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影响煤炭自燃发火的主要因素进行判断,分类评分: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采煤层自燃发火的危险程度进行识别。判定煤炭自然发火的危险程度,提供控制煤炭自燃发火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影响煤炭自发火的主要因素进行判断,分类评分:应用模糊数学理论,对采煤层自燃发火的危险程度进行识别。判定煤炭自燃发光的危险程度,提供控制煤炭自然发火的信息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4.
5.
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煤矿自燃危险程度的评价中,全面考虑影响煤矿生产系统安全的各种因素,结合实例建立了煤矿自燃危险程度的数学模型,阐明了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原理和算法,较好地反映了评价过程和评价因素的灰色概念,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煤炭自燃机理及防治技术分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对煤自燃机理的不同说法,提出了煤自燃过程的3个阶段,即潜伏阶段、自热阶段和自燃阶段,指出煤体要发生自燃必须具备4个条件:具有低温氧化性并以破碎的状态存在,有氧体积分数大于12%的空气连续通过,煤炭氧化所生成热量的速度大于散热的速度,上述3个条件同时存在的时间大于煤炭最短自然发火期等等.根据对煤炭自燃机理的研究,将防治技术措施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减漏风供氧、吸热降温和既能隔氧又能降温等3类.对防治煤炭自燃以及选择有效而可靠的技术措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煤炭自然的条件出发,提出了火源点的分析原则,并应用这些原则对兴隆庄煤矿的煤炭自然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对水在采空区遗煤氧化及自燃的作用机理两重性的分析以及实验室试验与现场应用实际效果研究,证实了笔者提出的清水灌注措施是一种新的、经济有效的、操作简便的防治采空区遗煤自燃的技术措施.同时,对传统的黄泥灌浆技术措施中的泥浆浓度要求提出了新的看法.此外,还对往采空区注水的周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 相似文献
11.
12.
13.
为了研究复采煤层的自燃发火规律,采用程序升温实验与低温液氮吸附实验,对复采与原生煤样的孔隙结构和自燃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由于复采煤样前期的开采破坏,复采煤样的微孔以及小孔所占百分比增大4.395%,比表面积是原生煤样的1.48倍。复采与原生煤样均出现滞后现象,但在相同压力时,复采煤样剩余吸附量与吸附量之差要大于原生煤样,复采煤样最大吸附量也要多于原生煤样。此外,复采煤样也拥有更多墨水瓶孔,最终导致复采煤样吸附氧的能力要大于原生煤样,氧化反应更加剧烈,更易自燃发火。宏观表现为复采煤样产生的CO浓度以及耗氧速率均高于原生煤样。 相似文献
14.
15.
在对8# 雷管装药进行简化处理的基础上,其空中爆炸一定范围内的压力场分布可通过理论计算求得。近场参数可用自相似方法求解,而非近场参数又可用MacCorm ack 两步格式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数值求解。将获得的压力场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煤矿自燃火灾治理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介绍了使用同位素测氡法探测煤矿自燃火源位置的原理及应用效果。实践证明,该方法是解决煤矿自燃火灾治理难题的关键技术,由于投资少,精度高,软件处理直观可靠,它有重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19.
煤层开采自燃危险性程度与许多影响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人工生命学中的遗传算法,建立了预测模型,不但很好地解决了该问题,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