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造纸废水对水生生物的生存、生理生化过程、结构都要造成一定的影响;好氧活性污泥法、厌氧消化法、稳定塘、土地处理系统对造纸废水具有较高,的处理效率;将造纸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混合处理及开发厌氧一好氧工艺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芦苇湿地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芦苇湿地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降解机理进行研究,本文采用GC-MS联用仪对经芦苇湿地处理前后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并通过叠放色谱图的方法对造纸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经芦苇湿地处理前造纸废水中共测出30种有机污染物,其中8种被列入美国EPA环境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2)纸浆造纸废水生物塘-芦苇湿地复合处理系统对有毒有机污染物基本上达到了较好的去除效果:有机污染物总量减少80%以上,且降解后的产物多为毒性较小的烷烃类。(3)利用质谱手段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研究为造纸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造纸废水-芦苇-造纸"生态纸业循环经济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造纸废水治理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造纸废水的各种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絮凝沉淀法、过滤法、气浮法、造纸废水中主要碱回收技术、光催化氧化技术、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并分析了治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底灰动态吸附焦化和造纸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底灰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比表面积等基本理化性质;采用动态吸附柱法研究了底灰处理焦化和造纸废水的性能,探讨了进水流量和吸附柱高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灰不仅有吸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混凝作用;颗粒态有机碳(POC)较易被混凝除去,焦化废水中POC占总有机碳(TOC)的17%,而造纸废水中POC仅占TOC的2.3%,因此底厌对焦化废水COD的去除效果比造纸废水好;底灰对焦化废水色度的去除率要高于COD;接近吸附饱和时,底灰对造纸废水OM275的去除率仍有约27%,说明造纸废水中苯环类物质相比于其他有机物较易被去除.  相似文献   

5.
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优选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浆造纸废水最适深度处理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多准则决策问题,本文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从经济费用、技术性能、管理效果和社会效益4个方面,对混凝沉淀(气浮)+过滤、Fenton氧化和生态法3种深度处理方案进行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权重,其中技术性能(0.5333)权重最高;结合模糊数学法开展综合评判,评估各方案的优缺点,最后通过方案总排序确定工程优选方案。同时,针对2个具有代表意义的制浆造纸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工程案例,在方案隶属度的确定时增加了决策者的期望值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分别选取了最适的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案:混凝沉淀(气浮)+过滤法(A企业)和生态法(B企业),这样可以更客观地指导决策者选取最合适的制浆造纸废水深度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6.
高效浅层气浮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描述了高效浅层气浮技术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实际应用。造纸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CODcr、SS去除率分别达到90%和99%以上。出水水质达到造纸工业废水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采用预氧化 混凝沉淀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以氯化铁、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 ,氢氧化钙为助凝剂的混凝沉淀法和KMnO4预氧化的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 ,预氧化 混凝沉淀法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效果 ,其CODCr的去除率达 93.4 2 % ,比混凝沉淀法提高了 2 6 .8%。  相似文献   

8.
四、外部处理法在制浆造纸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除上述循环回用于生产过程之外,仍有一定数量的废水排出来。这部分排出的废水的污染物量仍然超过排放标准。为了避免或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必须处理这些废水,即应进行所谓的“外部处理”。  相似文献   

9.
粉煤灰混凝沉淀法处理造纸污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粉煤灰的混凝特性处理造纸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50%左右,利用粉煤灰吸附悸能处理废水,COD去除率可达85%,色度为95%,悬浮物为97%。  相似文献   

10.
膜法处理造纸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造纸工业是一个耗水大户,排放的废水量很大,对环境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因而,造纸废水的处理已普遍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纸浆造纸工业因各个工艺产生的废水成分不同,处理方法有所不同(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1.
Fenton氧化对制浆造纸废水分子量及可生化性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浆造纸废水的初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剂量的Fenton氧化试剂处理制浆造纸厂初沉废水的效果进行了研究,初沉废水中的分子量大于10 000的有机污染物含量占到83%,废水可生化性较差;在Fe2+与H2O2的摩尔比为1∶5,废水pH为3.5的条件下,H2O2(30%)投加量小于3.25 mL/L时,Fenton试剂的氧化效率更高;H2O2(30%)投加量为6.50 mL/L时,废水中污染物的去除率更高,其中废水COD的去除率为79.5%,AOX的去除率为75.3%,色度去除率为97.5%,同时处理后废水中分子量在500~3 000之间的有机物含量占到82.98%,废水的BOD5/COD值提高到0.56。Fenton氧化作为前置技术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可以降低废水中的有机物分子量,减少废水的生物毒性,增加废水生物降解性,有助于后续生物处理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2.
预氧化-混凝沉淀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预氧化-混凝沉淀法处理制浆造纸废水。研究了以氯化铁、聚丙烯酰胺为混凝剂,氢氧化钙为助凝剂的混凝沉淀法和KMnO4预氧化的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预氧化-混凝沉淀法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有较好的效果,其CODCr的去除率达93.42%,比混凝沉淀法提高了26.8%。  相似文献   

13.
造纸废水灌溉对湿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浆造纸废水灌溉芦苇湿地,通过污灌后对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研究了造纸废水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影响,为资源化利用造纸废水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水解-好氧工艺处理造纸中段废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水解-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造纸中段的废水,经实际运行,处理效果好,COD去除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5.
通过象草、灯芯草、水葱、风车草4种植物人工湿地系统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探讨了湿地系统对COD、NH+4-N和TP的去除能力,考察了湿地植物的净化作用与效果。结果表明,植物的引入能显著提高湿地系统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植物人工湿地系统中COD、NH+4-N和TP去除率均随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增加;4种植物人工湿地系统对COD去除效果均较好,其中水葱湿地系统最佳,COD去除率可达98%以上;水葱和灯芯草湿地系统对NH+4-N和TP的去除效果较好,其去除率分别可达85%和80%以上。综合比较4种植物的综合净化能力,水葱和风车草最好,灯芯草次之,象草最差,水葱和风车草是人工湿地处理造纸废水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制浆造纸业近年来在节水减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相对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且远没达到造纸行业取水定额指标。通过对我国制浆造纸业各个用水工段普遍使用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技术进行了比较,为新建、改建和重组造纸工厂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废纸浆比非木浆节约用水约100 m3/t,废水排放量减少约100 m3/t;化学热磨机械制浆比化学制浆少用水约100 m3/t,废水排放量可减少约100 m3/t;封闭洗涤比开式洗涤少用水至少50 m3/t,废水排水量减少至少54 m3/t;采用中浓技术比传统的低浓技术节约用水约30 m3/t,废水排放量减少约30 m3/t;制浆废水经处理后回用,可使用水量减少约60 m3/t,废水排放量减少约40 m3/t;造纸产生的白水通过膜分离技术处理后再回用到生产过程中,可减少新鲜水用量约150 m3/t,减少废水排放量约120 m3/t。由此可知,采用先进技术,不仅降低了取水压力,降低取水成本,而且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减少了排污费,能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HCR工艺在造纸废水中的应用及其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所具有的优势 ,从中可以看出 ,HCR工艺在造纸废水及其他有机废水的治理中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Fenton氧化开展了对高浓度造纸废水深度处理的中试实验,对Fenton氧化的COD的去除效果,各药剂加药量及成本,排泥量和装置运行的稳定性等进行探讨和分析,结果表明,一级Fenton氧化的COD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出水COD在100 mg/L左右,总加药成本在6元左右,排泥量约为1~1.2 kg/t废水;二级Fenton氧化的COD去除率在96%左右,出水COD小于60 mg/L,总加药成本在8元左右,排泥量约为1.15~1.4 kg/t废水,验证了Fenton氧化用于高浓度造纸废水深度处理达到新的排放标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铁氧酶高级协同氧化技术对制浆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该技术运行稳定、可靠,不会产生二次污染,产生的污泥容易脱水,不仅能有效降低经过生化处理后制浆废水中的COD、色度等,而且运行成本远低于传统的Fenton氧化技术,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基于废弃桑枝的新型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栽桑养蚕过程中废弃桑枝的综合利用,以废弃桑枝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原料,经微波辐射加热制备高分子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制备絮凝剂的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该絮凝剂处理造纸废水。结果表明,制备絮凝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溶液浓度为8%,碱化温度为室温,碱化时间为30 m in,Fe2+/H2O2的加入量为14 mmol/L,桑枝粉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的质量比为1∶1,微波功率为500 W,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60 m in。制备的絮凝剂对造纸废水具有高效絮凝性能,在造纸废水pH值为10,絮凝剂投加量为100 mg/L的条件下,COD和浊度去除率分别达48.2%和81.4%。该絮凝剂对造纸废水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氯化铝,与聚合氯化铝相当,但其用量明显低于氯化铝和聚合氯化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