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孙媛媛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0,12(3):12-16
简要综述了荧光光谱在环境监测中近几年的应用。内容包括方法原理、方法的建立,有关荧光体系的研究,以及与其他技术的联用等一些最新进展。指出:荧光光谱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试样量少和测定简单等优点,为复杂环境样品中微量元素及痕量物质的分析提价了新手段,与其他手段结合使用,环境分析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海洋沉积物中多种重金属的X射线荧光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海洋沉积物中包括砷、铜、铅、锌、镍和总铬在内的多种重金属X射线荧光分析法,测量不需要任何消解前处理过程,可在约1h内测量1个样品中的50余种元素,用该方法分析了8个海洋沉积物标准样品,还与原子荧光光谱法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比对分析了2个实际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信度较高,且具有快速、简便、高效等特点,是一种非破坏性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作者叙述了用X射线荧光灰化粉末法直接分析甘草提取物中的微量元素方法。 相似文献
4.
应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建立了生物质燃料中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对比分析压片压力条件、基体效应和干扰元素,明确了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的测试条件,通过加标回收率实验、标准样品测试、ICP-OES方法对比等获得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用于生物质燃料样品的分析,标准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 3,方法检出限为0.4 mg/k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1%,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36%~4.92%,标准样品磷含量在标准值不确定度内,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与行业标准ICP-OES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可应用于生物质中磷含量的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5.
6.
建立了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同时测定土壤中6种金属元素的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良好,Cr、Mn、Pb、Cu、As、Se的检出限分别为3.62mg/kg、3.65mg/kg、0.91mg/kg、0.23mg/kg、0.35mg/kg、0.01mg/kg,土壤标准样品的测定结果均符合要求,实际样品测定的RSD为0.5%~10.0%,与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的测定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8.
研究了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的仪器性能,评估了其检出限、准确度及精密度,并和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比对进一步评估其性能,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进一步探究了影响PXRF测定的2个最主要因素(土壤含水量和粒径)。结果表明:PXRF具备良好的仪器性能,8种元素的检出限为0.62~8.01 mg/kg,除Cd和Hg外,精密度均低于7%,准确度范围为-7.5%~11.1%。Pb、Cr、Cu、Zn、Ni、As的PXRF测定值与常规实验室方法测定值有良好的相关性,特别是Cu、Zn,相关系数可达0.873、0.832,而Cd和Hg的相关性则较弱。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粒径会影响PXRF的测定性能,鲜样测定检测值普遍小于干样,0.15、2 mm粒径下检测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研究旨在为PXRF的现场应用提供 参考,该方法可应用于初步监测和应急监测,实现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偏振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稀土元素的方法,该方法较传统的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测量自动化程度高、灵敏度高和检出限低(检出限范围为0.05~2.80 mg/kg)等优点。对土壤和沉积物标准物质的测定结果表明:测定结果与认定值能较好吻合,相对标准偏差范围为0.2%~9.4%,能满足测试的需求。分别用该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测定,2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空气滤膜采集悬浮颗粒物中的多种元素,样品不需要前处理,不使用试剂,测量1个样品中40余种元素约耗时1 h。重复测量10次NIST SRM 2783空气滤膜标准样品,多数元素的测量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测量值的标准偏差较小;测量20个空气滤膜实际样品,并与ICP-MS法作比对,大多数元素两种方法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较小,测量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学科综合发展,物理光进学与化学分析相结合所产生的现代物理化学分析新技术──发光光谱分析在环境监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这一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并对近年来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宁波环境科学》是经浙江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浙内准字第B046号),由宁波市环境保护局主管,宁波市环境保护科学学会主办,是宁波市环保专业中、高级职称(不含教授级)评审的论文确认期刊。刊物立足宁波,面向全国,开辟的主要栏目有:局长(管理)论坛、学术研究、学科动态、交流争鸣等,内容涵盖节能减排、环境管理、环境规划、环境监测、环境科研、污染治理、环境执法、环境评价、环境健康、环境教育、生态文明、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综合信息等。规格为A4,页码为64,季刊。2008年6月创刊。为办好刊物,面向社会征稿。征稿简则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边归国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4,16(1):10-12
综述了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在水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固体和土壤环境监测,以及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防化学战争”和“反恐怖活动”应急监测中的应用,指出该方法已成为鉴别未知污染物和环境监测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微波辅助制样技术是一种快速、低空白、二次污染少、节约能源并降低分析人员劳动强度的样品处理方法。对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和操作方法做了简要介绍,并对近年来该技术在生物、空气和废水、土壤和沉积物、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样品制备中的应用做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5.
空气流动监测系统改装及其在监测服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各城市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功能区也随之不断变化,环境空气自动监测以固定站点为主的监测模式不能完全满足区域环境空气评价,因此建设空气流动监测系统是全面提升整个城市空气自动监测网络体系监测能力的需要.设计满足各种监测服务需求的流动监测系统,并实时观测区域气象要素,可为区域环境和重大工程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估、预报、预警、执法等工作提供决策服务.根据空气流动监测系统的改装和实际使用情况,兼顾现阶段国内外环境空气流动监测技术的发展状况,谈谈如何自主改装流动监测系统,以及其在监测服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气体检测器及其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常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检测器的特性,并阐述了光离子化检测器(PID)的原理,特点及其在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离子色谱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袁英贤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7,9(3):14-16
详细介绍了离子色谱仪的构造,功能,以及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状况,离子色谱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方法以其独特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水,气,土壤,生物等环境监测领域。 相似文献
19.
理顺运转机制,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环境管理,环境监测,环境监测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三者之间的交叉点,矛盾点做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形成统一,高效,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一支环保队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