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PSR理论框架构建生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采用惩罚型变权模型将预警指标静态权重进行处理,得到预警指标的动态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生态安全指数,进而确定生态安全的警度等级。对合肥市2005—2017年的生态安全状况进行预警,结果发现:整个研究期内,合肥市的生态安全警度等级除2016年处于Ⅱ级(轻警)外,其余年份均处于Ⅲ级(中警),综合生态安全指数从0.492增加到0.649。  相似文献   

2.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本文在阐述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内蒙古在国家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和建设中取得的进展及效果,对生态服务功能基础进行全面分析总结,剖析了目前和未来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面临的天然生态脆弱、部分生态系统退化、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大等问题,最后从发展方向、关键技术、政策体系、工程布局和监管能力五个角度提出了内蒙古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对策建议,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市乡镇工业污染长期居高不下,农业生态保护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治 理乡镇工业污染和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应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中国湿地的特点、主要类型、开发利用现状以及中国湿地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结构的复杂性、调控的滞后性、系统的脆弱性与敏感性等4个基本特征,指出了开展湿地生态质量预警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了湿地生态质量预警系统所包含的警义、警情、警源、警兆、警度和预测模型等基本内容,并提出了构建中国湿地生态质量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和产业共生理论,应用林业Lotka-Volterra共生模型和算法对我国东北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3个国有林区1993—2014年的林业生态安全动态变化进行测度研究。通过森林生态和林业产业间的共生度指数S(k)的大小、森林生态受力指数SE(k)和林业产业受力指数SI(k)的正负号对内蒙古、黑龙江、吉林3个省区22年来的林业生态安全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三个省区从2000年天然保护林一期工程实施开始,经过几年的红色或橙色等预警交替出现的状态,到了2008年以后基本上都开始出现健康级绿色安全状态。通过这三个省区的动态变化趋势可见,我国实施的天然林保护工程对国有林区林业生态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苏森 《青海环境》2004,14(2):50-52
一年来,全省上下抓环保、管环境、促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在工业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强化环境基础建设、提高环境监管能力、依法落实各项监管措施等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快了全省工业污染防治步伐,解决了一批老污染源问题,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新进展,全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部分城市和地区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7.
关于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以免受工业污染的困扰成为一个严峻的课题。跨界流域污染是水资源保护中比较棘手的问题,采用生态补偿机制来解决此类问题,不失为一个好的尝试。本文从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以及必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前沿 《环境教育》2006,(7):64-66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两年内两次因为工业污染威胁到了黄河.第一次,导致下游城市饮水受到威胁;第二次是为了"保卫黄河",大量污水"被迫"放入附近的农田,很多农民为此失去了耕地和家园,从此在无奈中开始守望.  相似文献   

9.
哈密地区在未来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将如何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日益突出的工业污染以及局部区域环境质量恶化的状况。文章对加快地区生态规划建设,寻求解决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完成"十二五"期间生态建设目标和任务的对策做了阐述。并就加强生态保护监督与管理、生态基础建设和加强农村生态建设与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草原忧喜录     
我曾多次去过内蒙古草原,那里的河流和湖泊、一草一木,无不牵动着我的情感。最近内蒙古的朋友电话告知,黑河水又流到了居延海,碧波荡漾,萎缩的绿洲又开始复苏了。这喜讯使我兴奋不已,激起对草原的回忆和深深的眷恋。但草原的安全一直令我放心不下,因为它不仅是内蒙古各族儿女生存的问题,同时还关系着华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