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污水净化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湿地作为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是一种廉价的替代方案,已越来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在本文中,笔者详细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定义、分类、基本构造类型与工艺流程及其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前景。同时还详细论述了人工湿地的污水净化机理,并对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可为人工湿地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人工湿地净化的机理以及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方法,通过工程实践证明,采用该方法处理农村污水具有投资省、运行简便、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便、出水水质好能达标排放等诸多优点,可作为农村污水处理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陈述了赣南新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污水处理模式的选择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认为人工湿地用作村镇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工艺简单、运行管理方便、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投资少等特点,很适合赣南新农村的发展要求、环保条件和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4.
新疆油田含聚污水处理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新疆油田聚合物驱含油污水特点,在不改变高效水质净化与稳定技术配套污水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聚驱产出液的技术。研究确定了"氧化+曝气"的预处理技术结合旋流反应工艺做为含聚污水处理的核心工艺,可实现含聚污水的有效净化,并筛选优化与之配套的化学药剂体系。通过室内大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此工艺可达到室内净化后水中悬浮物含量≤15mg/L,含油≤10mg/L。  相似文献   

5.
人工湿地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较多、发展较快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本文从国内外人工湿地净化河水的技术应用出发,列举了人工湿地处理河水污染的效果和优势,并对湿地净化河水效率影响较大的湿地植物、填料、气候条件以及湿地构造4个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最后对人工湿地净化河道水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自主设计的强化预处理人工湿地装置进行处理低浓度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针对人工湿地堵塞问题,考察了运用强化预处理装置(海绵装置和滤布装置)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来预防湿地的堵塞,并且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d的工况下,研究了湿地装置对污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运用强化预处理装置后,不仅能有效防止湿地堵塞而且不影响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强化预处理湿地装置对CODCr、SS、NH4+-N、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7.14%,90.39%,64.12%,70.13%和67.98%,出水CODCr、SS、NH4+-N、TN、TP均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的一级B要求,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分散式污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刘西茹 《四川环境》2014,(1):144-149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高效、节能、基建和运行费用低、操作与维护简单等优点,是一种高效的污水生态处理技术,其去除机理错综复杂。本文综述了人工湿地的系统构造、分类和净化机理,并通过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在设计、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结合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葡北站的实际情况及对该站生活污水水质进行分析,并对几种常用的污水生化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确定选用三级潜流型人工湿地处理该站生活污水。文章介绍了三级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工艺特点、运行、维护及效果。经分析论证,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分散站的小排量生活污水,十分经济且有效,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生活污水的优质处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强化混凝引入到垂直流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从而提高了人工湿地的处理效率。试验证明,该预处理装置的设置降低了湿地负荷,提高了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率,特别是对有机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改良后的湿地系统对生活污水污染物净化具有良好效果,且运行成本低,适用于土地资源比较丰富、资金紧张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中小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较多,目前国内主要采用:人工生物净化、自然生物净化、人工生物净化与自然生物净化三大处理技术。随着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水解一好氧处理技术、管道处理工艺、生物膜自然净化工艺、深井曝气等一些新技术以低能耗、低投资,管理简单而受青睐。作者就上述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因地制宜地研究开发和利用高效节能污水处理工艺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赵桂瑜  杨永兴  杨长明 《四川环境》2005,24(6):24-27,35
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及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了开展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研究的一些设想。人工湿地工艺设计研究包括人工湿地基质构建、植物群落构建和人工湿地构造与工程参数三个方面。目前,由于在污染物净化机理、系统水力学和污染物降解动力学等方面认识不足,制约了人工湿地工艺设计水平的提高,因此,深入研究污染物净化机理、开展人工湿地基质与植物筛选与组合研究、创建适合植物生长的人工生境、优化水力学模型和污染物降解动力学模型.将有利于提高人工湿地工艺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生化处理技术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阐述了油田含油污水生化处理技术概况、主要制约因素以及生物降解机理;论述了温度、pH值及溶解氧等主要因素对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并给出了对应的最适宜运行参数;经过与传统重力沉降处理工艺比较,总结污水生化处理的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另外介绍了吐哈油田分公司雁木西油田含油污水生化处理技术的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及运行参数。运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水质达到行业回注标准SY/T 5329-94《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中的A2标准。  相似文献   

13.
低温影响人工湿地污水的处理效果,限制了人工湿地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应用。文章综合分析了影响寒冷地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效果的因素,提出:潜流式的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保温特点,在潜流湿地土壤上面铺盖一定厚度的覆盖物可以提高保温效果,再选择科学合理的工艺流程——复合垂直流等可提高人工湿地的污水处理效率。有关实例也证明:通过合理的设计,人工湿地可以在寒冷地区成功越冬。  相似文献   

14.
朱智媛 《四川环境》2009,28(2):48-51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耗能低、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本文阐述了人工湿地系统应用于高校生活污水回收利用的意义,以福建工程学院新校区的北校区为例,利用前期在福州大学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数据,规划设计人工湿地系统,计算确定相关设施的面积和尺寸,并对人工湿地系统进行平面布置,绘制出系统流程的剖面图。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彩南油田原有水处理技术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现状,对水质净化工艺技术进行改进研究。确定预催化—强化絮凝净水的技术路线,并选定了最优药剂体系、加药量和加药位置;结合以往污水处理经验和现场实际情况,在预催化—强化絮凝净水技术基础上自行研发了新型污水反应器,对斜板沉降罐进出水系统、沉降罐收油槽、调储罐、污泥沉降池和杀菌技术进行了改进。通过现场实际运行,处理后含油污水水质达到Q/SY XJ0039—2001《彩南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16.
油田作业废水高效处理技术中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新疆油田作业废水特征及油田地处干旱区的地理特点,结合国内外含聚合物污水处理的技术现状,以及油田连续生产稳定运行的要求,在含油污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作业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工艺优化,采用了"隔油—絮凝气浮—深层过滤"技术。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废水COD_(Cr)、石油类、SS可分别由680 mg/L、98.6 mg/L、56.2 mg/L降至98.8 mg/L、5.4 mg/L、4.5 mg/L,去除率分别为85.5%、94.5%、92.0%。  相似文献   

17.
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的人工湿地污染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水力负荷对抚仙湖北岸典型人工湿地净化河道污水处理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TN、TP及SS去除率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而下降,COD去除率受水力负荷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小。综合考虑水力负荷对氮磷、有机物及悬浮物等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仅从系统处理效果的角度选择水力负荷,人工湿地系统的最佳水力负荷为0.5 m3/m2·d以下。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碱铝复配絮凝剂在炼油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壳聚糖(CHI)/碱铝(PAC)复配絮凝剂对炼油污水的处理效果,考察了pH值、搅拌时间、沉降时间对炼油污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将之与聚丙烯酰胺(GD-112)/PAC复配絮凝剂对炼油污水处理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CHI/PAC复配絮凝剂在复配比为1:5,pH为7,搅拌10min且沉降10min时处理效果最好,具有适应性广、投加量少、浮渣少、毒性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