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污水再生利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水质稳定性是再生水等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前提,稳定的水质能有效防止腐蚀和结垢的频繁发生,不仅有利于改善水质的感官性状,还能减少二次污染和能源消耗,为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对再生水的水质稳定性进行评价和管理尤为重要.在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分别总结了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特点及...  相似文献   

2.
北运河水系主要污染物通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通过对北运河水系的水质进行季节性监测,采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将北运河29个采样监测点分为3种不同污染类别,对各类别分别进行污染源解析,并进一步估算了年径流量和主要污染物的年负荷通量.研究结果表明:北运河水质污染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氮、磷和耗氧有机物;按污染轻重,在空间上分可划分为3种类别:轻污染区位于天津地区,主要污染源为农业非点源污染,其次来自生活废水排放和上游工业废水排放;中污染区位于北运河北京段下游区域,污染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排放,其次为生活废水排放和农业非点源污染;重污染区为北京段上游区域,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排放.TN、NH+4-N、COD的负荷主要来源于重污染区的情况和中污染区的凉水河,两条河流TN、NH+4-N、COD输入量分别占总负荷输入量的30.22%和27.32%,32.02%和26.27%,34.17%和21.22%.TP负荷主要来自于清河、小中河,分别占总输入量的31.00%、26.36%.北运河中超过50%的TN、NH+4-N、COD污染负荷由轻污染区-天津地区农业灌溉输出.加强对北运河支流附近污水处理的管理力度,可作为治理北运河污染问题的首要措施,同时天津地区的污水灌溉所带来的环境风险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沈阳市水资源越发短缺,全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存在着地表水利用率低、地下水过度开采,资源性缺水突出,地表水受污染,水质性缺水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沈阳市应全面、辩证地对待水资源问题,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体系,多渠道开发水资源,保障城市供水。同时,治理水污染,改善水环境,加强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节约与保护的宣传。  相似文献   

4.
石家庄市水资源匮乏.地下水水质较好,超采严重,地表水污染严重.石家庄市饮用水水源的水质合格率为90.8%,自来水和污水处理成本不断增加导致水价持续上涨.石家庄市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严重短缺、市民节水意识较淡薄、污水处理能力较低、中水回用率低等.针对存在问题需要采取加强水源管理、加大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力度、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防止水源地污染、开发新水源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海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王超  单保庆  秦晶  张洪 《环境科学学报》2015,35(8):2354-2361
海河流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主要河流水质恶化.本文基于海河流域人口规模、经济产值和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结合河流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和水质变化统计分析,从流域废污水排放和水资源利用等角度分析社会经济对水环境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流域人口规模大幅增长、工业生产强度大幅提高,工业聚集区由北京-天津地区扩展到北京-天津-唐山、石家庄、聊城-德州等地区,导致海河流域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规模迅速上升,成为河流水质恶化直接驱动力.城市扩张是流域土地利用变化最显著特征,近30年来城市用地面积增加85%,北京-天津-唐山城市群规模扩大,造成流域水资源开发利强度加剧,降低河流自净缓冲能力.因子分析表明,流域影响河流水质因素分解为农村、城市和自然等3个方面,其中城市化过程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河流水体污染物浓度水平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6.
松花江流域有机污染成因分析及饮用水源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及水质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等点源和农药、化肥等面源是松花江流域有机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对流域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七五"以来浑河沈阳段水质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五"至"十五"二十年的时间里,浑河沈阳段水质经历了轻污染~污染~重污染~污染的变化过程,2005年,浑河沈阳段水质由连续13年的重污染级首次降到污染级.近年来,浑河沈阳段水质改善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沈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过程中,对浑河城市段采取的综合整治、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及环境水的调配等措施;但目前浑河沈阳段由于存在着季节性自然补给水不足、部分城镇污水直接排入地表水系、城镇基础设施尚不完善等问题,全河段仍为劣Ⅴ类水质."十一"五期间,沈阳市将通过采取继续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对污染源进行总量控制等措施,使浑河沈阳段水质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8.
黄河沿岸地带水资源短缺的症结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0世纪90年代以来,黄河多年持续断流,已经严重影响到沿岸地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论文针对黄河水资源短缺矛盾的主要症结,即社会经济发展造成需水量猛增;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缺乏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和制度;水质污染严重;水利工程调蓄能力不足等方面,提出几点缓解水资源矛盾的建议与对策:①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包括对水资源实行资产化管理,建立有偿使用制度、利益补偿机制、改革投资体制等;②强化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行政管理和立法监督,促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调度;③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节水型农业、工业以及城市等国民经济体系;④加快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和水利工程建设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福建流域水环境的污染治理问题,探讨了福建水资源和水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福建水资源现状入手,介绍了福建水资源情况及存在问题,包括水资源情况和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影响水环境的因素,主要有养殖业对水质的污染、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的污染和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的污染,提出了福建省治理水的对策与措施,依靠科技进步,防止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治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并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修复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污水回用的原则及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清涛  王力 《环境保护》2001,(11):42-43
我国目前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危机,污水回用技术也把水污染防治与解决水资源短缺相结合,可有效实现污水资源化,是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的有效解决途径,本文对污水回用技术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污水回用的原则,总结了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直接威胁着水体安全,造成严重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污水处理率低,大量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而直接外排。为了减少煤矿居民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对下游河流的污染、节约利用水资源,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晋华宫矿对矿区生活污水进行了治理,选用"MBR工艺"进行处理并回用,达到了减少生活污水的排放,有效改善了矿区严重缺水现状,提高了水资源的回收及利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S-P水质模型,对保山市东河河段最大允许排放废水的BOD5量进行预测,得出结论该河段水质污染有加重趋势,污水排放量必须削减51.3%才能达到排放标准,并对污染源,污染物、水资源危机等进行系统调查分析,提出了控制污染排放总量的途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哈尔滨市水短缺和污染已成为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从水资源的特性和哈尔滨市水资源现状出发,探讨了问题的成因,提出节水战略,加大治污和污水回用力度,是最大限度发挥哈尔滨有限水资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与水质科学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资源与水质科学技术水资源的短缺与污染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与生活持续发展提高中的重大问题.水量和水质是此难题中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水质污染会减少有效水量,水质转化又可以维护和增加可用水量,在水量为自然条件所限定而难以扩大时,水质就成为寻求水资源的重要途...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辽河沈阳段水质持续改善,到2010年,水质首次达到国家地表水Ⅴ类标准,综合污染指数达到3.0,水质属轻污染级;"十二五"期间,沈阳市将通过采取继续加强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对污染源进行总量控制等措施,使辽河沈阳段水质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松花江流域水资源及水质污染状况的调查分析,得出城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等点源和农药、化肥等面源是松花江流域有机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对流域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和能源一样,同属于国民经济的基础结构,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本资源。赵总理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指出:“水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过去,我们对这一点重视得很不够,今后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宣传,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了解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辽宁省是个水资源比较短缺而水质污染严重的省份,开展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研究,开展污水资源化——“中水”利用的研究,选择既有  相似文献   

18.
以资阳市小流域为例,以水质断面改善为导向,结合小流域污染物核算,识别水质断面超标的主要来源。结果表明,COD和NH3-N在城镇生活污染中占比最大,TP在农田径流污染中占比最大,农村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对不同流域的影响都较大,工业污染和水产养殖污染影响相对较小。以“污染源核算-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水质改善”为治理思路,识别小流域共性和个性问题,择取污水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河道清淤、生态拦截沟渠、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生态保护修复和补水活水等工程,开展农业面源、产业结构、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等管控,削减污染物排放量,建立健全流域横向补偿机制,确保水体水质改善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湟水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污染源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邱瑀  卢诚  徐泽  王玉秋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8):2829-2837
基于2012—2014年水质数据,综合应用多元统计分析与一维水质模型(Qual2Kw),系统分析了湟水河水质时空变化及其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湟水河河流水质主要受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铜、六价铬、水温、溶解氧、总氮、氨氮等8项水质指标影响,且氨氮和总氮污染严重;湟水河水质时间上可划分为3个时段:时段1(6—10月)、时段2(5月和11月)和时段3(12月—4月),时段1水质明显优于时段2和时段3,湟水河水体受工业生活排放污水的影响显著,面源污染对河流水质的影响低于点源污染;空间上可分为3大区段:湟水河上游、中游和下游,中游西宁市段污染较重;基于Qual2Kw模型的污染物贡献比例计算结果揭示了湟水河民和桥断面的氨氮负荷主要来源于扎马隆(S2)-西钢桥(S3),总氮主要来源于报社桥(S5)-小峡桥(S6),其中支流点源是氨氮的主要污染源,普通点源即城镇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是总氮的主要污染来源,上游干流农田地表径流、畜禽养殖废水、农村生活污水等污染源氨氮、总氮排放也不容忽视.研究结果可以为湟水河流域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海水直接利用及含海水城市污水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海水直接利用和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从分析海水的污染特征、海水与淡水的水质差别等方面论述含海水城市污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