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现代职业安全》2006,(12):31-31
2006年11月29日至30日,“中国企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峰会2006”在北京长富宫饭店隆重举行。本次峰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直属《现代职业安全》杂志社和上海君实商务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会议重点讨论了有效安全原则与公司整体管理体系的整合,以及在中国推动建立新的安全文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正面临着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的新挑战。政府目前正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并制定新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的规范,以求推动工作环境安全的改善与环境保护。如何确保安全原则规范在所有公司的各管理层得到很好的执行?如何促进国内企业更好地借鉴国际企业成功的安全健康管理模式和体系?——这是各级安监部门和企业共同关心的话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支持《现代职业安全》杂志社以及上海君实商务咨询公司共同举办的“中国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峰会2006”即将于11  相似文献   

3.
正日前,全球自动化控制和安防技术领导者霍尼韦尔(纽约证券交易所代码:HON)在中国民用机场协会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民用机场建设发展年度峰会"上展示了其领先的一站式机场行业数字安防集成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可助力中国民航业驾驭日趋复杂的机场安全环境,创建更安全、更稳定、更高效的机场安全防范体系。此次峰会以"智慧建造、绿色运  相似文献   

4.
环球资讯     
欧盟召开2022年职业安全健康峰会2022年11月14—15日,欧盟职业安全健康局在西班牙毕尔巴鄂组织召开了2022年欧盟职业安全健康峰会,并将其作为“健康工作场所减轻负担2020—2022”活动的闭幕活动一并举行。会议举办期间,还有3个分论坛同时召开,其会议主题分别是:企业肌肉骨骼类疾病预防的挑战和创新解决方案、支持慢性肌肉骨骼类疾病应对的有效方法、肌肉骨骼类疾病与心理健康影响的关系。此次会议还讨论了新工作环境下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新问题,并对“健康工作场所减轻负担2023—2025”活动开展作了谋划布局,宣布下一个活动将于2023年10月启动,主题为“数字时代的安全与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5.
自1993年开始.我国陆续在各行各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目前全国认证单位达8万家之多。1995年开始的环境管理体系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全国被认证的用人单位在7000家以上。2000年以来进行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工作,虽起步较晚.但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的单位约千家以上。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全面发展质量、职业安全健康及环境管理体系“二合一”、“三合一”或其它形式的整合工作,已成为当前或今后的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有健康的身体才能笑傲职场,有健康的环境才能使员工效牢提升,你所处的职场环境是怎样的?日前,由信诺集团赞助的2014年全球健康职场大奖峰会在沪举行,大会同时发布了一份名为《健康工作:全球促进员工健康和职场环境战略》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林业劳动安全》2007,20(1):29-29
主办单位:中国劳保用品信息网《安全健康和环境》展览场管: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 展会时间:2007年6月28~30日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30日,高等学校安全工程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三次年会在京召开。全国政协常委、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理事长张宝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王德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副理事长纪明波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科教育处副处长吴爱华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
主编按语:2014年5月22日.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个体防护专业委员会在无锡召开了2014年度年会。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张宝明会长亲自出席了本次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张会长在讲话中指出,个体防护是保证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的三个要素之一(源头治理、过程控制、个体防护),是保护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事故预防和行为控制的最前沿的一道屏障;新形势下.个体防护工作者要认真学习习主席有关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坚守“红线”意识,筑牢安全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为把我国劳动者职业安全健康事业推向更高水平而不懈努力。 张会长的讲话.阐述了个体防护在安全生产和职业安全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指明了新时期个体防护工作的任务和目标.对个体防护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和监督管理等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韩颖 《劳动保护》2013,(11):28-29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前身是1 983年成立的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自2003年更名为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以来,协会扩展了服务范围,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以保护广大劳动者安全与健康为己任,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广大职业安全健康与安全生产工作者相互之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始终坚持为政府决策服务、为企事业单位服务、为职业安全健康与安全生产工作者服务的功能,推动了我国职业安全健康与安全生产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