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
云南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及其特征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省土壤锰元素含量呈对数正态分布,背景值低于全国和重庆地区,接近我国南方部分土壤锰元素背景值。比较高的是石灰土、棕壤;比较低的是黄棕壤、砖红壤。云南土壤的水平地带和垂直地带锰元素背景值分布有着明显的变化规律,土壤中锰的总含量受成土母质母岩的影响尤为明显;由于成土母质母岩中含锰量不等,各成土母质母岩发育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也有较大差异;不同土类的锰元素背景值在同种母质母岩中也不相同;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在滇西和滇西北地区较高,其余地区的土壤锰元素背景值呈无规律性的镶嵌分布。 相似文献
3.
一、现有的土壤元素背景值计算方法 计算土壤中某一元素的背景值,通常是根据该元素的频率分布类型属于正态。对数正态或偏态,根据样品数及各样品的含量,直接计算出算术平均数、标准差或几何平均数、几何标准差。对于正态样本用算术平均数及95%范围值表示。对于对数正态样本用几何平均数及95%范围值表示。而对于偏态样本则用中位数代表平均数而用5至95百分位数表示其范围值。其优点是事先考虑了样本的分布类型,在样本容量足够大时能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因此常被环境背景值工作所采用。 相似文献
4.
5.
在土壤元素背景值的调查研究中,除了要考虑合理布点采样外,还应保证各采样单元的样点数满足数理统计的需要。样品数太大,浪费人力、物力。而样品数太小,则难以获得能正确表达该统计单元的背景值。为获取一个统计单元的土壤元素背景值,究竟应该采取多大的样本才合适,这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关于样本大小的确定,统计学上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些方法失之过严,不适于诸如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等大规模面上调查工作应用。因此,必须选用一个适宜的、易行的方法来检验 相似文献
6.
7.
8.
石灰岩和珊瑚岩的化学组成都是以碳酸钙为主,但成因却有所不同,前者是化学沉积作用而成,后者是珊瑚虫的生物作用所致。由于它们的化学组成相同,所以它们出露地表之后,都是在水、二氧化碳或生物共同作用下,以化学溶解的方式进行风化。由于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差异,其所引起的风化和成土过程的强度不同,因而影响到土壤中元素含量水平有较大的差异。 我国石灰岩上发育的土壤主要是石灰土,珊瑚岩发育的土壤主要是磷质石灰土,其中的磷主要来源于鸟粪。 相似文献
9.
10.
黄土高原土壤剖面发生学特征和元素背景值的垂直分异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国土壤元素背景值研究中,所有土壤样品均按A、B、C三个发生层次采样,这对于全国背景值的统计运算及统计单元间的比较,无可置疑,是正确的。但若深入研究区域性土壤元素背景值的形式、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实事证明按照土壤剖面的发生学特征,更详细地划分发生层次,逐层采样,不但更有利于准确划分A、B层的界限,而且对于揭示背景值分异的实质——在土壤发生过程中元素的表生地球化学行为的差异,也是完全必要的。本文以黄土高原五个主要土类(含亚类)为例,按照土壤发生层次,讨论土壤元素在剖面上的分布特征,探讨土壤元素背景值垂直分异与土壤剖面发生学特征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