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前,世界正面临着严重的绿色危机。美国全国科学院发表的报告中说,地球上大约有450万种生命形式,这些有机体2/3存在于热带,而这些热带生物还有5/6没有被发现和分类。如果人们继续滥伐森林,地球上许多动植物将会突然消失。热带森林如果因为被滥伐而消失,在密林里生活着的许许多多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也将灭绝。那时候,土地干枯,失去肥力,变成死土。在强烈阳光的照射下,尘土飞扬,气候剧变,沙漠面积日益扩大。森林是“大地之肺”,森林消失了,就等于夺走了地球上的氧气,增加二氧化碳气体的数量,会给全人类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我们知道,每个人都必须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通常,一个成年人每  相似文献   

2.
《环境教育》2012,(8):80-80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的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中的每一个物种都有着它存在的价值,一个物种的消失,我们可能注意不到,但是自然系统却已经发生了变化。爱因斯坦就曾经预言,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最多能活4年。而如今,随着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破坏,世界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每小时一种的速度消失。太多物种消失了,我们人类将面临着什么?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知道,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是人类与所有生命共同的地球.生命的延续,人类的生存,一刻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而面对今天地球的现状,每一个稍有良知的人都不能不为地球的明天而忧虑.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真的受伤了,大批的物种灭绝正在地球上发生,每20分钟就有一种动物或植物从地球上消失.  相似文献   

4.
环保在身边     
<正>众所周知,地球只有一个,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它是提供人类所需一切的源泉,可是人类却不停地在伤害着它,这是多么的不应该啊!就拿我们的祖国来说,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有将近三分之一的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据之前的统计,我国平均每天大约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噬。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  相似文献   

5.
<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经受着工业污染、空气污染、核污染的侵害,地球上的一些生物已经灭绝或面临灭绝。如果我们还不保护环境,最后受灾的还是人类。世界各地的污染,使得多少清澈的湖泊变成严重污染区,对人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们的世界第二大河——黄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想要保护它就需要防止水土流失。对此,我想让大家都行动起来,一起植树,固好沙土,使黄河再次成为人类的摇篮!  相似文献   

6.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它提醒着我们每个要节约用水;也暗示着全世界正面临严重缺水。生命诞生于水中,浪费水就是间接的扼杀他人生命。3月12日是“植树节”,它告诉我们每年消耗大量的森林,地球的森林覆盖率正在缩减。森林是“地球的肺”,是人类的“氧气工厂”,我们要合理科学的利用森林资源,更需要我们给它注入新鲜血液。当您在身边发现浪费水资源,污染水质的时候;滥砍乱伐森林,破坏植被的时候请您拨打12369免费环保举报电话,让那些怕坏环境的人无处可藏。每个人都用具体的行动捍卫身边的环境;每个人都能对那些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阻止和揭发,那么我们都能享受到鸟语花香、碧海蓝天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正>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火箭飞到太空,观赏到地球全貌时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她应该叫‘水球’,水色星球!"是啊,当初的地球多么美丽啊!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蔚蓝的大海与天空,清澈见底的湖泊、溪流,轻吹悦耳的蝉鸣,数不胜数的生物……可现在的地球还是色彩斑斓的地球吗?现在地球上可使用的淡水资源占全部水资源的0.235%。这让人震惊的数字还在逐年减少。世界上许多干旱地区,好几个月不下一滴雨。想到这里,你还会  相似文献   

8.
在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中,当地土著居民住在美丽的大森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桃花源生活,外出时乘着一种奇怪的大鸟,令各国观众惊羡不已。其实在我国云南东南部的原始森林里,就有这样一个十分相似的莽人部落。他们世代靠采摘野果和狩猎为生,有着浓厚的有衣共穿,有食同享的原始共产主义遗风,平时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由于很少有人能深入大山腹地对其进行专门研究,多年来他们一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未被认知的民族。直到2009年,这个只有681人的小部落才被划入布朗族,他们的绿色生活,令人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9.
一年一度的世界环境日,从1972年联合国定名以来,至今已整整20年了。这是为呼吁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的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活动。地球是人类生存的摇篮,地球的兴衰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近年来,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发生与发展,如臭氧层耗损,气候变暖、酸雨、森林破坏、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加剧、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淡水不足和污染等全球性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使人类的持续发展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已成为困扰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事实告诉我们,在今天,保护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迫切性已经超过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各国政府和全球公民对此非常重视,  相似文献   

10.
环保倡议书     
在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我和蝴蝶一起嬉戏、欢笑;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我与小鸟一起追逐、歌唱。清晨,我迈着轻快的步伐去踏青,晨雾缭绕着,白纱般地漂浮在空中,闻着花草的芳香,享受着阳光的沐浴,我陶醉在这如痴如醉的梦幻里。夜晚,我站在窗前,仰望着夜空,聆听着嫩叶的"沙沙"声,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王国里。可有时我会从新闻媒体上发现,我们人类会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地球母亲的身体:工厂乱排放污水,烟囱冒着浓浓的黑烟,乱砍伐森林树木,浪费资源等,破坏了包裹着地球的臭氧层。清澈的河水变得污浊,茂密的森林变得狼狈不堪,蔚蓝的天空变得灰暗,碧绿的青山变得光秃。泥石流、森林火灾、动物  相似文献   

11.
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都使地球生态系统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一部分。地球生态系统现在已经千疮百孔了,如果物种大规模灭绝的趋势得不到控制,地球生态系统将会崩溃,人类也将处于灾难之中。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千世界里,动物也是一个重要角色。它们是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工业的突飞猛进,破坏了动物们原本的家园。从而导致某些动物不适应而濒临死亡或已绝种。  相似文献   

12.
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形式综合到一起,就是生物多样性,包括了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层面上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演化的结果。它构成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环境。每一个物种的灭绝,都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都使地球生态系统失去了本应具有的一部分。地球生态系统已经千疮百孔,如果物种大规模灭绝的趋势得不到控制,地球生态系统将会崩溃,人  相似文献   

13.
周围 《环境教育》2007,(2):30-32
2月2日,是第十一届世界湿地日。湿地与森林、海洋并成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在这个湿地的节日,我们更要看到,地球上已经有50%的湿地消失,中国湿地保护堪忧。对此,我们特意组织了这篇稿件,希望能引起人们对湿地保护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环境教育》2004,(12):40-40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最奇妙,最美丽的一个星体,它在黑暗中静静地闪耀着蓝色的光辉,缓缓地转动着。转动着……据目前太空探索的成果表明,整个银河系内尚未发现可供生物生存的星球,也就是说,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今天,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应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利用人类的智慧化危机为希望。拯救地球的希望,孕育在我们人类每一个成员的觉醒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15.
“感谢大地,正是大地上的山脉、森林、河流与荒原,引领我们走向崇高并保有一个作家和诗人不可或缺的思考和想像。”“为了生命的广大和美丽,我们的路还很长很长。”这是著名作家徐刚在首届全国环境文学作品奖颁奖大会上满怀深情的话语,代表了所有关注人类生存家园——地球命运的人士的心声。提起环境文学,人们自然会想起美国著名女作家蕾切尔·卡逊和她的《寂静的春天》,还有著名作家徐刚和他的报告文学《伐木者,醒来》。《寂静的春天》是环境保护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引发了现代世界范围内的群众性的环保运动,“她惊醒的不但是我们国家,甚至是整个世界。”《伐木者,醒来》对中国的环境发出了强劲的棒喝之声,惊醒国人。“我们的同胞砍杀的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的肌体、血管,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是一个天天在流血的国家。”“我仍要在地球上放号——无论我的声音是多么细小——伐木者,醒来!”这是作者向人们敲响的大自然的警钟。优秀的文学作品常常有这样的感召力,不仅冲击人们的视觉,还冲击人  相似文献   

16.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199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全作”。它与198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警惕:全球变暖”;是这样惊人的相似,但这绝不是简单的重复。不言而喻,气候问题已经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和不安,气候变化正在危害人类。斗转星移,四季轮回。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大约已经走过60亿年的生命历程。自人类起源开始,就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气候条件和睦相处。人们已经习惯初春的融融春光,勃勃生机;仲夏的如火骄阳,成荫绿树;深秋的绵绵细雨,金黄落叶;残冬的晶莹白雪,凛烈寒风。习惯了风云雷电,雨雪冰霜,阳光月色,鲜花草地。人们并依据这种习惯安排着春种、夏耕、秋收,打渔捕措,建工厂、修电站、筑水库等等所有一切的人类生命活动。这就是人类对气候,也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适应和利用。就是在这种认识、适应和利用中,人类一年  相似文献   

17.
正地球上97.5%的水是咸水,只有2.5%是淡水。而将近70%的淡水冻结在南极和格林兰的冰盖中,其余的大部分存在土壤中或是深层地下水,难以供人类开采使用。江河、湖泊、水库及浅层地下水等较易于开采供人类使用,但其数量不足世界淡水的1%。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迅猛增长。我们要加强保护水资源意识,不要让最后一滴水成为我们的眼泪!  相似文献   

18.
孙健 《环境教育》2006,(4):32-32
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蓝色水晶球”。她的表面70%以上是由水覆盖着的。所以,地球又有“水球”的美称。水在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水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和健康, 而且关系到整个地球的兴衰存亡。所谓水是生命的源泉,幸福的根子。水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个条件,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充足的水份才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海洋,就不会有适合人类及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的环境。如果没有密布的河网,我国就不会有富饶的“鱼米之乡”。如  相似文献   

19.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最奇妙、最美丽的一个星体,它在黑暗中静静地闪耀着蓝色的光辉,缓缓地转动着,转动着……据目前太空探索的成果表明,整个银河系内尚未发现可供生物生存的星球,也就是说,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今天,地球生态环境已被人类活动严重破坏,面对严峻的环境形势,我们应克制自己的欲望,约束自己的行为,利用人类的智慧化危机为希望。拯救地球的希望,孕育在我们人类每一个成员的觉醒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20.
杜晓 《环境教育》2006,(4):33-33
有一次,老师让我用”地球”二字造句,我说:”地球是人类的妈妈。”不错,地球是人类的妈妈,她原本有着美丽的容貌,也有着漂亮的外衣,是一个美丽而有活力的母亲。因为地球上有丰富的资源,所以地球上能生存着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和幼小的生灵,才能使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下来,繁衍后代。然而,就在这几十年的光阴里,地球妈妈突然病了,一片片树林倒了下去:一个个工厂发出呛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