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众多的大城市将越来越多,这一趋势将是人类下个世纪面临的最大威胁。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从1950年到1995年这45年间,发达国家超过百万居民从49个增加到112个,发展中国家从34个增加到213个。预计到2000年,世界将有24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到2025年城市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61%。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将使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空  相似文献   

2.
国外动态     
·世界人口增长统计资料·现在世界的人口为53亿,到2000年将达到62.5亿。人口递增速率为每秒钟3人,每天25万人,每年9000万至1亿人。世界上许多地区的人口增长率,已超过地球供养的能力。人口增长并不平衡。人口增长的90%以上,将在供养能力最差的发展中地区和国家。城市正在按人口总增长率的2倍增长。20个最大城市中的17个,位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快速增长给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危害。诸如土地和水资源的减少和枯竭,砍伐森林,温室气体的增加和臭氧层的破坏等等。雪莉译自《Pollution Eny.Policy & Technology》Vol.21,No.9,P.15(1991) ·欧委会制定建议性“臭氧法会”·最近,欧委会制定了建议性“臭氧法会”。规定了在  相似文献   

3.
大洋洲陆地面积为897万km2,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个洲;人口为2900万人,约占世界人口的0.5%,除南极洲外,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一个洲,但各岛人口密度差别很大。全洲65%的人口分布在澳大利亚大陆。大洋洲有14个独立国家,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经济发达,其它岛国多为农业国,经济比较  相似文献   

4.
(六)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据统计,195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6.98亿,到1980年增加到18.7亿,从占世界总人口的28.1%,增加到42.2%,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将增加到32亿,超过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开始比较晚,但发展却很快,预计到本世纪末,城市人口将占其总人口的一半  相似文献   

5.
不要浪费     
正《自然》2018年7月31日地球的资源可能还没有耗尽,但是地球处理废物的能力却是有限的。地球被认为是一个有限的系统,但它所供养的人口正在增加。联合国估计世界每年将增加大约8300万人口,到2050年地球人口将接近100亿。在发达国家,平均每人每年消耗16吨资源(如矿物、化石燃料和生物量),有的可以达到40吨,是印度人均资源消耗的10倍。实际上,GDP每增长1%,为满足国家需求而开采的金属矿石就会增加  相似文献   

6.
1.人口数量与人体健康在90年代,地球上不得不把原来供2人的有限资源用来供应3口人——相当于每年增加9700万人口。在人类历史上这10年人口增长最快。从1970~1990年间世界人口数量增加了40%多——相当于16亿人。在下两个10年中增长速度会更快,将达17亿,从而使地球总人数增达70亿。但从那以后,地球人口年增长率将会下降,到2110年人口数量将保持在105亿左右。其实这些巨大增长掩盖了人口增长率已经下降的事实。现在在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仅为0.5%,在发展中国家增长率  相似文献   

7.
秋雨 《环境导报》1996,(6):39-39
1 小岛不堪重负台湾地区人口密度居世界第二,每平方公里587人.在联合国的资料中,人口增加2%环境品质就会降低1%.23年来台湾人口增加了600万,增加率高达40%.台湾汽车密度是世界第一,1988年起台湾汽车每年增加超过100万辆.台湾养猪密度居世界第三,共1000万头.据估计,一头猪的排污量约是人的4~6倍.台湾的工厂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66家,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由工厂产生的空气污染、废水和废弃物成为台湾污染的一大来源.2 水源危机日甚人口增加和工商业的发展使台湾年用水量在40多年内增长了近一倍,使这个先天缺水的地区缺水更加严重.地面水不足,地下水成为取水源.台湾地下水每年天然补注量仅40亿m~3,但自1983年起台湾地下水超抽量年年上升,至1991年抽取量已近补注量的两倍,使台湾沿海各地地层严重下陷.据台湾省“水利局”最新调查报告,台湾地层下陷面积已超过总平地面积的11%.下陷最严重地区的累积下陷量已达2.88m.地下水抽取中85%属违法,而且每年违  相似文献   

8.
固体废物处理过程的污染与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前言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多,固体废物量不断增加。以城市垃圾为例,世界年增长率约为2%~4%。近年来,尖端工业日新月异地发展,各种新的物质被开发使用。到目前为止,已超过600万种。其中,工业性生产的物质约5万种。每年又有1万种左右的新物质投入使用。固体废物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其中所含有害物质种类的  相似文献   

9.
特别数字     
《环境工作通讯》2011,(11):70-70
我国30余年少生4亿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5年 联合国人13基金日前在全球发布2011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称,10月底世界人口达到70亿。国家人口计生委表示,在“世界70亿人口日”到来之际,世界人口平均每年增长约8000万,我国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少生4亿人,使“世界70亿人口日”推迟5年到来。  相似文献   

10.
<正>每年全世界会产生13亿吨的垃圾,这个数据预计到2100年会增加到40亿吨。就一个国家而言,虽然美国人口仅仅占到世界的4%,但是这个国家产生的垃圾却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都多,占到全世界的30%多。2015年美国人制造了2.6亿吨的垃圾。与之相比,虽然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近4倍,中国在2017年产生的垃圾是2.15亿吨,少于美国。每个美国人平均一生会产生4万公斤的垃圾留给后代,平均每天  相似文献   

11.
全世界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1/5,而且这些贫穷人口大多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数目也相当大,仍属于贫困国家。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过多,底子过薄,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资源相对紧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于世界后列。据最新资料统计表明:1991年底我国人口已达11.58亿,并正以每年1700多万人的速度递增。虽  相似文献   

12.
世界人口增长减缓联合国的材料显示,1996年全球人口总数为57.7亿,比原先联合国估计的少4100万人,许多国家成功地采取了计划生育政策,使人口增长减缓。(本刊记者)世界人口增长减缓...  相似文献   

13.
1.人口世界人口在1990年已经达到53亿,在今后10年里可能再增加10亿,到2000年时将会达到63亿,所增加人口的93%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相似文献   

14.
ENN精粹     
徐芳 《世界环境》2012,(6):94-95
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特区将成为世界首个智慧城市ENN环境新闻网2012年11月2日未来五年,全球城市人口将增加约500万人。到2050年,超过100万人居住的新城市至少有100座,所有这些城市将消耗75%的世界能源,排放80%的温室气体。因此,未来的永续发展将成为全球主要探讨的课题。经济与环境并行发展的智慧城市越来越受到重视,智慧城市  相似文献   

15.
1.引言人类为了生存必然需要能源,而使用能源又必然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废弃物质。产业革命前,废弃物质可通过自然循环予以消除,对环境没有什么影响。可是后来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耗急剧增加。现在人口不到世界人口1/10的发达国家消耗着世界能耗的一半,另外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在爆炸性地增长,与此同时对能源的需求逐年按指数增加。和粮食问题一样,能源问题亦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问题。特别是随着能源需求量的增加,包括产业废物在内的废物若得不到妥善处理,将来则会留下无可挽回的祸根。对此应一方面直接抑制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和抑制世界人口的增加,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对于农药使用问题,其评价不一,有人认为农药使用对增加粮食的产量有很大的作用,有的则认为带来的环境问题确实很严重。我们则认为农药的使用则利大弊小。当然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是化学农药问题。在研究农药问题时得先讨论一下,人口与环境,农业与环境的问题。一、人口与环境人口增长是许多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研究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和增长率对环境的变化及前景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七十年代末,世界人口的增长率减慢了,然而世界人口的总数增加很多。据统计1970年世界人口为36.95亿,1975年为40.67亿;1980年44.32亿;1988年为50亿;  相似文献   

17.
2004年,随州市城区面积20.7 km2,人口35.5万人,城区人口密度1.6万/km2;全市拥有机动车32 000多辆,平均车流量1 214辆/h;环境噪声53.1 dB、交通噪声为69.7 dB。老城区民企混杂、主要道路人车混杂现象严重。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管理,疏导引导,2010年在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40 km2,人口达到43万人的情况下,区域环境噪声降到51.7 dB,交通噪声降到65.8 dB。实现了城市人口增加,机动车辆增加,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平稳下降。  相似文献   

18.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生活不能离开水。城乡经济发展也与水息息相关。可以说,水是工业、农业的命脉。随着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人口的大量增加,淡水耗用量日俱增加。我国河川泾流总量为2.6×10~8m~3,居世界第六位。但我国有10亿多人口,水量分布又很不均匀,从地域、人口、亩均、人均水量而言,均低于世界  相似文献   

19.
卡鲁塞尔(Carrousel)曝气池系统是氧化沟的一种发展形式,它保持了氧化沟原有的特点,但采用低速表面曝气器取代转刷,可进一步降低能耗,增加池深,以减少占地。世界上第一座卡鲁塞尔曝气池于1968年在荷兰Osterwolde 建成。此后,在欧洲有成百座建成和运行,并普及到非洲和美国等地。世界上最大的卡鲁塞尔曝气池1974年建于德国BASF化工公司,处理化学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规模为114万米~3/日(相当于人口当量750万,每人口当量BOD_5为50克)。卡鲁塞尔曝气池系统的概况典型的卡鲁塞尔曝气池的构造如图2所示,曝气器要放在曝气池的端部,位于两流槽的  相似文献   

20.
高忠 《环境科学》1993,(3):61-61
世界海滨生境特别是湿地、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地正迅速地被城市、工业和娱乐场地发展以及水产养殖池所代替,新的数据表明,世界约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居住在纵深为60km的海岸带内,从1980至2000年,海岸带的城市人口还将增加3.8亿,海滨人口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