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三峡地区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废弃地是一类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对三峡地区的矿山废弃地、退(弃)耕地、工程建设废弃地、垃圾填埋场、地质灾害废弃地、砍伐迹地等废弃地类型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恢复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地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一般规律,对该地区废弃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对策及其方法与步骤提出了一些建议。认为人类干扰是该地区废弃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废弃地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应该遵循规划系统性、设计与施工生态性、目标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等原则。而土壤基质的固定与恢复、先锋群落的构建、后期管理中生物多样性的逐步丰富是三峡地区废弃地植被生态恢复与重建过程中三个关键的步骤与内容。  相似文献   

2.
针对元谋干热河谷植被变化问题,选择多种遥感数据提取NDVI,基于DEM生成地形因子,应用GIS叠加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0 a来,元谋干热河谷植被变化经历先剧烈退化后缓慢恢复过程;而且恢复期内,中山区、中高山区、平坡和无坡向恢复效果显著且持续稳定,平坝区、缓坡、斜坡、半阴坡和阴坡强烈的恢复过程伴随有强烈的退化过程,低山丘陵区、中低山区、陡坡、险坡、阳坡和半阳坡均又出现退化趋势,中高山区、险坡和阴坡对植被破坏与恢复重建响应最迅速;植被恢复的空间差异和可持续性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3.
横断山区干热河谷气候及其对植被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热河谷是我国西南横断山区一种特有的生态系统类型。由于气候条件和高山峡谷地形的影响以及人为干扰,植被及土壤严重退化,水热平衡失调,环境干热,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难度极大。通过对多年来干热河谷区域植被恢复经验的总结,认为干热河谷属于我国北热带气候下的一种干热类型,具有季节性干旱的本质气候特征。在植被恢复的适宜树种选择方面,除选择乡土树种外,树种引种的相似区域应该是季节性干旱明显的热带地区。同时,该地区植被恢复应以稀树灌草为主体,通过人工促进植被恢复,充分利用雨季丰富的天然降水资源,可以在干热河谷的局部地区恢复以乔木为主的森林植被,在一定区域恢复相当面积的稀树灌木草丛植被。〖  相似文献   

4.
根据武汉东湖水体光学性质,营养状况和东湖现存水生植被的分布状况,对东湖各湖区重建沉水植被的可行性作了探讨,认为东湖大部分湖区恢复沉水植物是可行的。牛巢湖,汤林湖,后湖等湖区一旦停止放养草食性鱼类,加之适当的人工促进措施,沉水植物完全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植被结构变化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较大,揭示湖北省植被变化的空间特征对其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D13Q1 NDVI数据计算湖北省的植被覆盖度,结合气象、DEM数据分析湖北省2000~2020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分布格局,并探讨了其对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 表明:(1)2000~2020年湖北省植被覆盖度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增大区域集中在湖北省的西北部,十堰、神农架林区和随州周围;(2)局部地区存在植被退化现象,退化面积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2000~2005年植被恢复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和西南部,退化区域分布在武汉、襄阳、仙桃和黄石等地区;2005~2010年湖北省整体植被覆盖状况相对较差,退化区域分布在西北部和东南部,十堰和武汉较为明显,改善区域集中湖北省中部、神农架林区、襄阳、随州和天门;2010~2015年湖北省植被退化面积减少,分布在东部和西北部;2015~2020年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3)湖北省的东北部、西南部以及襄阳等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与气温、降水呈现正相关,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水及风速和植被覆盖度正相关和负相关所占比重逐渐减少;(4)人类因素对湖北省的生态环境有正影响,对植被恢复有促进作用;负影响主要集中在武汉周边城市、襄阳、荆州等区域.  相似文献   

6.
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及其恢复与重建对策   总被引:56,自引:5,他引:51  
阐述了岷江上游山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的森林、草地、农用地和整个山地生态系统环境退化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岷江上游退化山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对策,即加强资源和环境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分区分类治理;不同区城不同退化亚系统采取不同的技术方法。同时,就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出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黑河流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河流域是河西走廊主要的内陆流域之一。本文在简要分析流域生态退化现象以及生态恢复与重建实质的基础上 ,讨论和提出了黑河流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基本思路和不同生态类型区生态优化的方向 ,进一步提出了生态恢复重建的基本框架构想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金沙江干热河谷几种引进树种人工植被的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木法和收获法,对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几种引进树种的人工植被(即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赤桉纯林、新银合欢纯林和印楝纯林)各层植被生物量与天然次生植被(坡柳-扭黄茅灌草丛)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对各类植被的物种组成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引进树种人工恢复的植被积累了大量生物质,总生物量大小依次为: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4491 t/hm2)>新银合欢纯林(3991 t/hm2)>赤桉纯林(3857 t/ hm2)>印楝纯林(1306 t/hm2)>天然次生林(935 t/ hm2)。人工恢复植被生物量主要集中在乔木层,天然次生植被生物量主要集中在灌木、草本和凋落物层。(2)人工恢复植被的物种数均少于天然次生植被,而且不同植被的物种数和物种组成也存在差异。(3)各植被的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印楝纯林>坡柳-扭黄茅灌草丛>赤桉纯林>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在Alatato均匀度指数方面,各人工植被之间的差异不大,但人工植被与天然次生植被之间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云南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区具有北热带温度条件和长达半年以上的干季时间,生态系统具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的特点.在人为干扰下,以硬叶阔叶栎类为主的原始植被类型已基本消失, 而出现大面积以禾草草类为主的退化生态系统类型.植被生态系统的退化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表现为:①河谷区干旱化程度加剧,土壤凋萎温度(PWP)长达7~8个月,使许多植物无法生长;②河流泥沙量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如元谋龙川江中游水文60、70和80年代泥沙量分别为3.81、5.32和6.65 kg/m3;③冲沟溯源侵蚀速度加快,如元谋地层上发育的冲沟 ,年均溯源侵蚀速度50 cm左右最大达200 cm,沟谷密度一般为3~5 km/km2;④典型地区裸岩化和石漠化劣地面积达10%~15%.由于植被生存系统退化引起土壤凋萎温度时间增长成为本区生态系统恢复难的主要原因.因此,退化生存系统恢复与重建的关键在于土壤水分条件的改善.根据现有土壤和母质的残存情况,提出自然恢复、重建和改建等建设新的生态系统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卧龙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像元二分模型在NDVI数据基础上,估算了卧龙自然保护区2000和2015年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这15年间研究区域植被覆盖的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初步揭示了植被覆盖变化与地形因子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卧龙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度整体良好,以中高和高植被覆盖为主,空间格局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总体趋势。(2)研究时段内高覆盖度面积明显减少,而其他覆盖等级面积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植被覆盖度均值降低。(3)研究区域各海拔范围内均以植被稳定类型为主,低海拔和高海拔地区植被退化显著,在1 500~3 250 m的高程范围内植被稳定和植被改善相对显著。(4)研究区不同坡度间植被变化类型差异不明显;不同坡向上植被变化显著,其中阳坡的植被退化分布,阴坡的植被改善分布明显,随着坡向由阴坡转阳坡,植被退化增加,改善减少。其结论有助于揭示卧龙自然保护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保护区生态环境评价和改进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对保护区的管理和植被恢复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姚安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的效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安县是“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县,在该县的洋派河小流域修筑同样面积的4个径流小区,采取不同的生态修复措施,分别为对照地(即撂荒地)、人工补植地(人工种植澳洲金合欢)、封禁措施地、坡耕地(人工耕种的坡耕地)4种,修复中控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的过度干扰和侵害,充分利用生态自我恢复能力,大面积实施生态自我修复,提高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从植被重要值,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的保土保水量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研究结果如下:生态修复后人工补植地和封禁地:①植被恢复迅速,植被覆盖度达到60%以上;②土壤的结构得到改善,封禁地全N含量最高,补植地当人工恢复达到一定年限后含N量也会增加;③土壤的保持水土量增加;④生态修复后,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数据的高效获取和信息的实时提取,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区域生态安全研究领域和地学过程研究领域的瓶颈和难题。在对案例研究区——重庆忠县地区TM卫星遥感数据进行波谱信息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人机交互目视判读解译和模型模拟自动信息提取等多种有效技术和方法,实现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山区县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因子体系中的3个主要因子:土地覆被、水土流失强度、植被盖度等进行数据提取,并用GIS技术对这些指标因子数据进行空间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尺度山区县域生态环境系统安全评价指标因子数据提取与地学分析的技术和方法难题。通过GIS空间分析,揭示出忠县部分生态安全因子的时空分异特征,为山区县域生态环境退化评价和生态恢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尝试。  相似文献   

13.
在鄱阳湖流域生态修复中,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遵循客观规律”的修复方法:(1)对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态系统,划定保护区,加强管理,保护濒危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2)对中、轻度损害的生态系统,实行封育保护,减轻负荷压力,利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功能,自然恢复为主;(3)对于严重损害的生态系统,遵循生态系统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采取人工措施修复或重建。科学选择了修复策略:(1)以修复植被生态系统为基础和前提,创造条件,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修复能力逐步实现微生物、动物的恢复;(2)把生态修复与发展生态经济结合起来,增加群众收入,提高参与生态修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过20多年的生态修复,鄱阳湖流域森林覆盖率由311%提高到5832%;同时探索出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1)通过综合科学考察,掌握生态系统受损害的状况和原因,揭示相关生态系统发育、演替的客观规律;(2)着力研究生态恢复的生态学过程与机制,寻求有效的修复方法、措施和模式;(3)自主创新、试验示范、试点先行、样板引领;(4)以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大项目为载体,全面展开、系统推进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和社会经济约束的区域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准确评价区域耕地整治、农村居民点整治、废弃地复垦和未利用地开发4种类型的土地整治潜力是实现区域统筹规划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通过选取能反映区域四种土地整治类型内在和外在潜力的指标因素,引入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双重制约条件,结合层次分析法和约束条件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域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约束下的土地整治综合潜力开展定量评价,并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潜力分区。研究结果表明:高生态安全和经济发展水平条件能提高区域土地整治潜力水平,反之则制约土地整治潜力水平,同时根据约束条件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将研究区域划分为土地整治高潜力区、较高潜力区、一般潜力区和低潜力区,与无约束条件下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结果相比,该分区结果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该研究一方面可为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提供新方法,另一方面可为新一轮土地整治统筹规划提供有效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森林植被恢复与可持续经营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系统的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资料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森林植被在空间上发展不均匀,无明显垂直分带,且分布分散,人为干扰严重。目前,在70多个植被类型中,森林类型占25个,江岸两侧海拔800 m以下地区森林已经很少。森林类型中,马尾松、柏木林的分布面积最大,并在许多疏林中成为主要树种,主要是飞播或人工种植。库区大于25°的坡耕地占耕地面积的17.5%。库区薪炭林仅能满足农村用能总需求量的10.78%。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对森林的不合理砍伐导致脆弱的土壤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生产力下降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库区土壤年侵蚀量达到2.9亿t。三峡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对库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压力和影响将是长期的。调查结果同时表明,库区植物生物多样性丰富,植物种类在5 032种以上,而且乡土树种多。分析认为,只要抓住三峡工程建设的契机,紧密结合国家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充分利用良好的生物学基础,科学地封山育林,分带逐步恢复,同时,因地制宜,退耕还林,发展森林能源,建设多目标复合和多种模式并存的林业经营体系,发展经济,就能从根本上改善森林经营环境,实现森林恢复,形成合理布局的水库森林防护系统,促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植被的生态恢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是开发治理江河的骨干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常对项目区自然生态环境带来影响,施工中所产生的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弃土和弃渣等扰动可能导致项目区的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加剧.扰动区植被生态恢复关系到工程安全运行和其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以向家坝水电工程为例,研究了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扰动区植被生态恢复的目标、原则及方法.按生产、生态和社会功能,向家坝水电工程扰动区可划分为工程核心区、服务区和过渡区等3个功能区来系统规划其生态恢复.结合各自的功能需求和干扰特征,各功能区可采取相应的生态恢复技术和配置适宜物种来构建植物群落,形成结构稳定、多样性丰富、具有复合功能的植被景观.还简要评价了向家坝水电工程植被恢复现状,提出一些完善其生态恢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生植物群落在湖泊生态修复过程中作用显著,但目前人工重建的水生植物群落抗外界干扰能力弱,群落稳定性差,这就需要我们对人工重建的水生植物群落结构及其演替的生态学过程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受损群落的修复途径。于2003年在富营养化水体中采用物理生态工程进行了水生植物群落的重建研究,对群落演替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持续3年的观测。结果表明:水生植物之间发生生态位重叠时,其结果往往是以一个物种取代另一个物种,随着生态位重叠程度下降,种间关系和群落结构趋于稳定;而当物种空间位置错开时,生长期相近的物种共存则变为可能,因此在群落的构建过程中应当避免同时引入生态位重叠较高的物种,应注意植物间时间序列及空间结构的分离;此外还通过物种间的竞争表现,对几种常见水生植物构建的群落稳定性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国内外河流保护与修复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指出开展河流保护与修复工作必须首先明确河流生态修复目标。为能够实际指导河流修复和管理,生态保护目标需要量化。介绍了国外以水流情势为核心的河流生态目标量化新方法(DRIFT法),以及对河流生态保护等级的标准划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议应用“生态支持配置”概念,尽快规划我国河流生态功能分区,设定不同区位的生态保护目标和等级,确定相应的保护水平,分区、分类、分级实施河流保护与修复。  相似文献   

19.
喀斯特石漠化及其景观生态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喀斯特石漠化是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的一种生态灾害,近30年来其扩展速度明显加快,严重制约了我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质量的提高。首先从概念、成因及防治等方面探讨了目前喀斯特石漠化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石漠化研究中的不足,主要表现为研究内容较片面,缺乏定量研究,标准不统一和缺乏景观水平上的研究。景观生态学有其特有的理论优势和方法体系,若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研究石漠化,可以解决目前石漠化研究中的某些相关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展望了喀斯特石漠化未来研究的4个方向,即景观格局变化、景观异质性及其分区、石漠化过程空间动态模拟和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再加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识别易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十分必要。在ArcGIS支持下,选取影响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的4个敏感性因子(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及生境生物多样性)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法,评价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程度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西南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酸雨敏感性很高,前二者的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均占西南喀斯特区域总面积的60%以上,酸雨中度敏感以上区域达50%以上;生境生物多样性敏感性相对较低,不敏感区占西南喀斯特区总面积的40%。西南喀斯特区生态环境综合敏感度极高,中度敏感以上区域占整个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不敏感和轻度敏感区主要分布在湘中南、鄂东南、广西中部喀斯特峰林平原区及云南、贵州山间盆地及河谷地区。地质背景、地形及气候是西南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