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1 毫秒
1.
赵永新 《环境教育》2010,(11):28-31
"我们和其他动物同是自然之子。麻雀打光了,虫害就增加了。拼命洒杀虫剂,结果是每个人的肚子里都有农药的残留。我这么大年纪了,无所谓了,但那么多青年人、那么多祖国的花朵该怎么办?"这就是梁从诫先生所担心的。如今,自然之子驾鹤西归。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毕业生,2011年毕业后就投入到公益环境保护的行业中,目前已有近5年的时间。在这个叫芜湖生态中心的机构里关注着安徽南部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关注着垃圾管理体系的环境工作。我们每一个全职工作人员都是安徽人,都热爱着自然,爱着春夏秋冬,爱着身边的河流、植物、飞鸟……我们期待生活环境越来越美好,于是投入全身心的精力为环境保护而努力,有大量的志愿者和我们并肩工作,我相信这是个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工作,需要每一个公众与市民的参与。  相似文献   

3.
很想有一个深深的院落,在这个院子里,种上一地花,一地植物,无论是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花开满院子。无论哪个季节,只要有鲜花和绿叶陪伴,有它们的茂盛开放,心底总会充满温馨和感激。特别是炎热的夏季,风扇、空调无法抚慰燥热的心,只有那翠绿的树、盛开的花朵能给人带来沁人肺腑的清凉。若还有一丝风吹过指头,带着绿叶的清香,诱人的花香,仿如带来了琼脂玉液,令人一下子神清气爽。有庭院当然最好,即使没有,我们也可以在高空,在阳光可以照射进来的地方自己辟出一角“庭院”来——就为了那一道绿荫,为了枝繁叶茂时的微笑。种花,需要的不只是一个…  相似文献   

4.
如果把"敬畏大自然"理解为尊重 自然、顺应自然,无疑是一种正确的态 度,我完全赞成。但如果将"敬畏大自 然"与以往一些人出于蒙昧的自然崇拜 混为一谈,因此就认为人类在自然面前 应该一味顺从、无所作为,那就走到了 另一个极端,不仅非人类之福,就是持 这种观念者也难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5.
<正>前几年曾读到过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一篇短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文章说的是作者在德国留学时,看到德国人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但他们养花不像中国人那样养在屋子里,而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由于家家户户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所以走到每条街上,就如同  相似文献   

6.
如何购花,关键是一个“看”字。一看花朵的开放度:大多数的花开至3~4成为佳,过小开不出,过大花期没几天。二看花朵的色彩:颜色鲜艳亮丽为好,暗淡无光为次。三看茎上的叶:损伤小,精神饱满,水分充足为佳;被损  相似文献   

7.
太阳园     
当你一走入我们的校门,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太阳园。它是我们学校最美的一个景点,走进了我们的学校就像走进公园。太阳园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园,四周用红白相间的瓷砖装点得很美丽,很分明。太阳园里面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松树被师生们修剪成动物形状,有的像龙,有的像松鼠,有的像长颈鹿,还有的像和平鸽……小朋友经常给花草树木浇水、施肥。花长得特别好,每当春天到来时,风轻轻地吹,姹紫嫣红的花朵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  相似文献   

8.
逸柳仁心     
<正>每个人的喜好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陶渊明爱菊、王羲之爱鹅、周敦颐爱莲……而我却对一种植物有着独特的钟爱,那便是柳。谈起柳,我有抒不完的情。早春之时,我们还没有欣赏到朱自清笔下那细如牛毛,韩愈笔下那润如酥的春雨时,另一种植物已在潜滋暗长,那便是柳。当微风亲吻着大地,许多植物才苏醒时,柳枝已挂上了许多毛茸茸的柳絮。这时你站在柳树下一定会  相似文献   

9.
跳舞鱼     
我从春天斑斓的花园里偷取了 灿烂的花朵瓣儿用绚丽的色彩 制作一件谈我也迷你的舞衣因为我爱在 湛蓝的海水里轻盈地跳舞自由地游泳为的是等待一个能够伴了我优哉游哉畅游四海的侣伴可不曾想啊 可恶的人类捉了我圈在透明的容器我遭了罪 起因就是我五彩的舞衣  相似文献   

10.
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儿童进行环境教育——三年级?一年级?还是幼儿园?答案是:更早。实际上,在人生命的最初几年,环境教育就应该以体验的方式进行。这些体验对于塑造孩子将来对自然的态度、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儿童是通过在自然中玩耍去了解环境的,教育者  相似文献   

11.
正立夏时节,植物们纷纷摘掉形形色色的"花饰",统一穿上了绿衫。然而,在我国南方一些亚热带省份,一种外来植物依然顶着一簇簇多彩花瓣吸引人的眼球。它有一个非常拟人化的名字——马缨丹。被誉为拥有"天使面孔"的马缨丹,花朵美艳绝伦,但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眼里,它是全球生态公敌,位列全球百大入侵物种之一,是我国第二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的一员。美丽的小花到底拥有怎样霸道的生存力和侵略性呢?  相似文献   

12.
读书是学习,读树也是学习,是一种在户外感受自然、师法自然的学习,若能读出树的沧桑,听懂树的倾诉,那你的爱便是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   在北京麋鹿苑的户外生态教育活动中,有一个由二人进行的“读树”游戏,十分引人入胜。蒙面者在同伴的带领下,来到某棵大树前,通过用手触摸、用耳聆听、用心阅读,引发你对树木的亲和力,提高你对自然的感受力。做完游戏,你一定颇有感慨,那就请你一吐为快,与大家共享吧。   最近,美国自然教育家柯内尔来京教授了许多游戏,其中有一个叫“我的树”,是以人扮树,通过角色的转换,体验树的…  相似文献   

13.
一位有识之士写过这样一段文字:“一个人,要心胸坦荡,光明磊落,爱憎分明,不负(?)华,不负他人。只要真正地爱过,也真正地恨过的人,就是一个大写的人。人在活人面前,往往失去自己的存在,人,只有在死者面前才真正相信自己活着。”显然,其意是针对社会上有那么一种人,面对假、恶、丑,不痛心,不愤恨,遇有真、善、美,不去爱,不赞美,仿佛心肝脾肺全坏死,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实在不能称其是一个活着的人,起码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大凡熟悉(?)任过旗、盟团委书记、  相似文献   

14.
一个满怀理想的人是可贵的,而一个执着于实践理想并且对这份人类的事业爱得这样深切的人更为难能可贵,本期“纪实故事”将以此纪念——这样一位勤奋、敏锐的年轻的人类学——萧亮中。同时,也在此感谢支持本栏目的“自然之友”的朋友们及萧亮中生前的同事和好友!  相似文献   

15.
李军 《环境教育》2013,(3):47-52
有人说:一辈子坚持只做一件事的人,一定会成功,并且会成为一个佼佼者。他确实是一个佼佼者。因为他是公认的武汉市环境教育带头人和环保NGO的领军人物。20世纪80年代,当很多人还不知道环保为何物时,他却一脚跨进了这一行,而且一干就是20多年,孜孜不倦,从未间断。别人说他是"环卫工",朋友说他是"环保发烧友",在记者眼里,他就是一个快乐的环保人。他,就是被很多人亲切地称为徐老师的徐大鹏,一个从心灵上与自然交朋友的环境教育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何为珍稀,如何保护?植物有珍稀植物,动物有珍稀动物,文物有珍稀文物,人物也有珍稀人物。珍稀的植物、动物、文物,都要靠人来保护;保护不好,就是"濒危"。对于植物、动物、文物是否珍稀,通常不难辨别认定,而对于"人物"珍稀与否,却往往看走眼,这问题就出在"人"身上。在山东青岛,植物学者跋山涉水发现记录了  相似文献   

17.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使人赏心悦目:鸟类、花类、树木,给人绚丽多彩的景色。所有的这些,都是大自然赐予我们人类最大的恩赐。可现在人类却大量砍伐树木,土壤就因为森林植物被的消失使土地变得更脆弱,无法长期抵御风雨的剥蚀。小花小草被狂风吹得无法停止身子,空气中,弥漫着黄沙和  相似文献   

18.
徐刚 《绿叶》2019,(Z1)
正姿态就是风情。兰花正是为了传粉而做出的适应性变化,使兰花姿态独具风情万种。不过尚有8000种兰花并不分泌花蜜,它们借助拟态或别的本领吸引昆虫传粉,或许这是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弄假成真的生命颂歌。如眉兰与锤兰,不仅在外形上模拟传粉昆虫的雌性配偶,而且能散发出类似的性信息素,使雄虫纷至沓来与其交配,达到异花授粉之目的。有植物学家对我说:"这是美妙的勾引。"当一亿多年前地球上有了森林然后又有了有花植物,人类方始出现,人  相似文献   

19.
走进郑州市民罗长红的家,一进门映入眼帘的便是一片窗明几净,室内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几株绿色盆栽植物正在撒满阳光的房间里懒洋洋的舒枝展叶。其中,最吸引人们的莫过于无处不在的花朵装饰:茶几上摆放着精美的插花,沙发旁的铁艺花篮中牡丹和杜鹃在怒放,房门的把手上缠绕着五彩缤纷的花带,就连经过室内的暖气管道也被女主人装饰上了绿色的藤萝花。令人称奇的是,这些精致的花朵装饰并非鲜花或市场上出售的塑料绢花,  相似文献   

20.
《绿叶》2020,(4)
正很多人都有个感觉,大米饭没有过去香了。大米饭不香的另一种描述是,没有饭味儿。所谓饭味儿,就是自然的米香。四十岁以上的人,常常怀念过去的大米饭。而有些"90后""00后"可能从来就没有尝到过那样香喷喷的大米饭。曾经的大米饭,有多香啊?我国大多数省份都产大米,产大米的地方就有知名好米。好米做出的饭,有很多讲究,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字,香。特别是东北大米饭,那叫一个香。不用什么菜,只要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