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重庆市农村生活垃圾进行了深入调查,并对垃圾进行采样分析,根据不同类型农村地区的经济、生活情况等因素,得出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的主要特征有:垃圾中以灰土和厨余为主,分别是19.83%和19.33%;其次是砖瓦陶瓷类,占总量的15.26%;玻璃类和金属类垃圾所占比例最小,为1.0%~3.3%;垃圾的焚烧热值较低,平均热值为2729k J/kg,显著低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热值均值。有机垃圾比例越大,灰土所占比例越小,含水率越高;影响乡村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的主要因素有常驻人口数量和经济情况;影响乡村生活垃圾组成成分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和燃料变化。同时针对于农村生活垃圾处置及产生量的减少提出了两点建议,以期对以后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MSW)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几个主要国家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及处理情况,同时重点描述了我国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通过比较得出:堆肥和填埋这两种方法是我国目前处理生活垃圾最适合国情的垃圾处理方式,在部分发达的城市也可以大力发展焚烧处理,实现垃圾处理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郝天文 《环境工程》1998,16(4):56-58,62
对目前常用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垃圾成分的变化以及其他影响因素,提出了适合该地区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垃圾问题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介绍了北京市近年垃圾的产量、成分、热值及其变化情况。并对北京市垃圾处理所遵循的方针以及为处理垃圾做的工作,垃圾处理项目建设的进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目前北京市垃圾处理率约40%,到2000年可达到60%以上,处理垃圾要逐步达到以焚烧和实现资源化为主,适当发展堆肥处理,尽量减少填埋处理的垃圾量。文中另就垃圾的资源化、产业化发表了意见。为了加快处理垃圾、减轻政府负担,应逐步建立处理垃圾的产业,并逐步实现社会化,为此建议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北京市近几年来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其变化趋势,对北京市近年来生活垃圾处理状况,垃圾处理场建设情况作了简要介绍。最后针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为北京市垃圾处理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食品垃圾在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它的处理是解决城市生活垃问题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国内外食品垃圾处理的现状及目前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食品垃圾综合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低碳模式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重要的人为碳排放源.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低碳模式制定方法,通过对不同垃圾末端处理工艺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潜值与资源化率的评价,进行处理情景设计与分析,识别出生活垃圾处理低碳发展的调控措施,并结合约束条件下的定量优化,得到生活垃圾低碳优化处理模式.最后,以北京市为案例点,针对主要调控因子设计不同无害化处理比例的3种情景并开展以上3方面评价.结果表明,垃圾低碳优化处理的措施为降低填埋比例,同时提高堆肥和焚烧比例;垃圾低碳优化处理模式为填埋、焚烧与堆肥的利用比例是23%:25%:52%.  相似文献   

8.
王桂琴  张红玉  王典  张丽  孙巍 《环境工程》2018,36(4):132-136
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和特性对于垃圾处理设施的有效规划非常重要。以北京市海淀区和东城区典型居住区的生活垃圾作为研究对象,对4个季度生活垃圾的物理组成、含水率和热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淀区和东城区生活垃圾的主要成分均为厨余垃圾、纸类和塑料垃圾,其总和占垃圾总质量的85%以上,其中厨余垃圾的比例最大;通过与早期文献中垃圾物理组成的比较,北京市垃圾物理组成呈现的新变化是厨余垃圾的含量明显下降,纸类和塑料含量均明显上升,灰土含量保持下降。海淀区和东城区4个季度垃圾的平均含水率分别为58.29%和60.62%,平均低位热值分别为5 796.45,5 060.85 k J/kg,故适宜进行焚烧处理。垃圾中塑料和纸类与垃圾热值呈显著相关,含水率与垃圾热值呈负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生活垃圾的管理和设施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阐述了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状况,引出文章主体,对农村生活垃圾的组成成分和影响因素作出详细分析,然后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常规技术,最后对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未来技术作出简要讨论。希冀对相关的行业领域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根据生命周期评价的原理及理论框架,采用eBalance软件对成都市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烧两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生命周期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垃圾焚烧处理方式的单项环境影响小于垃圾填埋,但从生命周期节能减排评价综合指标考虑,则垃圾填埋处理方式优于垃圾焚烧。该结论较为客观地反映了生活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可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