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安防》2014,(22):93
正此次安博会上,安居宝隆重发布了领先业界的"安居宝云平台",该平台在现场给客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模式。该平台立足云社区服务,推出的系统主要包括安居宝云对讲、云停车场等。基于安居宝云平台,云对讲、云监控、云停车、云报警、云物业服务,可实现智慧社区无限扩展。安居宝云对讲系统是运用物联网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将传统的对讲系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楼宇对讲系统悄然进入中国,伴随着中国房地产的发展而快速成长,目前中国的智能楼宇对讲系统已走在世界的前列。随着物联网和云服务的发展,智能楼宇对讲系统也得到蓬勃发展,它将依托数字化社区的建设,给人们带来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推动智慧社区的建设。智能楼宇对讲系统是智慧社区建设中最核心的子系统,其中用户智能终端、智能家居控制(如执行器、控制器、传感器等)、无线扩展智能终端以及应用软件是楼宇对讲系统的重要集成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可视对讲门禁系统,说明了其结构、功能、硬件、软件及其实现.采用在同一信道中兼容传输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技术,节省了一套无线收发设备,降低了成本.系统实现了显示、对讲、开锁、报警等功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日前,佳乐新品展示新技术交流会在北京中发电子新技术交流中心、中发安防城、中发电子新市场同步举行。佳乐将通过主题为"佳乐云社区智领未来生活"的交流活动,开展技术交流,扩大其在北京乃至整个北方区域市场的影响力。在交流会上,佳乐展示了五大系统产品:楼宇对讲系统、智能家居完整解决方案、基于安卓系统的社区云智能解决方案、基于手机网络无线对讲系统和城市紧急报警求助系统。  相似文献   

5.
宋玺 《安防科技》2011,(9):12-14
楼宇对讲系统的故障,常见为整机不工作,不能呼叫,不能对讲,不能开锁等。检修时要分清是全部发生同类故障,还是个别住户分机发生故障,可采用追踪功能故障和追踪故障分机的方法,确定故障部位。  相似文献   

6.
现在的“楼宇小区化”发展对“楼宇对讲系统”提出了怎么样的新要求?如何给住户更高档次的服务?物业管理公司如何在物业管理的时候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如何实现对讲门禁设备使用的方便性和可靠性? 其实利用“电话程控交换”的现有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智能小区的门禁系统,即可视对讲系统的设计原理以及软、硬件的实现方式;提出了针对智能小区可视对讲系统的解决方案.使用单片机与Lonworks结合的可视对讲系统,克服了传统485总线通信速率低、通信距离短的缺陷,提高了系统对总线以及监控设备的兼容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压电陶瓷片的压电转换效应,将其应用于具有触摸按键的楼宇对讲产品中,可实现触摸按键的功能.由于是通过压力的方式实现按键的触摸功能,所以产品表面的按键面板材料可以采用纯金属材质进行制作.通过压电感应按键技术在对讲产品中的应用,极大地提升了楼宇对讲行业领域产品在触摸按键技术应用的性能提升,大大改善了按键的客户使用体验效果,提高了产品在按键各方面的产品品质及可靠性与稳定性.由于可采用一体化成形金属材质的面板,因而可随用户需求随意定制其外形、大小、颜色等设计,尽可彰显产品的高端、华丽、时尚、金属质感.  相似文献   

9.
楼宇对讲在我国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在过去的数年间,它作为安防系统不可忽略的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于“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之中。可以说,楼宇对讲行业整体呈现出稳中求进的态势,其产品类型更加趋于丰富和完善。 现阶段,中国楼宇对讲产品正经历着从模拟向数字、从总线向TCP/IP转换的过程,为满足行业及民众更高、更精细的要求,在功能方面它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升级。随着TCP/IP全数字楼宇对讲技术的日趋成熟,规模化效应势必会使数字技术的成本逐步下降,此类产品将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本期“创新产品“栏目精选了一些楼宇对讲企业最新推出的产品,对它们的主要功能、创新点、性能参数等作出介绍。  相似文献   

10.
李强华  张根宝  段力 《安防科技》2007,(6):50-51,79
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89C51为核心,外围配以存储器、电压比较器、键盘及LED显示器,设计出一种可编程、高性能的楼宇对讲系统,可完成键盘处理、对讲、电控开锁等功能的控制,重点解决了应用中需要每户一个可修改的开锁密码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可视对讲系统是一套现代化的住宅服务措施,提供访客与住户之间双向可视通话,实现住户对访客的图像、语音双重识别,从而增加安全可靠性。更重要的是,一旦住家内所安装的红外报警探测器、烟雾探险测器、瓦斯报警器等设备连接到可视对讲系统的保全型室内机上以后,可视对讲系统就升级为一个安全技术防范网络,它可以与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中心或小区警卫进行有线或无线通讯,从而起到防盗、防灾、防煤气泄漏等安全保护作用,能为屋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很  相似文献   

12.
周挹水 《安防科技》2003,(11):57-58
随着近几年智能化住宅小区的日益增多以及小区的环境、平面布置种类的不断变化,用户对可视对讲产品的功能会提出各自的个性化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本公司推出了一款模块化联网结构的可视对讲主机系统.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简要介绍了由AT89S51单片机构成的可视对讲门口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分析了门口机的硬件组成,阐述了控制程序的基本框图.客人可以通过单元楼门口的数字键盘,选择欲访问的住户,通过摄像头将来访者的视频音频信号传至相应用户机的显示屏和扬声器,实现系统的可视对讲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控制电路有较好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技术的导入,使楼宇对讲颠覆了传统可视对讲的概念,许多厂商在数字化对讲的平台上将数字可视对讲系统扩展成为智能家居系统,组成一个由家庭安防、远程控制、家庭自动化、娱乐化、社区服务等系统组成的家庭综合管理平台,伴随2013年智能硬件的"野蛮"生长,智能家居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很多轻量级智能家居产品从家庭环境、安防、灯控、插座等领域创新,搅动智能家居新浪潮,楼宇对讲作为重要一员,市场表现也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一、研发背景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多样化,民众对智能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可视对讲产品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导入让楼宇对讲系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力促其向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可视对讲受到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影响,诸如超大屏幕、电容式触摸屏、iPhone风格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等设计元素,在楼宇对讲产品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近期,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最新产品——AH-SA71VKC7寸高清触摸屏智能梯口机,便具有以上设计特征,它摆脱了楼宇对讲行业对梯口机固有的设计思路,无论是外观设计还是性能配置都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6.
楼宇对讲系统应用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进可靠的保安系统是商住综合楼吸引住户入住的一个重要因素。楼宇对讲系统是保障楼内居民安全生活的重要手段。通过可视对讲系统,住户可以很方便的对来访人员进行监测,了解访客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接待,降低不安全隐患。同时住户还可以通过可视对讲系统与管理中心取得联系,及时将火警、盗警等紧急情况通报给管理中心,以便获得必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冠林     
正电容触控畅快操作新一代可视对讲的美好体验产品名称:7寸高清触摸屏智能梯口机产品型号:AH-SA71VKC公司全称:福建省冠林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网址:http://www.aurine.cn一、研发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多样化,民众对智能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在可视对讲产品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导入让楼宇对讲系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力促其向着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可视对讲受到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影响,诸如超大屏幕、电容式触摸屏、iPhone风格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等设计元素,在楼宇对讲产品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近期,福建省冠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这几年来安防行业正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在技术和市场环境今非昔比的背景下,行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些细分领域比如楼宇对讲市场有较大的变化。早在2011-2012年,业内就出现了楼宇对讲生产企业大面积切入智能家居领域的现象,几年来各大楼宇对讲企业在智能家居领域开拓疆土,有的企业在这块市场逐渐掘到了"金子",当然有的企业日子也并不是那么美好。但总体而言,这一领域依然是个美丽的诱惑。  相似文献   

19.
随着各种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安防行业正朝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在技术和市场环境今非昔比的背景下,行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些细分领域比如楼宇对讲市场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出现了楼宇对讲生产企业不断切入智能家居的趋势,这种现象在各大安防展上都可窥其一斑,各家楼宇对讲厂商纷纷推出智能家居的相关产品并建立自己的"智能家居体验馆"。据业内人士分析,2012年楼宇对讲企业大面积切入智能家居领域是顺应潮流之势。本文将对这种融合背后的原因以及发展情况等做些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创新产品     
正[编者按]楼宇对讲在我国经历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在过去的数年间,它作为安防系统不可忽略的领域,被广泛地应用于"平安城市"、"智慧城市"建设项目之中。可以说,楼宇对讲行业整体呈现出稳中求进的态势,其产品类型更加趋于丰富和完善。现阶段,中国楼宇对讲产品正经历着从模拟向数字、从总线向TCP/IP转换的过程,为满足行业及民众更高、更精细的要求,在功能方面它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升级。随着TCP/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