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2 毫秒
1.
针对中国石化镇海炼化乙烯动力锅炉烟气的特点,进行烟气模拟,采用臭氧氧化—钙法吸收同时脱硫脱硝工艺处理模拟烟气。实验对比了单独脱硫和脱硝过程与同时脱硫脱硝工艺的脱硫、脱硝效果,探究了烟气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臭氧投加量和烟气含氧量对SO_2去除率和NO_x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O_2和NO的共存可促进污染物的去除;烟气停留时间延长,SO_2去除率提高,NO_x去除率先升高后降低;臭氧与NO摩尔比增加,NO_x去除率提高,SO_2去除率略有降低。综合考虑选择烟气停留时间3.4 s,烟气含氧量12%(φ),臭氧与NO摩尔比0.7,在此工艺条件下反应70 min,NO_x去除率为73.8%,SO_2去除率为74.1%。  相似文献   

2.
李焱  赵纪光  凡明  陶文亮 《化工环保》2016,36(3):317-320
采用流程模拟软件对固定床活性炭干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模拟,并用已公开发表的文献实验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模型验证结果与文献值吻合较好。利用该模型对活性炭干法烟气脱硫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探讨了脱硫过程中床层高度、进口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吸附温度等工艺参数对SO_2脱除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床层高度增加,SO_2脱除率提高;随进口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增加,SO_2脱除率提高;在吸附温度为100~160℃的范围内,随吸附温度升高,SO_2脱除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3.
电厂飞灰湿式烟气脱硫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燃用褐煤的电厂飞灰是一种优良的低浓度SO_2烟气脱硫吸收剂,可以代替石灰应用于烟气脱硫工艺。本次试验研究重点为固液比、pH、SO_2浓度、温度等因素对电厂飞灰湿式烟气脱硫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外动态     
西德Degussa公司开发成功利用过氧化氢净化烟气进行脱硫的新工艺,这种工艺过程适用于50兆瓦以上负荷的烧油加热炉或烧煤炉窑的烟气脱硫,还可用于净化工业装置含SO_2的废气。采用这种工艺,可使净化后烟气或气体中剩余SO_2小于20毫克/米~3,同时,可生成70%(重)的浓硫酸,使整个工艺过程的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5.
从70年代初迄今,我国电力部门为控制火力发电厂烟气的二氧化硫排放,进行了多次烟气脱硫(FGD)试验,取得了不少成绩。如湖北松木坪电厂使用含碘活性炭,吸附SO_2氧化为SO_3,实现了脱析操作法;湖南300电厂采用Wellman-Lord法,设计了造型合理的蒸发罐;上海闸北电厂用双塔串连布  相似文献   

6.
我国开展火电厂脱硫技术的研究历时已达二十多年,但由于技术和经济原因,至今国内仅珞璜电厂由日本三菱公司引进的一套烟气脱硫装置将投入运行,二氧化硫的排放还处于失控状态。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SO_2排放量日益增加,1990年我国50MW及以上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量约400万吨,预计到1995年其排放量将达700万吨。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近期内还不可能投放大量资金兴建脱硫装置,目前减轻SO_2的  相似文献   

7.
在脱硫脱硝喷淋装置上采用氨法-络合法处理工业烟气。考察了吸收液pH、Fe(Ⅱ)EDTA浓度、初始烟气浓度、液气比对烟气同时脱硫脱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吸收液的酸碱度通过影响Fe(Ⅱ)与EDTA的络合形式进而影响NO去除率;SO_2去除率主要受吸收液pH和初始SO_2质量浓度的影响;当吸收液pH大于8、吸收液Fe(Ⅱ)EDTA浓度大于0.100 mol/L、初始SO_2质量浓度小于1 500 mg/m3、初始NO质量浓度为1 200 mg/m3时,SO_2去除率均在95%以上,NO去除率为54%;当液气比由1 L/m3增大至4 L/m3时,有效脱硫时间和有效脱硝时间分别增长了7 min和4 min。  相似文献   

8.
德国电厂烟气脱硫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德国SO_2污染控制概况目前世界上普遍应用烟气脱硫装置的三个工业化国家为日本、美国和德国。应用脱硫技术最早的是日本、至今已约27年,美国22年,德国(主要指原西德)15年。  相似文献   

9.
火电厂SO2污染排放控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国家对火力发电锅炉SO2污染排放标准和SO2排放总量控制的角度入手,分析了我国目前可选择的SO2污染排放控制方法;指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湿法和喷雾干燥法为当前我国火电厂应采取的脱硫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西德目前是一个以煤发电为主的国家。本文根据1983年底的考察情况及有关资料,介绍西德火电厂烟气脱硫概况,供参考。一、SO_2污染控制要求 1974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西德电厂  相似文献   

11.
早在80年代初,日本北海道电力公司就发现燃煤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石灰和石膏的混合物具有脱硫作用。由此,该公司从1985年开始研究利用粉煤灰作干式烟气脱硫剂,在1988年成功地完成了粉煤灰干式烟气脱硫技术的工业试验。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大气中的污染物SO2含量越来越高。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对SO2排放总量的控制主要采取加大产业调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积极推进先进的SO2治理工艺。其中活性炭法脱硫技术被认为是极具开发前景的烟气脱硫技术,该技术的采用材料活性炭来源广泛,工艺过程无二次污染产生且可进一步回收硫资源,用过的活性炭也可再生并循环利用。该技术的研究应用符合我国国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阐述了活性炭用于烟气脱硫方面的机理及研究现状,并总结了存在的问题以及最新研究应用的实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燃煤火力发电在电力供应中的重要地位,其发电产生的SO2是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烟气脱硫技术是控制燃煤工业SO2排放的重要途径,因其脱硫效率高、稳定性较好、成本较低等优点而在工业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概述了燃煤发电中烟气脱硫技术的最新进展,其中包括烟气脱硫技术的分类,以及几种主要的湿法、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对不同的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缺点也作了简单评述,并对新建电厂脱硫技术的选择进行了讨论。最后结合中国实际,烟气脱硫技术发展和应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我国的环境政策、烟气脱硫技术现状等方面着手,分析了火电厂烟气脱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针对我国目前开展烟气脱硫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上海火电厂烟气脱硫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上海火电厂烟气脱硫的现状,对脱硫工艺选择、脱硫效率进行了分析。阐明了我国烟气脱硫普遍选用的石灰石一石膏湿法脱硫的特点和局限性,探讨了建立SO2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烟气脱硫装置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6.
热管式GGH在湿法烟气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湿法脱硫中,通常需要对脱硫后的烟气再加热.对热管式烟气再热器(GGH)的技术特点进行了介绍,并与目前普遍采用的回转式GGH进行了比较,认为热管式GGH作为湿法脱硫的烟气再热装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臭氧氧化—湿式钙法吸收工艺对模拟烟气进行同时脱硫脱硝处理。O_3于150℃下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可将NO氧化为高价态氮氧化物,且NO氧化率随n(O_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烟气中SO_2和H_2O的存在对NO氧化率的影响不大。O_3对SO_2的氧化率较低,约为5%。3%(w)石灰石浆液对SO_2的吸收率接近100%,NO_x吸收率随n(O_3)∶n(NO)的增大而逐渐提高,当n(O_3)∶n(NO)为1.6时NO_x吸收率可达约65%。SO_2能促进吸收液对NO_x的脱除。石灰石浆液中加入0.2%(w)的(NH_4)_2SO_3或Na_2SO_3后NO_x吸收率可达约85%或82%,且吸收率随添加剂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添加(NH_4)_2SO_3的NO_x吸收率略高于添加Na_2SO_3。  相似文献   

18.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已在我国推广应用,在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关健设备是吸收塔.以2×300 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为例,对吸收塔本体结构尺寸进行设计及选型,为镁法脱硫吸收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环保署(EPA)宣布,投资少的喷石灰石多级燃烧器(LIMA)技术示范试验已获成功,能清除60%SO_2。EPA还成功地进行了新颖硅酸盐(ADVACATE)的小型试验。这项改进技术脱硫率可超过90%,其费用预计比传统烟气脱硫技术(FGD)低一半还要多。 1990年4月27日,EPA向电力工业通报了它正在开发和示范的从现有燃煤电厂锅炉减少酸雨形成物(SO_2和NO_x)技术状况。这些改造技术包  相似文献   

20.
以国电谏壁电厂2×300 MW机组烟气脱硫项目为例,探讨了影响烟气脱硫经济指标的诸多因素。在目前环保电价未落实的情况下,电厂烟气脱硫仍为负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