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介绍生态足迹理论基础上,将旅游生态足迹引入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阐述了旅游生态足迹的概念,并构建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用于衡量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陕西省作为研究对象,对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在大尺度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中的运用进行实证研究,计算其1991年至2008年的旅游生态足迹。结果表明:陕西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旅游生态赤字和生态压力,平均存在0.033 1hm2/人的旅游生态赤字,其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最后提出未来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生态旅游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不仅保护环境,保护旅游资源,还为旅游业的后续开发提供条件.分析了大理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态旅游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不仅保护环境,保护旅游资源,还为旅游业的后续开发提供条件。分析了大理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4.
武隆县旅游开发中的生态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开发中的生态安全问题与整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息息相关的。本文通过对重庆武隆旅游开发现状的调查,对其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生态安全问题对策进行了研究,以期对重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西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旅游用地是土地的一种利用形式,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开发和保护的矛盾越来越成为旅游地发展旅游较为突出的矛盾。目前国内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给旅游用地内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压力,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态学、旅游学、土地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学的相关规律,结合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探讨旅游用地的规划内容对于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是云南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经济活动和旅游业自身发展对旅游环境造成破坏的问题较突出,必须针对问题,采取措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促进动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泰山作为我国著名的风景区,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而与此同时,景区环境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本文通过对泰山风景区环境问题的认识,利用绿色社区理论为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战略性构想,以期从根源上解决风景区环境问题,实现泰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重大自然灾害极大破坏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本文分析灾后旅游业发展状况,论证长三角理性建设生态旅游的重要性,提出促进都市群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及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9.
旅游生态足迹分析可定量反映旅游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和影响程度,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研究表明:2009年桂林市人均生态旅游足迹为367.823m2,旅游生态足迹结构中旅游交通高达268.461m2,占72.99%;6种生物生产性土地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化石能源地,为270.65m2,占73.58%。通过桂林市的旅游生态足迹和旅游承载力的对比,发现桂林市旅游业的生态需求大于供给,人均旅游生态赤字达84.326m2。为实现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应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倡导节能出行方式,发展低碳旅游。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在旅游餐饮业运营管理中的应用,为旅游业实施循环经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