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12,(3):18-19
自2011年5月1日凌晨起,各地交警开始执行夜查酒驾任务,一些"以酒试刑"的司机当场被查,成为当地"醉驾入刑第一人"。北京"醉驾入刑第一人"被吊销驾照2011年5月1日凌晨,内蒙古司机李俊杰因醉酒驾车,被北京交管部门查获。经鉴定,李俊杰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达到159.6毫克,他也因此成为实施"醉驾入刑"后北京因醉酒驾车受到刑事处罚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醉驾入刑之后,公安机关亟须加大对酒驾、醉驾行为的排查频率和密度,使酒驾、醉驾行为被查处,从以往"撞到枪口上"的小概率事件,变成"喝酒不开车,开车必被捉"的必然事件,以此促使司机放弃侥幸心理,强化公共道德和公共责任意识,自觉约束酒驾、醉驾行为。5月1日起,我国对醉酒驾车违法行为的处罚将从行政处罚上升到更加严厉的刑事处罚。当天凌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地交警部门纷纷设岗,查获多名涉嫌醉酒驾驶者。这些涉嫌醉酒驾驶者将以  相似文献   

3.
正喝了酒后,本以为睡一觉酒精就会散去,没想到第二天早上仍被查出了酒驾。近日,厦门两名"隔夜酒"驾驶员被交警查处,引发广泛关注。海口公安交警部门表示,查处酒驾违法行为时,以人体血液内酒精含量为标准。酒后睡了一个晚上,为何还会被查出酒驾?交警部门介绍,酒驾的评判标准不以是否"隔夜"为准,酒精在人体内代谢的速度,主要取决于个体差异及酒精摄入量,宿醉次日仍有可能构成酒  相似文献   

4.
在英国,因为醉酒驾车酿成车祸的越来越多,执法当局严厉对付,一些酒后驾车的法官以及名人也都因犯戒而锒铛入狱。一项被认为相当可靠的统计数字显示,在英国,每8000人中就有一人因车祸伤亡。另一项统计是,在欧盟15国约3.15亿人口中,平均每5分钟就有1人死于车祸。虽然造成车祸的原因很多,但酒后驾车却是相当普遍的一个因素。英国正积极考虑立法,将目前的司机体内每100毫克血液酒精含量不超过80毫克减为50毫克。一旦新法令实施,只要饮下一杯餐酒开车就已超标。实际上,现在欧盟大多数国家如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希腊等,执行的都是50…  相似文献   

5.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从2011年6月30日的统计数据看,公安机关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数量、醉酒驾驶机动车数量、因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因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等4项数据与2010年同期相比,均出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全部超过三成,特别是酒驾数较2010年同期下降39%。  相似文献   

6.
3月30日,酒驾被罚又醉驾的陈某,终因屡教不改醉酒驾车致人一死一伤,被福建省浦城县检察院以涉嫌交通肇事罪批准逮捕。去年12月29日晚,陈某酒后驾车在浦城县五里塘路段被执勤交警查获,受到罚款300元、扣证3个月和记6分的处罚。可是陈某不思悔改。今年2月27日晚,陈某约朋友在家中聚会,酒  相似文献   

7.
跟司机说酒     
根据新的交通法和《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值与检验标准》规定: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毫克仍驾车的,就是醉酒驾驶。具体推算一下,如果人体里每百毫升血液中含到100毫克酒精,不同酒类的量化分别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8.
酒后驾驶=处1000元罚款+暂扣驾驶证6个月+记分12分;醉酒驾驶=处拘役6个月以下+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啊!!!有木有?值不值!酒后驾驶伤不起!!!伤不起啊伤不起!!!酒后驾驶,有木有!醉酒驾驶,有木有!酒后开车易肇事,发生事故祸无穷,伤了自已进医院,既受罪来又花钱,伤了别人要赔钱,倾家荡产还欠债,醉酒驾驶被查获,公职人员丢饭碗,酒后开车危害大,劝君千万别酒驾。  相似文献   

9.
正眼下,"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可您知道吗?吃了某种药后也不能开车,否则也会和酒驾一样危险。近日,浙江永嘉223省道永嘉黄田高速路口上,一奥迪越野车驾驶员服用感冒药后上路,迷糊中追尾一辆停在路边的大货车。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近年来,因服药后驾驶车辆而导致的交通意外屡屡见诸报端,却未引起足够重视。就连《道路安全法》对"药驾"都缺乏强制性规定和处罚条款。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辨识驾驶员酒驾行为以及酒驾状态水平,提高酒驾治理效率,通过人因工程试验和驾驶模拟试验,采集并预处理驾驶员在正常、饮酒、醉酒3种驾驶状态下的驾驶行为数据(包括驾驶员的人、车、环境数据);对原始参数进行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参数并将其作为多层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训练多层神经网络,建立基于因子分析和多层神经网络的酒驾行为辨识模型;选取75组测试样本数据输入模型,将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模型的训练时间为0.905 s,最优验证均方误差(MSE)为0.034,识别准确率达92.41%,用该模型能较为快速、准确地识别酒后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11.
教训     
世上有一种很可怕的人,那就是见酒如命又见钱不要命的"英雄好汉".喝多了酒还要去开车、登高、下井,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记得许多年前的一天,农历大年初三,湖西矿掘进五队工人杨山,在家与几个朋友喝酒,正在兴头上,突然想起今天自己要加班,下井时间快到了,站起来要告别.朋友说:"老伙计,咱这一年好容易在一起聚聚喝两杯,我给你打个电话,你不要去了,你不知道喝酒下进违章吗?"  相似文献   

12.
<正>继酒驾、醉驾、毒驾之后,因为在开车的过程中玩手机而肇事的"盲驾"现象也越来越多。近年来,因为从政府到公众都对酒驾、醉驾、毒驾行为给予高度关注,最终促成了"酒驾入刑"。这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酒驾醉驾现象,也让百姓的交通出行变得更加安全有序,但随着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低头族"们的"盲驾"行为已经成了交通安全的一个新威胁。拥有手机者不少属于低头族。现在手机功能越来越多,发短信、玩微博、看朋友圈,尽管驾驶员并没有拨打或接听  相似文献   

13.
进看守所A问的胖子正在捶胸跺脚唉声叹气时,瘦子也被关进了A间。胖子一见很是惊诧,市水电设备厂的堂堂厂长干吗也…… 胖子问:"曾厂长你出了啥事?"瘦子也惊诧了,"你怎么知道我是厂长?"胖子说,"咦,贵人多忘事,在市经委扩大会议上你戴着光荣花。"啊,想起来了,"瘦子打断胖子的话,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河北省沧州市沧县大官厅乡刘某驾驶一辆小轿车行驶在省道上,车上载着妻子和一双儿女,行经沧县马官厅村时,刘某驾驶的车辆与对向驶来的一辆重型半挂货车相撞,刘某夫妇和儿女全部遇难。经检测,驾驶人刘某血液中酒精含量176.61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醉驾入刑后,全国性严打酒驾整治行动不断深入推进,目前酒驾问题已大为减少。然而,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地区,酒驾问题仍大量存在,严重危  相似文献   

15.
<正>不久前,我和一位老驾驶员聊天。他感慨道:"现在开车是越来越难了。以前黄灯亮了,能冲过去就赶紧冲过去,现在早早地就得减速;以前朋友聚会,喝点儿酒不影响开车,甚至还能趁着酒劲兜兜风,现在聚会前,必须掂量一下,喝酒就不开车,开车就不喝酒。"乍一听,觉得有道理,仔细一思量,觉得不对劲。不抢黄灯、严禁酒驾、避免超速、按章停车,本  相似文献   

16.
<正>"你为什么要出来害人,喝了酒还开车!"悲痛欲绝的家人、椎心泣血的控诉,都唤不回无辜殒灭的生命。今年以来,台湾多县市发生酒驾肇事致人死亡事件,再次引发社会关注,要求加强酒驾预防及处罚的呼声高涨。台法务部门近日提出修法草案,拟对酒驾加重处罚,酒驾致死的最高刑为死刑。台立法机构也表示,新会期将优先针对酒驾相关法案进行审议。  相似文献   

17.
自2011年5月1日“醉驾入刑”以来,从2011年6月30日的统计数据看,公安机关查处酒后驾驶机动车数量、醉酒驾驶机动车数量、因酒后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妒因醉酒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等4项数据与2010年同期相比,均出现大幅下降,下降幅度全部超过三成,特别是酒驾数较2010年同期下降39%。  相似文献   

18.
进看守所A间的胖子正在捶胸跺脚唉声叹气时,瘦子也被关进了A间.胖子一见很是惊诧,市水电设备厂的堂堂厂长干吗也…… 胖子问:"曾厂长你出了啥事?"瘦子也惊诧了,"你怎么知道我是厂长?"胖子说,"咦,贵人多忘事,在市经委扩大会议上你戴着光荣花."  相似文献   

19.
醉驾入刑之后,公安机关亟须加大对酒驾、醉驾行为的排查频率和密度,使酒驾、醉驾行为被查处,从以往"撞到枪口上"的小概率事件,变成"喝酒不开车,开车必被捉"的必然事件,以此促使司机放弃侥幸心理,强化公共道德和公共责任意识,自觉约束酒驾、醉驾行为.  相似文献   

20.
酒伴的忏悔     
“如果没喝那么多酒,如果不醉酒驾车,如果……可是一切都太晚了。”朱某面对死者亲属,不住地摇头,声泪俱下,悔恨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