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噪声对环境的污柴危害已成为国际公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文将对美国、苏联、日本、法国和英国的噪声污柴与防治作一介绍,以供参考。美国在美国已有8000万人受到噪声的严重干扰;4000万人面临听力受损的威胁;2000—  相似文献   

2.
1铁岭市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现状近年来,随着铁岭市城市规模的不断发展,新城区的建设和老城区的改造,给城市环境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城市区域内产生的建筑施工噪声对四周敏感区的污染,已成为目前市民就环境问题投诉的热点之一。根据铁岭市环保局信访办资料,1999年因建筑噪声污染而上访案件为94起,占上访总案件的70%;2000年因建筑噪声污染而上访的案件为102起,占上访总案件的84%。加强城市建筑施工噪声管理,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对策,给居民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城市建筑噪声主要来…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道路交通噪声现状及改善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市城市经济、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噪声已经严重地干扰了人们的生活,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成为污染环境的公害之一。在我市各类环境噪声中以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最为严重,历年来的城市高噪声声源总体上均以交通噪声为主,民有汽车从1990年的39898辆迅速上升至2001年的495798辆,其增长势头至今未见衰竭,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综合整治工作已显得异常的重要和艰巨。根据十几年来重庆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资料,对重庆市道路交通噪声状况、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分析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原因,提出了改善声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由于工业、交通运输和城市发展的无政府状态,噪声污染已严重威胁城市生活环境,危害人民群众的健康。目前噪声的危害已被列为城市三大公害之一。它的危害程度仅次于废水、废气。危害面比任何公害都广。美国有八千万人受到噪声的危害。英国伦敦、利物浦等大城市有四分之三的居民受到城市噪声的严重干扰。日本大城市每天二十四小时中只有半个小时噪声不超过标准。法国有百分之九十的人受到噪声的有害影响。西德有百分之二十的工人处在危险的噪声之中。就是比较安静的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也有百分之七十的市民受到噪声的干扰。目前,噪声仍在继续增长,估计在未来的十年内环境噪声的响度将增加一倍。  相似文献   

5.
王毅 《环境工程》1992,10(1):37-40
<正>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城市噪声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其中对人干扰最大,影响最广且最难解决的则是交通噪声。本文结合噪声监测综合分析工作仅就北京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十年变化情况及未来发展与控制谈一些粗浅看  相似文献   

6.
噪声污染现状经过多年努力,德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其工作水平居欧盟国家前列。从70年代起,德国的交通噪声污染逐渐代替工业噪声,列噪声影响的首位(而其中公路噪声及飞机噪声列前两位)。从70年代到80年代,人们关于公路交通的概念,也由关心汽车为重点(利于汽车交通),转变为利于行人(在市内行人为重点考虑对象),每个城市都有步行街。目前在德国,约70%的居民认为受到了公路交通噪声的侵害,而约一半的居民受到了飞机噪声的干扰。而且生活噪声影响越来越严重,割草机、电视机和收音机、小酒馆及迪斯科舞…  相似文献   

7.
对开封市城区夏季噪声进行了监测,发现开封城区区域噪声污染严重,昼间57%的区域处在“重度污染”,夜间较昼间好,交通道路噪声所有监测路段均超标,尤其在交通主干道上污染严重,昼间有40个测点超标10dB以上。在开封城区噪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G1S软件Mapinfo6.0绘制出开封市城区夏季噪声评价图,结果表明:开封市城区区域噪声污染南部比北部严重,交通噪声分布有城区向城市边缘逐渐恶化的趋势,且交通噪声与区域噪声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主要是由于城市规划不合理、城市道路过窄、路况不好以及城市交通管理落后等原因造成的。最后提出了开封噪声污染防治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环境厅1983年7月29日向内阁会议报告的《公害纠纷白皮书》所证实,日本的典型公害事件已由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转向噪声污染。根据1981年的统计,噪声污染事件为21095起,占整个公害  相似文献   

9.
孙宇 《环境保护》2016,(23):53-56
在司法实践中,噪声污染侵害案件的请求权基础有物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还有侵权请求权,无论是当事人还是法官对于请求权基础的选择都有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对一起噪声污染案件的请求权的性质和请求权基础的分析,指出在我国现行民事法律体系中,当事人应根据受到损害的权益的性质、权益受损的程度提出恰当的权利主张、选择合适的法律规范依据解决噪声侵害纠纷。  相似文献   

10.
如何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伟 《世界环境》2009,(2):30-31
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故及其造成的社会危害曾经是发达国家极为关注的焦点。1950—1960年的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发生甲基汞污染事件(“水俣病”公害事件)造成439人死亡,1044人健康受损。1977年,美国Love运河发生有毒废物排放事件,当地居民不得不全体搬迁。1986年,莱茵河沿岸化工厂排放的30余种有机物流入河流导致水污染,造成大量水生生物死亡,波及两岸4个国家数百万人的生活和生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发展,噪声污染的治理,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一、我厂噪声普查概况我厂投产两三年后,对部分高噪声岗位的操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调查的293人之中,轻度耳聋的有112人,占38%;耳鸣的有118人,占40%;失眠的人数居80%;可见,噪声对职工健康的影响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2.
德国环境破坏所造成的损失远超过治理费用,据1986年环境部调查仅大气、水质、土壤、污染和噪声4部门损失的费用每年达1035亿马克,其中大气污染占一半, 其次是噪声。为此各类防止环境污染的法规纷纷出笼,促使环保产业急增。每年增长率超过10%。 1990年,政府及民间企业支出的防治公害费用已达350亿马克,相当于该国GNP的1.6%。仅次于日美,占世界投资额第3位。目前,环保产业仍以每年6%~10%在增长,现有企业数已达4000家,从业人员44万。最近由于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废弃物处理法制的加强,预计环保产业销售额将上升至每年900亿马克,2000年从业人数将超过现在的1倍,预测约达100万人。尤其在原东德部分,环保产业的增长将更快。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四大污染之一的噪声污染越来越不能被忽视.作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志之一的空调所产生的噪声,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长期受到噪声刺激,将导致听力损失,甚至引起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方面的疾病.噪声污染不仅危害人们的健康,还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通过对引起空调电机噪声的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在电磁、机械和空气动力方面对设计和制造过程中能够降低电机噪声的方法,并简单介绍了噪声分析和隔消音的方法以降低噪声污染.  相似文献   

14.
潞安矿区环境噪声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工业生产、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噪声污染已成为污染面最大的公害之一。噪声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各级环保部门和企业的重视。作为煤炭企业,煤矿矿区噪声声源高,影响面大,直接影响职工的生产、生活、学习环境,不仅使他们的身心受到危害,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搞好矿区的噪声治理,是煤炭企业环保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噪声控制的新技术噪声简单的讲,就是使人们烦燥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噪声是一种影响面很广危害很大的环境污染,它已被列为国际公害。有些国家把噪声列为公害之首。有人认为,噪声是一种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它严重地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睡眠和休息。使听力受到损害,还能引起神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六十年代经济的高度增长,日本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要求防止公害的社会呼声也随之高涨。自七十年代以来,防止公害的事业有了迅速发展,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的状况有所改善。以公共水域的水质为例,1970年测得影响人体健康的各项环境标准的不合格率为1.4%,而1982年下降到0.03%,BOD的合格率已达整个水域的67.5%(其中,海域的合格率81.3%,河流65.3%,湖泊41.7%)。  相似文献   

17.
据日本总理府对1992年公害投诉的统计,公害投诉总件数76713件,比上年度增加3.3%。其中传统公害46650件,减少5.5%;而新的公害如废弃物、日照、电磁波污染等投诉36300件,增加20.6%。总体呈上升趋势;公害投诉中仍以噪声最多,共16830件,但比上年减少8%;尤其卡拉OK投诉减少10%以上。其次恶臭15060件,减少8%;大气污染9489起,减少0.1%;但  相似文献   

18.
目前,噪声污染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研究者们已经将噪声污染源的查找和噪声污染的防治作为了噪声污染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在探讨噪声的危害、建筑施工噪声污染的特点及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对导致噪声污染的相关性原因进行综合剖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对策,以此来促进建筑施工环境的改善,削弱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对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干扰,保证建筑施工的文明和科学,实现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环境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因噪声污染而引起的纠纷直线上升。鉴于此,1989年9月1日国务院第四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该条例已于1989年12月1日起施行,使我国噪声环境的管理走上了法制轨  相似文献   

20.
徐州市是一座资源型城市,环境违法行为举报的上升趋势和构成特点有一定的代表性。据统计,2003年-2007年,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件数平均每年上升20%,其中噪声和废气污染举报分别占40%和35%,这两类举报80%集中于市区。废水污染举报占15%,85%集中于农村地区。在分析了上升、构成特点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大环保部门的执法力度、建立监督机制和环境绩效考核体系、强化个案查处等手段,逐步完善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