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近日,威海荣成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荣成生态市建设规划》(草案)和《荣成生态市建设规划》(草案)的说明,并讨论通过了《荣成市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荣成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决定》。《决定》指出,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资源开发、生态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关系,处理好生态城市建设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更加注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决定》要求,全市各级…  相似文献   

2.
<正> 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建设和发展小城市,这是我国城市化的具体道路和途径。因此,搞好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对积极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具有重要意义。一、小城镇对城乡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小城镇包括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和城镇。积极而合理地发展小城镇,对促使城市和城市、城市和乡村之间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提高生态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吴永发 《陕西环境》2003,10(2):38-38
为了进一步落实市委三届八次全会精神,把咸阳建成“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生态城市,咸阳市环保局提出今年努力实施环保十件大事。1、东郊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积极招商引资,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工程进度。2003年厂区全面开工建设,完成计划投资6200万元。厂外完成剩余2000米城市污水截流管网建设,计划投资1200万元。2、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创模工程。认真贯彻落实《咸阳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活动,完成《创模方案》提出的2003年的目标任务。3、城市净化工程。①在市区集中供热网…  相似文献   

4.
生态城市是结合了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区域综合.生态城市因其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西部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生态城市存在着种种困难.近郊生态农业具有促进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近郊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的作用,城市生态建设与近郊生态农业发展都以取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相统一为目标.在近郊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促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建设生态城市,也能够为生态农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倡导生态农业和生态城市共同建设,二者相互影响,从而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调查指导:《光明日报》记者冯永锋《科技日报》记者李禾《南方周末》记者冯洁本次调查目标点位:山东荣成市崖头镇南耩村涉及利益相关方:山东恒大化工集团、山东荣成市政府、崖头镇南耩村村民调查札记2009年11月,一群志在对中国环境保护社会现状进行"点状事件调研"的人,碰到了来自山东荣成的几个村民,他们到环境保护部门和民间环保组织诉说情况,希望能得到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6.
政府治污百姓受益──荣成市政府治理桑沟湾污染成绩斐然桑沟湾海域污染是荣成多年遗留下来的难点问题。几年来,荣成市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的同时,本着重投资、严治理、求实效的原则,投入专项资金,狠抓了桑沟湾海域污染治理,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目前,荣...  相似文献   

7.
数字     
正2900多万吨环保部举行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京津冀周边煤电资源开发过程中,通过规划环评会商减少2900多万吨煤炭开发量。46个环保部召开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推进会,第一批13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及46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获得授牌。2300万人《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获批,指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严守生态控制线等三条红线。  相似文献   

8.
1 我省城市发展简况 城市,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对外交往的中心,是工业集中、商贸集中、人口密集的地方,也是能源资源消耗大、环境与生态问题较为突出的地方。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建市工作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1978年,我省只有6个城市;1990年,发展到11个;1995年,我省已有23个城市。 1978年,我省城市人口只有285万人,到了1995年,全省城市人口翻了一番以上,达580多万人。23个  相似文献   

9.
庄晓  叶芹 《环境》2007,(1):96-96
绿色社区建设是构建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城市的细胞工程。为促进环境保护进入文明社区建设管理体系,推动环保行为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汕头市环境保护局、汕头职业技术学院团委、汕头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保护协会在金山花园、万豪华庭、帝苑等绿色社区,开展了以“环保家园、生态汕头”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除我国经济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外 ,一个显著而直观的巨大变化 ,就是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了。 1 980年 ,全国设市才 2 2 3个 ,城市人口为 1 91 40万人 ,城市化水平为 1 9. 3 9% ,到 1 995年发展到 6 4 0个城市 ,人口达 3 5 1 71万人 ,城市化水平提高到2 8.85 %  相似文献   

11.
4月18日,意大利各地百余个大小城市参加了由全国民间环保组织——环境联盟发起的"城市百条街道无车日"活动。首都罗马、米兰、维罗纳等城市的市中心区在特定时间内限制私人汽车通行,鼓励人们乘坐公交车,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所造成的空气污染。这是意大利有关部门为治理城市空气污染而采取的系列措施之一,这一措施得到了意各地方政府的支持,同时受到了普通市民的欢迎。"城市百条街道无车日"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当天除全国百余个大小城市的街道和广场禁止私人汽车通行外,各地政府和环保协会还举办了一系列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娱乐休闲活动,让久…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生态经济市建设是今后城市建设的模式,在城市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城市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3.
钟何富 《环境》2009,(7):46-47
6月7日“走进生态珠海”大型市民体验活动成功举行。100名应邀而来的珠海市民体验了一个为期一天的环保之旅。活动由珠海市环保局主办,珠海特区报社承办。当天,在免税广场,百名市民兴致勃勃地与环保应急设备“零距离”接触:在横琴脑背山,参观珠三角第一个风能发电企业,  相似文献   

14.
山东半岛中小城市占绝大多数,城市生态系统特色比较鲜明,经济社会比较发达,环境优势比较明显,可持续发展程度比较高.然而,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目前正处在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进程之中,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明显和加剧.本文以山东半岛东部城市文登市为例,.研究了文登市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和生态功能重点保护区域,分析了文登市城市生态建设总体布局,对文登市生态建设的效益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文登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和经验对半岛其他中小城市具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日照市有的自然环境条件及全市生态建设的现状,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园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阐明了“生态建市”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个海滨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生态足迹法在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足迹法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定量测度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运用生态足迹法定量分析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程度,可以为生态城市规划研究提供了丰富而可靠的依据.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生态足迹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以江南某市为案例,运用生态足迹法进行分析研究,反映了该市在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规划重点.对我国其它城市进行生态城市建设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环境的恶化,城市生态化建设是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提出谈起,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内涵,并结合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及现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战略对策,树立科学的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加强政策引导,健全生态城市发展的有效机制,完善生态城市应用研究的技术、资金保障体系,加强公共教育及文化建设,普及生态文化。面向新世纪,城市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既要能保证城市持续增长,更要保证城市发展的质量,既要满足城市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更要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应做到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生态城市,必须进行观念创新。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对象要从以物和事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培育和贯彻“人和自然协调与和谐”的观念。  相似文献   

19.
生态红线划定和管理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城市发展和规划建设的重要前置条件和依据.传统的生态保护规划缺乏空间落地和空间引导约束,目前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城市生态红线划定技术方法体系.生态红线应以生态保护红线为核心的一系列不同管控层级的范围边界组成,实现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规划建设活动的全过程互动衔接.以大连市为例,提出基于城市环境综合分区的生态红线划定方法及控制体系,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控制绿线、人居建设蓝线和产业准入黄线,实现生态红线划定的空间约束与资源环境引导,强化与现有规划成果的衔接与协调.  相似文献   

20.
正4月16日至17日,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大鹏策会在深圳举行。会议针对新形势下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通过了《湾区城市生态文明·鹏城倡议》,发布了《我国重点湾区生态文明建设绿皮书》。据悉,这也是国内首次专门针对湾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交流、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