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市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南京市内秦淮河管理条例》。在作出适当修改后,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驰名中外的内秦淮河,是古城南京的重要标志。河道全长25.26km.汇水面积24.24km~2。但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河道日益狭窄、淤塞,河水自净能力极  相似文献   

2.
南京外秦淮河河岸带原生植被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外秦淮河河岸带原生植被进行了初步调查.外秦淮河河岸带原生植被共有28科、50属、53种,其中漂浮植物4种,占7.55%,沉水植物1种,占1.89%,挺水和湿生植物13种,占24.53%,陆生草本和藤本植物24种,占45.28%,乔木和灌木11种,占20.75%.在概括外秦淮河自然环境和分析原生植被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在进行河岸带植被群落重建时应注重闸下段河岸带植被群落的重建,增加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观赏性植物的种植.另外,植被群落可按河道垂向的常水位以下区域、变化水位区域和洪水位以上区域来构建.  相似文献   

3.
石臼湖引水改善秦淮河水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秦淮河是一条历史名河,由于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外秦淮河的水环境质量也每况愈下.通过对秦淮河调水实验的研究,建立秦淮河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并且根据实测数据.分析引水对外秦淮河水环境的改善程度,同时指出不同引水方案情况下水环境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4.
秦淮河水氮转化及其耗氧系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的目的是模拟南京秦淮河水氮转化过程,从而确定硝化反应起动的DO临界条件以及厌氧与好氧的分界,并为水质模型提供氮转化参数和含氮有机物耗氧系数的数值。 一、实验装置和方法 氮转化实验和氮BOD试验的水样平行  相似文献   

5.
内秦淮河水环境整治方案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雁  冯效毅  田炯 《环境科技》2000,13(3):34-36
通过对内秦淮河水质及排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指出了内秦淮河目前存在的主要水环境问题。在明确内秦淮河各阶段整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各阶段工程整治方案及投资估算。  相似文献   

6.
秦淮河典型河段总氮总磷时空变异特征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2010年6月~2011年5月,对秦淮河典型河段水体总氮(TN)、总磷(TP)的污染状况进行了周年定点观测,采用传统统计学方法初步探讨了秦淮河水体TN、TP污染状况及时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秦淮河TN、TP污染严重,且具有很强的时空变异性.秦淮河传统农业区、集约农业区和城市区TN平均浓度分别为1.80、3.97、9.25 mg·L-1,TP平均浓度分别为0.03、0.11、0.50 mg·L-1,表明秦淮河TN、TP主要来源于城市区和集约农业区,而传统农业区对水体TN、TP贡献较小.秦淮河丰水期和枯水期TN平均浓度分别为1.89、4.58 mg·L-1,TP平均浓度分别为0.11、0.14 mg·L-1,表明秦淮河枯水期较丰水期污染严重.富营养化评价结果显示,秦淮河河段大都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应及时采取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南京营造优良人居环境!南京@徐小怗 !南京@梅益凤  相似文献   

8.
三种植物对南京秦淮河重金属污染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查了南京外秦淮河小行站至汉中门附近7个不同采样点的三种植物-沉水植物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及沿岸植物酸模(Rumex acetosa L)和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共64个样品中Zn、Fe、Mn、Cu、Ti及Al等金属含量.结果表明,调查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外秦淮河的污染状况,采用挺水植物菖蒲和狭叶香蒲进行试验,对外秦淮河的污染水质进行净化;同时进行两种挺水植物在外秦淮河当前水质下的耐淹没性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在深秋季节,虽然菖蒲和狭叶香蒲两种植物已经处于生长周期的最后阶段,但是对外秦淮河污染水质仍然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TP、TN、氨氮等的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对CODMn的去除率偏低。而且通过净化和耐淹试验中两种植物的对比.菖蒲比狭叶香蒲更能适应外秦淮河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0.
外秦淮河生态护坡挺水植物适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外秦淮河的污染状况,采用挺水植物菖蒲和狭叶香蒲进行试验,对外秦淮河的污染水质进行净化;同时进行两种挺水植物在外秦淮河当前水质下的耐淹没性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在深秋季节,虽然菖蒲和狭叶香蒲两种植物已经处于生长周期的最后阶段,但是对外秦淮河污染水质仍然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对TP、TN、氨氮等的去除率能达到80%以上,对CODMn的去除率偏低.而且通过净化和耐淹试验中两种植物的对比,菖蒲比狭叶香蒲更能适应外秦淮河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1.
南京市九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对市政府《关于共同治理内秦淮河第一期工程实施意见》的报告进行了审议,现已通过决议并由市政府贯彻实施。内秦淮河自古驰名中外,沿河两岸,人口稠密,商业繁华。但是,由于长期缺乏治理,河道日益狭窄淤塞,平时缺乏水源,自净能力极差,汛期暴雨淹水,水质污染严重,影响市民健康及市容观瞻。据资料,排入河道的最大日污水总量为24.7万吨,其中一半以上为生活污水。河水内除含有少量有毒害物质外,主要是有机物。如溶解氧有80%的点等于零;BOD_5平均值约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秦淮河是贯穿南京市的主要河流。根据其本身的地理位置,可分为东、南、中、北及城东5段。全长25公里。集水面积约24平方公里,占城市面积38%。由于秦淮河缺乏天然源流,造成水量不足。大量的成份复杂、污染严重的生活污水及未经处理的各种工业废水,成了  相似文献   

13.
各地信息     
南京内秦淮河南段整治工程最近竣工南京内秦淮河清淤护坡工程已于1989年9月5日验收合格。从而使镇淮桥至上浮桥全长3700米的内秦淮河南段整治工程全面竣工。历史上,内秦淮河素负盛名。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流域人口的增加,河道污染淤塞的状况日趋恶化,70%  相似文献   

14.
人居金陵——南京市创建绿色人居环境社区侧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朝古都南京,是一座集古代文明与现代活力于一体的城市,现代文明的洗礼使得这座城市正展现着极其诱人的风韵。古老的明城墙、巍巍的紫金山、秀丽的秦淮河、浩淼的扬子江……这一切都令人浮想联翩、魂牵梦绕。随处可见的棵棵参天古柏、朵朵各色鲜花、簇蔟绿草青苗又不由得令人驻足停步、徜徉流连。南京的古老、南京的现代,南京的绿、南京的柔,南京的气度、南京的伟岸……都是南京固有的美。随着南京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人口进入南京。这个发展的过程,使得南京一方面容纳了极大量的经济活动;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市民投诉 现场处理!南京@徐小怗  相似文献   

16.
2011年5月上旬,南京秦淮河部分河段出现大量死鱼,原本灯光浆影的秦淮河变成了死鱼之河,鱼臭味弥漫半个南京城.南京市政府12日向媒体通报,因秦淮河部分河段水体遭受污染,短时间内急剧缺氧,导致鱼儿浮头并成群死亡.  相似文献   

17.
明晰区域水污染现状及污染物与污染源之间的关系是实施水环境精细化管理和区域水污染治理对策的前提.水质标识指数法(WQI)和聚类分析(CA)被用于研究2015~2019年秦淮河流域29个监测站点的11个水质参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PMF模型和SIAR同位素源解析模型解析秦淮河流域的污染物来源及贡献率.结果表明,秦淮河流域河道水体总体为中度污染,TN浓度超标是流域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2015~2019年WQI值呈现下降的趋势;空间聚类和PMF分析结果显示:①高污染区位于秦淮河下游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城区、溧水主城和江宁大学城内的河道及牛首山河,污染源主要为生活污水、商服业污水(28.88%)及工业废水排放(27.43%);②中污染区位于秦淮河下游的江宁开发区和秣陵街道及中上游的禄口街道内河道,主要污染源为城乡生活废水和商服污水(31.62%)、工业废水(27.25%)和内源污染(24.76%);③低污染区位于秦淮河流域湖熟街道内河道及二、三干河,主要污染源为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28.79%)及农业非点源污染(24.3%);云台山河子流域内NO3--N是氮污染物在子流域受纳水体中的主要存在形式,SIAR溯源结果显示云台山河子流域的NO3--N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61%)和土壤有机氮(34%).本研究结果可为秦淮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应用模糊概率对秦淮河19个污染因子进行单项评价,从中得出主要污染的因子是DO,BOD_5,NH_3-N和COD,并得出各因子对各河段影响的程度,反映了各河段造成污染的特征。由于秦淮河各河段均属严重污染级,所以采用模糊相似优先比进行综合评价,了解各河段污染情况的差异,得出了各河段污染严重程度的次序。  相似文献   

19.
秦淮河干流沉积物磷形态沿程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分析了秦淮河干流14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磷形态沿程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秦淮河干流由上游至南京市区段,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河流沉积物总磷和各种形态磷沿程增加的趋势十分明显.Ca-P和Fe-P平均含量分别占TP的26.8%和25.7%,是主要的磷形态.易吸附态磷(L-P)在TP中的比例最低,但在城区由于TP的高度富集,其含量均超过15 mg·kg-1.沉积物中的总磷含量在城区河段显著增加,但只有很少部分转化为稳定形态的磷,人口密集区生活污水等各种来源排放的磷仍然深刻影响着城市河流的水环境质量.随城市化程度的提高,秦淮河中下游沉积物样品中钙富集的趋势明显,与之相对应的是沉积物Ca-P含量均超过200 mg·kg-1,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成因上的联系.钙的富集提高了沉积物的固磷能力,将上覆水体中的磷转化为钙结合态磷.城区河流沉积物中钙含量的升高,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磷的迁移转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沐  任增谊  张曼  赵琼  尹洪斌 《环境科学》2023,44(7):3945-3956
外秦淮河是南京市一条重要的城市景观行洪河道,多年来受工业及生活污水影响,内源污染严重.为充分了解外秦淮河底泥污染特征,为疏浚提供决策依据,对河道上、中和下游典型断面底泥界面微环境以及营养物含量进行调查,采用有机指数法和污染指数法对底泥污染状况进行评估,同时根据污染物垂向分布特征模拟清淤对底泥内源释放削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上中下游底泥界面以上DO均值分别为4.62、 3.25和3.41mg·L-1,且分别在4.4、 3.5和5.5 mm处消耗殆尽,是典型的城市河道污染特征体现.调查河段表层底泥的ω(TN)、ω(TP)和ω(OM)均值分别为1 734mg·kg-1、 1 337 mg·kg-1和4.82%,底泥TN和OM的有机污染指数均值为0.48,处于尚清洁水平,TP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值为3.18,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模拟30 cm清淤深度结果表明,底泥SRP和Fe2+的释放速率较清淤前分别削减42%~82%和88%~96%,而NH+4-N的释放速率却较清淤前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