"蛟龙"号——我国自主研发的首个7000米载人深海潜水器,在下潜试验中成功潜至5057米,突破了5000米水深大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历史。这意味着中国的载人潜水器可探测全球70%以上的海底,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  相似文献   

20.
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神舟到天宫,从出舱活动到交会对接……从1999年那个深秋开始,中国神舟的每一次飞行,都在刷新着一个民族的太空高度。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更是令举国上下都为之振奋、为之骄傲。有人可能会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