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强 《环境》2009,(11):90-92
在英国,小学生们越来越关心环保事业,他们不仅将从课堂上、书本中学到环保知识和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开始学会用实际行动教育父母。这种“反向社会化”的环保教育方式正发挥重要作用,但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作用有限,且容易让孩子承担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
全面培养小学生素质,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呼吁,也是对孩子们的未来全面负责。体育这门学科,它能够在锻炼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未来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正>在新课程改革之后,素质教育这一新词已经取代了以应试考试教育为目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仅是要教学生"学会"并且要教会学生自己主动"会学"、"善学"。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摒弃传统以往的教育理念,对小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活跃小学生的思维活动能力,开发和挖掘小学生内在的潜能和智慧,促进小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生数学教育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4.
同伴交往对于儿童养成健全人格,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学会互相关爱、互相帮助的习惯有着重要影响,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大同市城区小学生进行了社交焦虑感和孤寂感的调查,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同伴交往的关心以及不同性别在同伴关系中的区别表现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小学生的人际关系状况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日,《中国环境报》报道德国一位小学生,在他的环保日记上记录了他一周的环保活动,即:他为濒临灭绝的灰鹤捐款1马克;他为自己忘了关灯和乱撕纸感到惭愧;他纠正了母亲用洗衣机费电和父母驾驶车浪费汽油的行为;他得到哥哥开赛车会排放有毒废气,想出了用每年额外栽20棵树的办法弥补;他不顾臭味将垃圾分类后才丢入垃圾箱……从上述不难看出,这位德国小学生注重从自己做起,从自己家里做起,从日常生活中点滴小事做起的务实环保行动,不难看出他可贵的环保意识和生活习惯。这也是德国的环境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真实写照。由此笔者不禁联想到我们身边的…  相似文献   

6.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艺术教育的目标是使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要达到这一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享受资源由于幼儿喜欢色彩鲜艳、造型新颖、声音优美的东西,所以,电视广播、音像等就成为绝妙的感受综合艺术美的媒介。观看电视等已成为现代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享受之物。那么,教师何不利用电视等的声、光、色彩、造型等来对幼儿进行综合的艺术熏陶呢?例如:每次播放动画片的片头曲和片尾曲时,教师带着孩子随音乐节拍自由舞蹈,也可以让孩子即兴发挥,教师在一旁跟着学,这样孩子的表现欲得到满足,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当然,幼儿还处于视觉器官的发育期,教师还应注意控制幼儿观看电视的时间。  相似文献   

7.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正>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这本书可以说,我是一口气读完的。李希贵老师流畅的文笔,笔下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引人人胜,让人舍不得掩上。素质教育在十年前喊过了,减负减压也是过去式了,觉得我们好象又回到了应试的战场,我们的教育太缺乏真正的自由呼吸。读了这本书,不禁感触颇多:原来,教育也可以这样,这样让老师充满活力和干劲,这样让孩子自由快乐而向上!李老师真不愧是一个教育大家,其种种思想、作为令我等由衷佩服。1.善于阅读,在书海中厚实。从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帕甫雷什中学》《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育人三部曲》到玛丽?凯的《掌握人性的管理》,从《人民文学》到松下幸之助的《经营人生的智慧》、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拿破仑的《成功的策略》,李老师可畏博览群书。正是阅读,使他有了一笔丰  相似文献   

9.
于海宽 《山东环境》2001,(4):49-49,47
小学教育是各种教育的基础 ,小学生正处于思想意识的雏形时期 ,这就要求必须将教育渗透于小学各学科中 ,以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深感责任之重大。《社会》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 ,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世界 ,认识社会 ,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首当其冲地成了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点学科。小学六册的《社会》教材 ,囊括了自然科学、地理、历史等多科知识 ,作为进行环境教育的基地是最合适不过了。为了适应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需要 ,其设置了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只有…  相似文献   

10.
幼儿时期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至关重要。作为家长,首先要相信自己的孩子拥有创造力,转变传统教育观念,运用适当的方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引导孩子独立思考,自由提问,尝试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注意对孩子的创造性行为作出积极评价。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体现自身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提升自身素质这四个方面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索,以期对小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音乐创新能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本文中,笔者主要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体现自身意义、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要提升自身素质这四个方面对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进行了探索,以期对小学生音乐创新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正>同事们经常评价现在的学生缺乏亲情,没有爱心,自私冷漠;家长们时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差。的确,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普遍个性强、动手能力差,智商高而情商低。视障学生更因视力缺陷而产生"特惠"心理,家长或溺爱娇惯或置之不理,也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程度。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育人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实施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之间具有内在的渗透性和协调性。积极的情感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究情感教育的实施路径,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而且可以在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推动和促进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和提升。笔者深入探究当前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路径,旨在有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学习和情感教育的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教学要规范小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对小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良好的口语交流情境,注重训练方法,在生活化的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美国教育家爱雷·马洛尼提出:"培养孩子的要诀之一,就是及早让他们自立。"过分的保护只会妨碍孩子从生活中通过自身实践去获得有效经验教训,从而影响其尽快成长。要想自立必须自理。如何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引起家长的重视。有些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健康、如何开发孩子的智力、如何让孩子更加聪明,但是提到让孩子学会自理,家长就不爱听了,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的什么都不用管。在我们幼儿园,部分家长对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比较忽视,认为孩子小,很多事情都替孩子干了,这是家长的一个误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从小做起,逐步培养。在美国,规定一岁多的婴儿  相似文献   

17.
关注生命,唤醒和培养学生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与人文关怀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能培养学生健康、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语文人文性的有效体现,更是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强烈召唤。作为护校的一名语文教师,笔者认为生命教育的渗透要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靠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染学生,靠语言文字的动力推动学生,靠语言文字的能力促进学生,有效地渗透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18.
环境教育是贯彻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的基础工程,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我国对环境科学类人才的需求现状和当前的社会经济特点,从用人单位的角度,通过专业技能素质再学习再教育、思想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方面的论述,对高素质、社会型环境科学类人才的培养、成长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何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不断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有效途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格教育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教育基金会致力于四大领域的工作:人格教育、纯洁教育、婚姻家庭教育以及和平理想教育。我们把环境保护视为人格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事实上,关心环境不仅是人格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是人格教育的一个宝贵载体。学习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能给良好人格的培养带来许多益处。另一方面,从优美的人类环境学会珍视自己和他人的人,更可能从整体上爱护地球和自然。  相似文献   

20.
<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普及法律知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等责任。环保意识的培养也要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环保知识的传授。为此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环境保护意识培养的策略进行探究有着重要意义。《环境保护概论》一书充分结合了国内外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