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昊海 《绿叶》2010,(3):87-92
现在中国能够养活自己,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考虑到这是将化肥、农药的技术手段用到极致才取得的.未来能否持续难以乐观。有人认为.转基因技术是绿色农业的第二次革命.中国应对粮食安全应把宝押在转基因上。但是我们对人体、对生物的了解还非常粗浅,对转基因的研发和运用还都非常粗糙,因此.商业化、产业化要非常谨慎。转基因可能有它的潜力.但我们对农业科技的理解不应局限于此,比如农业生态学.害虫综合治理,标记辅助选择配合常规育种等潜力也很大。农业要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方面科技的整体配合。  相似文献   

2.
朱祯 《绿叶》2010,(3):81-83
从生态学、土地整理等角度加大投入,的确能提高粮食产量,但根本上解决粮食问题还得通过转基因技术。如果我国能顺利推进转基因技术产业化.那我们技术上自主创新的进程将会加速。相反,如果我们只做研发,没有产业化,那我们所有的市场份额都将被别人占领.甚至连转基因的育种权也会被某些跨国公司垄断——转基因棉花、转基因大豆在我国的不同命运给出了一正一反的好例子。因此.我们所面对的不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以多大的速度加快发展转基因技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网络版摘要     
对景宁县发展现代效益农业的途径思考 李永青,杜一新,雷沈英(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农业局,浙江景宁323500) 根据生态学、系统方法论原理,分析了景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区位优势及资源赋予,对发展现代效益农业进行一些思考,提出不成熟的看法,试以对优化产业结构、资源合理配置、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目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4.
薛达元 《绿叶》2010,(3):84-86
短期内研制出增产的转基因水稻还很困难。目前.增产的主要因素还是传统育种技术.养活13亿中国人的是杂交水稻和其他依靠传统育种技术培育的品种,而不是转基因。但现在农业科技研究方面的大部分经费都投到转基因研究方面去了,这样做.风险很大。传统育种技术的路可能被堵死.最终影响的是我们每个人。13亿人口的大国,特别在农业技术上应该均衡发展.而不是孤注一掷,否则,万一转基因这条路走不通,我们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安全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生态农业生产技术,已成为国际农业领域研究和关注的热点;发展高效生态(有机)农业,以新的强度和效能为长三角和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作贡献,是上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是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荷兰生态(有机)农业发展提供了以下成功经验:以生态学原理指导农业生产,实现生产生态共荣;在农产品生产中应用HACCP理论,加强农业生产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通过制定良好农业技术规范(Eurep-GAP),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上海发展高效生态(有机)农业的对策建议:加强政策扶持,深化有机农业理论和技术研究,建立和规范与国际接轨的认证体系,以生态学的原理和原则指导农业生产和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机农业在国际上的定义有很多,在国内的定义主要表述为:在动植物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以及基因工程及其产物,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方式。  相似文献   

7.
陈玉成 《四川环境》1991,10(3):55-63
本文运用生态学原理,分析了污灌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指出了污灌在农业生态系统中既起着水源和肥源,又起着污染源的三重作用。同时,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污灌对我国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提出了污灌条件下建立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途径,即(1)尽量控制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进入农业生态系统;(2)减少污染物质在农田生态系统的累积;(3)改变污染物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迁移途径。  相似文献   

8.
吴孔明 《绿叶》2010,(3):73-80
转基因只是一种技术.回答转基因产品是否安全,首先要明确转的是什么基因。现在水稻转的BT基因,作为生物农药已经安全使用近70年了,它的杀虫机理很清楚,它产生的晶体蛋白只能和鳞翅目几种害虫中肠受体蛋白特异性结合,而与人体肠道上的组织不会发生作用。现在农业上病虫害的种类越来越多,发生范围越来越大.仅靠原来化学农药为主的技术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利用转基因技术可能是我们必须要走的路子。国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我们没有太多时间去等,也没有太多的选择。走得越早.走得越快.对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对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就越主动。  相似文献   

9.
对于农业景观规划的研究,不同的专业背景下研究的尺度范围也大相径庭,产生的概念和理解也各不相同。不同的学者分别从景观生态学、城市园林旅游规划及农田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做出了不同的阐述。在此,本文针对“农业景观”的定义进行重新的思考与探讨,希望可以综合各科的研究,形成一种集园林美学及生态农业性质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景观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10.
徐靖 《环境教育》2007,(4):22-2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门新兴的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农业生产等各种生产活动中。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生物体中,使其生物性态或机能发生部分改变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农业环境影响及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晓兰 《四川环境》2009,28(3):114-119
四川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四川省的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两方面。针对四川省农业的特点,本文提出四川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旨在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本文从目前黄河三角洲地区实际土地开发整理的情况分析,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力,进一步呼吁对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目标加强重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土地开发整理生态绩效的评价体系和方法,以利于土地经济和土地生态的均衡发展。从生态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出了比较全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学是一门集地质、地理、气候、生态、环境、农业等诸多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它以地质学为基础,主要开展对土壤、水、大、气候、地理、地质环境和农作物的调查研究,建立土地资源科学评价体系和农作物生态地质环境模式,为政府科学规划、布局、管理土地资源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展望21世纪,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给新疆大农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我国加入WTO又面临挑战,机遇和困难并存,地学和农学结合势在必然。开展新疆大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特别是新疆名优特农产品种植区生态地质调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从生态环境角度论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钟业喜  刘影 《四川环境》2003,22(1):46-48,54
鄱阳湖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大农业的优越条件。本文通过对湖区农业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分析,指出湖区农业的非良性循环特性,提出防洪、抗旱、治涝、血吸虫病治理等对策措施,为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环境保护发展战略研究是一个大课题,是关系农业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它的研究水平的高低将对农业环境保护事业的兴衰与发展速度产生重大影响。一、我国农业环境保护发展战略问题的概念农业环境保护发展战略是对农业环境保护的总体谋划,其核心首先是找出问题,确定农业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要确定农业环境保护战略目标,就  相似文献   

16.
前言干旱区绿洲大农业生态系统是在原有的自然绿洲及荒漠戈壁上,经过人类开垦和长期的灌溉耕作形成的。绿洲农业在我国已有二、三千年以上的历史,随着历史上经济的发展,已逐步建立了较完整的、自给自足的、较为封闭的绿洲农业生态系统。在历史上,这种生态系统对繁荣丝绸之路的经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工业发达的现代,由于外界能量的加人,绿洲农业又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但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本文在对绿洲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加以探讨基础上,试对草地农业,也即农区畜牧业在该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加以讨论。l绿洲大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人力、物质两大资本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差异,采用我国31个省份2001—201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对两大资本的产出弹性。结果表明:人力、物质两大资本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作用更大。在差异性方面,东部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地区受物质资本影响显著;中部地区、农业经济高水平的地区两大资本对农业经济均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人力资本作用更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低水平的地区两大资本对农业经济作用不显著,农业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驱动向人力资本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我国农业景观的科学内涵进行界定,对农业景观特征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针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需要和我国农业景观特征,提出了一种乡村尺度的农业景观规划方法体系,从农业生产景观、农业服务设施景观、农村聚落景观和农业生态景观等分别进行统筹规划和总体布局.  相似文献   

19.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业不是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产业,其结果只能是社会效益可观、经济效益甚微甚至倒贴,吃苦的是农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为农业走向市场带来了希望,首要的是确立市场经济观念。丘陵地区大搞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是使农业走向市场的重要途径,综合开发上了水平,实现“三高”农业就大有希望。搞农业综合开发的途径很多,但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先导、经济效益为中心,大搞农业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是提高农业综合开发整体水平、实现“三高”农业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确保现有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成了比较现实的选择。随着现代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安全,必须在加强法制建设、普及环境教育、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加大力度,从而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