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噪声不仅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严重时可以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一大批高速公路迅速建成,交通噪声污染不容忽视.对西宝高速公路沿线交通噪声进行了实地昼夜监测,结果表明交通噪声夜间超标较为严重,干扰了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分析了污染现状和原因,并提出了降低道路交通噪声的一些简单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交通发展迅速,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城市建设发展迅速,新建扩建的街道、马路使原来偏僻区域变成了繁华嘈杂的市区,从而加重了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交通噪声声源流动、声级高、干扰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严重扰乱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和休息。 相似文献
3.
高架桥-地面复合型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监测了兰州市马家坡附近一处高架桥-地面复合型交通道路的噪声,分析了这种复合型道路交通噪声的形成及分布,进行了这种立体式交通结构声环境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考虑异质人群不同声功能需求和时空分布,对异质人群交通噪声暴露特征进行评估。通过集记人口高斯分解和噪声预测,获取特征人群分布数据和交通噪声数据;基于特征人群年龄和声功能需求,标定各年龄段人群噪声响应函数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异质人群噪声响应曲线;构建交通噪声暴露评估模型,结合获取数据及噪声响应曲线进行噪声暴露评估。结果表明,3类声功能区中人群噪声暴露与年龄变量均呈现类抛物线趋势,40岁左右人群暴露影响较儿童和老人低59.9%左右。人均噪声暴露在夜间明显偏高,尤其在声功能需求较高的第1类声功能区,其人均噪声超标值比昼间高7 d B。特征人群的空间分布对噪声暴露影响显著,工作时段学校区域适学人群集中,其总噪声暴露风险为同等状况住宅区的1.2倍。综合考虑人群特征和时空分布等因素,可更科学地进行区域交通噪声污染评估。 相似文献
5.
6.
由于鸟类的听觉频率范围与人类不同,以往基于A计权声压级的噪声测量方法,用于鸟类声环境的监测评价并不准确。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小鸟天堂”风景名胜区为例,开展铁路交通噪声对鸟类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首先,通过实地调查,对鸟类生态区的多个监测点进行声环境线性频谱测量;其次,根据新茂铁路新会段的规划布局,采用模式预测法计算铁路运行期间在监测点产生的交通噪声频谱,并与铁路运行前实地测量的现状频谱叠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铁路交通噪声对鸟类生态区声环境的影响以及预防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列车运行时在鸟类良好听觉频率范围的噪声增量可达10~30dB,将严重影响鸟类声环境;当采取全封闭声屏障防护措施之后,可有效降低“小鸟天堂”景区范围的噪声。 相似文献
7.
8.
北京市高架道、桥交通噪声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北京市区内81座道路立交桥和11段高架道路的声环境状况进行了多方位的调研与实测。分析了高架道、桥附近声环境的地面水平分布特征、高层楼房垂直分布特征、昼夜时间分布特征及产生的原因。从增强城市总体规划与交通管理,注意沿街建筑功能配置与布局,加强临街住户门窗隔声效果,适当建设有效的道路隔声屏障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发展中解决和控制交通噪声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在分析交通噪声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对乌鲁木齐市近十年控制交通噪声污染的措施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