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菁 《环境教育》2009,(9):45-45
9月11日,“为了明天,绿化你的旅程”环保课堂巡讲活动在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开讲,儿童环保教育专家周又红老师以“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为主题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环保课,将二氧化碳排放,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以浅显易懂的形式阐述给同学们。课堂上,同学们积极的参与“我的呼吸我做主”等小实验,通过亲身感受来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张志宁同学告诉记者,“今天上了这堂课,我们有很大收获,认识到二氧化碳对地球的危害竟然有这么大!”  相似文献   

2.
景平 《环境教育》2016,(Z1):7-8
正《环境教育》已经走过20年的时光。20年的时光,我与她却只是熟悉的陌生人。我们不曾相互走进。我是在《环境教育》及近20岁的时候,在她那里看到了这个尺度的。所以我在这个时候,蓦然回首,我走进了她。这个杂志具有思想新度。我曾经看到杂志有一篇社评文章《环保投资不是为了"保增长"》。这真是一个环境保护的思想新论!过去,我们的环保专家说,把环保治理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的  相似文献   

3.
<正>周又红说,环保调查活动让许多孩子获得人生体验中的重要一课——用事实说话,以行动关心。只有心灵的转变,才有环境的改变;只有孩子的参与,才有绿色的未来。5月19日,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学生活动管理中心、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委员会承办,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执行的"携手环保行动,助力生态文明"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启动。  相似文献   

4.
对昆明湖清淤的调查与评价北京四中白昀编者按本文及《北京部分地区生活固体废弃物抽样调查》和《流过家门的污水河》曾分别获得1995年6月在土耳其举办的第三届中学生环境科研项目国际奥林匹克比赛论文的金、银、铜牌奖。作者当时均系在校的中学生,他们在周又红老师...  相似文献   

5.
莫桐 《绿叶》2005,(10)
王君婧只有11岁,还是个孩子,但是她的环保生涯已经持续了7年。那是一次让王君婧毕生难忘的经历,也是她环保生涯的开始。4岁的时候,她在家里帮忙打扫卫生,把爸爸积攒的一箱旧电池“哐”地扔进了簸箕。爸爸看到后马上纠正了她的做法,并告诉她废旧电池是有毒的。这是第一次,王君婧对旧电池有了了解。巧合的是,第二天在幼儿园放学回家的路上,小君婧看见泥水里躺着4节电池,于是就伸手去捡,爸爸出言阻止她:“干吗?那么脏!”“您不是说废旧电池有毒吗?为什么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君婧很疑惑,爸爸却被深深地触动了,从此以后成了女儿环保思想和行动的…  相似文献   

6.
奶奶爱环保     
我的奶奶是一位普通的农村老太太,她已经六十多岁了,花白的头发,黝黑的脸上布满皱纹。奶奶是一位环保达人,她虽然只读过两三年书,讲不出什么环保的大道理,但是她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一直在生活中坚持了下来。在我家,奶奶的环保故事多得数不清。比如家里的旧报纸、废纸盒,奶奶从不乱丢,都叠得整整齐齐收起来,攒多了就卖给收破烂的;家里的瓶瓶罐罐用处就更大了,奶奶用它们装  相似文献   

7.
一群来自不同高校的二十出头的学生,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不但把安徽雀内各高校环保社团的力量整合到了一起,开展了一系列红红火火引起各方关注的活动,还搭建起绿满江淮环保志愿者网络联盟(简称“绿满江淮”),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网站, 更于2004年从北京人民大会堂捧回国际环保大奖——“福特汽车环保奖”大学生环境教育类别奖,成为安徽首个获此殊荣的民间环保组织。作为一家环保文化杂志,我们没有理由不关注这个环保组织——她的成长、她的发展、其中的每一个成员以及他们所植下的“绿”!  相似文献   

8.
羽佳 《绿叶》2005,(10)
时尚的李勃正和朋友嬉笑着走在路上,突然弯腰捡起地上的一个烟头,朋友不解地看着她,她莞尔一笑:“做这些事已经习惯了。”在李勃眼里,“环保是普通人的事,只有很普通的人把一些小事当成一种习惯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这才是真正的环保!”李勃现在就读于西南电子科技大学,一年前加入当地一家比较著名的环保组织。然而,就是这一年时间,她深深地感受到了环保组织的一些现状。她认为,有些人很早就关心环保,甚至做了很多大事,但是“他们是在刻意做环保,因为他们觉得做环保是一件比较高尚的事情”。李勃是从一个完全不关心环保的普通人做起来的。她…  相似文献   

9.
环境教育专家王民教授和周又红教授就目前形势下的环境教育发展做了精彩演讲,以下是两位教授的观点精选。  相似文献   

10.
在上一周的星期四,由于我们大白天拉着窗帘打开灯被我们地理老师发现了,因为地理老师是绿色小记者站的负责老师,也是环保社团的创始人,所以老师很环保,看到我们大白天开着灯,很不满,她把我们"狠狠"教育了一顿:"节约能源,孩子们。在家里你们这样吗?就算这电是公家的,我们就不节约了吗?"我们无言以对,在那里呆呆地坐着,  相似文献   

11.
说句心里话     
尽管已经进入了新学期,但过去总有一段故事令人难以忘怀。一年来,我在张冠秀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好多环保活动,充实了我的初一生活,至今记忆犹新,最难忘的是那届“环保艺术节”。  相似文献   

12.
<正>我已经多次梦到那棵茁壮的小树,那块灰黄的土地,那些天真的笑靥,那些细碎的往事了。我想,这是因为那段时光,那些环保活动,在我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才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子,所以才会这般频繁地出现在我的梦里,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那些日子,该像河水一般生生不息地一直流淌下去。那是3年前,初见张冠秀老师。她像孩子一般活泼,笑声爽朗不带一丝愁绪。她的地理课堂新颖活泼,让学生很是向往。后来才知道,原来张老师  相似文献   

13.
张鹏 《绿色视野》2010,(8):43-45
<正>裴志梅,熟悉她的朋友喜欢称呼她为"老美"。"老美"并不老,今年芳龄29,但她喜欢这个称呼。"老美"在2009年做出了人生中的又一重大决定,自掏腰包拍摄中国第一部环保电影《抢救地球》。如今"老美"的这部电影已经面世,并将参加全国关于气候环保纪录片比赛,这是由中国广电总局和云南省政府合办的国家级比赛。  相似文献   

14.
2005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四,合肥市稻香村小学三年级的胡玉清小朋友特别高兴,因为下午两节课后的环保手工活动。又是她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了。提到胡玉清同学,手工制作兴趣小组的小朋友都无比佩服。因为。在去年团省委举办的安徽省青少年环保手工制作大赛中,她的作品“海底世界”获得了三等奖。那时,她才刚刚上小学二年级。下午大约4点钟的时候,第二节课的下课铃声敲响,三(3)班的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胡玉清和其他30多位环保手工兴趣组的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将几天前就准备好的制作材料拿了出来。今天的活动内容是用处理干净的废旧物品制作自己喜欢的东西,形式可以自由发挥,但老师的要求是既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环保事业开创二十年来,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补充、行之有效的环保法规,对于全面改善环境、保障人民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在实际执法工作中,一些部门和单位却出于种种原因,肆意割裂环保法规之间内在的有机联系,甚至断章取义,从而造成环保法视在执行中的种种“失衡”现象,笔者试就以下四个方面加以解剖,希望能借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坚强的女孩--潘娜威,今年15岁。家住在一座依河傍海美丽小城--辽宁营口。虽然先天手脚残缺,但从不觉得自己是残疾人。八岁就开始悠悠地骑上自行车,还常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自己的事情自己料理。在学校,学习和劳动从不让老师照顾。从小学三年级到现在,一直参与环保活动,成了一名环境小卫士,并获得了很多荣誉,电视台等新闻部门多次采访报道她的环保事迹,尤其是辽宁电视台以《‘环境之声’和它的朋友》、《环保女孩潘娜威》为题进行采访报道,从此,潘娜威通过电台和电视荧屏走进了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7.
<正>在白宫前见到了一个孱弱瘦小的老太太,她叫康赛普西翁·皮乔托。搭着破烂的塑料帐篷,满是反战和环保标语。一了解,她已驻扎此地许多年了。40多年前还是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和美国丈夫结婚后,从智利移民美国。1969年,她丈夫应征上了前线。谁知,心上人此去竟成了诀别。她丈夫在越南战场阵亡之后,这个女人悲痛欲绝,心死了。从此,她加入了反战游  相似文献   

18.
<正>年轻人的青春该是什么样子?80后女孩丁洁用自己的坚持与行动给出了自己的答案。12年前,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她怀着一腔热血选择了环保的赛道,成了一名全职从事环保公益行动的使者。从“青弋行者”到“守护八百里皖江”,接着驻扎青弋江畔(西河古镇)的“青弋江·自然空间”,十多年间,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魅力书写了大写的环保正青春。因成绩突出,丁洁先后获评安徽第二届民间公益慈善十大人物、第十届母亲河奖“绿色卫士奖”等殊荣。2023年,她牵头创办了芜湖青野社区发展促进中心,持续探索芜湖本地环境保护及社区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9.
阳春三月,学校在第34个植树节这天,又组织我们环保小记者们开展了一系列护绿及种植实践体验活动。我们用行动,让春天的脚步早早地驻扎在我们和雅的校园里,让南仲人的心田都滋润在春风中。我们学校是一所省级的绿色学校。近几年为了不断提升我们学生的绿色理念,学校结合课本中的环保内容,多次举办各种形式的环保实践活动。这植树节这天,我们二十多名环保小记者在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在校园内捡拾垃圾,为校  相似文献   

20.
星星不见了     
方良炫 《环境教育》2013,(12):89-90
2035年,我已经是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现在,我过得很快乐,很充足,可总是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一天,5岁的女儿兴奋地跑来对我说:“妈妈,今天老师教了我们一首歌,名字叫《小星星》,我唱给您听!”我点点头,微笑地看着她一蹦一跳地唱完这首歌。稚嫩的童声如甘甜的清流,流入我的心田,虽然有些走调,不过第一次唱能唱成这样我就已经很欣慰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