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贤贵 《绿叶》2010,(11):73-79
随着西方环境污染的出现和加剧,人们开始了对环境危机根源的反思,并把危机的源头追溯到了西方的"传统文化"——基督教那里。很多生态批评家认为,基督教思想中对于人类支配自然的直接教导和对自然采取的"去神圣化"的态度,已经在思想上酝酿了今天的生态危机。也有不少神学家开始重释经典、检讨相关的教义和历史,发掘其中的生态思想资源,从而发展出种种生态神学,使基督教思想逐渐变得"绿色化"。  相似文献   

2.
随着4月22日第38个“世界地球日”的来临,人们又将目光投向地球环境保护——一个人类在不断努力却又面临重重挑战的领域。地球的命运取决于人类的行动。只有一个地球的现实告诉我们,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是没有国界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幸免。世界各国都必须以此为共同基点作出新的抉择——在合作面前,是参与还是旁观?  相似文献   

3.
吴宇 《环境教育》2008,(6):41-42
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推进,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给人类的生存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近年来,国际上对环境质量的恶化与生态平衡的失调十分关注,世界各国对环保问题都极为重视,在“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下,环保问题已成为本世纪人们极为关注的焦点。全球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和伴随工业化发展而产生的大量“三废”排放,已经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  相似文献   

4.
蒋高明 《绿叶》2010,(6):71-76
为了我们的切身利益,为了保证人类乘坐的"巨轮"的安全,必须高度警惕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低碳可能是人类改变航线、避免"沉船"的一个很好的机遇。长期以来,我们擅长于制造词语、喊口号,"低碳"这一舶来的专业术语被中国社会尤其是官员们接受,并试图用于指导经济建设,过程之迅速超乎想象。其实低碳每个人都能够做到,技术上已不是什么难题。但愿这次"低碳"来的是行动,而不要重复"生态"口号贬值的老路。  相似文献   

5.
刘芳 《绿叶》2014,(5):4-10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今年两会,李克强总理将治理污染提高到和反贫困战役同样的高度,彰显出政府治理污染、保护环境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块心、胆略与气魄。人类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是在于,如何控制和解决污染的速度,使其能够被限制在自然环境消解的闯值之内,既确保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发展的必需,又不至于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处。无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认同然而却始终难见其效的理想。  相似文献   

6.
一、环境保护工作的形势很好当前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有的国家认为当前人类的主要任务就是防止环境污染和保卫世界和平。我国党和政府已经把环境保护列为一项基本国策。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相似文献   

7.
周围 《环境教育》2008,(3):34-36
21世纪之初,人类遭遇了一场将今天与明天连接在一起的危机,这场危机就是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明确的人类发展问题。它提醒我们:我们分享着同一个星球——地球,世界各民族都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  相似文献   

8.
鲁枢元 《环境教育》2005,(11):51-55
本文认同地球已经进入“人类纪”这一学术界的最新判断,而且认为“人类纪”远远不仅是一个地质科学概念,同时也是一个跨越了人与自然的多学科的概念,一个全体地球人类都不得不密切关注的整体性概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纪”才是真正意义上“全球化”,一种充盈着生态学意味的“全球化”。而“精神圈”的存在则是“人类纪”的重要表征。人类在酿造了地球生物圈的种种危机的同时,也给地球的精神圈遗留下种种偏执和扭曲、空洞和裂隙。修补地球破碎的“精神圈”,是文学艺术在“人类纪”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9.
《四川环境》2010,29(3):146-146
低碳环保,英文是Low-carbon gree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巨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  相似文献   

10.
卷首语     
在全国人民抗击非典取得节节胜利之时,我们迎来了今年的“六·五”世界环境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二十亿人生命之所系。水,已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水将严重制约本世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面对水资源的危机人类而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将如何解决水的问题,这是本期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以生态保护工作的实际行动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物质精神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文化伦理形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日益明显,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和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方兴未艾。我国作为一个能耗大国,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立起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能源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张宝 《绿色视野》2010,(10):39-41
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侵权责任法》因应环境时代法律的"绿化"需求,首次专章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对现行立法和司法解释中有关环境污染侵权的特殊规则如归责原则、举证责任、责任分担、第三人过错等做出了确认。该法第65条规定:"因污染环境造成损害的,污染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沿袭既有做法将环境侵权的原因行为限定为环境污染行为。这种做法在实践中的困境,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什么叫数人侵权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案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双方当事人往往都不是单一主体,受害人一般来说人数众多,而作为侵权方的污染者也经常不是一个单独的企业,通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从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的运用两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思想,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使命担当,增强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和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物质水平大大提高。但工业发展不可避免地消耗大量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地球的命运。  相似文献   

16.
工业化带来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20世纪的"十大环境污染事件",并带来了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资源、能源短缺等环境问题。18世纪兴起工业革命后,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文明阶段,人类文明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人类对环境的干扰和破坏,在范围上还是在强度上,都远远超过农业社会。由于工业大多分布在资源基地附近或城市地区,导致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无法承受。  相似文献   

17.
夏光 《绿叶》2008,(3):70-74
中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世界上范围最广、程度最深、影响最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越来越逼近环境安全的底线。同时,我们在应对环境危机的人才、手段、能力方面却很薄弱,应对环境危机的力量小于环境恶化的速度。环保总局改为环境部,提高了环保在国家决策和管理中的地位,但并非环境危机就可以解决了。如果不改变单纯的业务部门思维方式,环境的危机就有可能变成环境部的危机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确认了全球社会-生态问题(过度消费,道德危机)的主要根源并提出了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愿景,重点要关注精神、道德、心理、生理和人的智力开发(而代替以消费为导主的理念)。讨论了人类发展指标不足所涉及到的因素(寿命预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提出了测量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替代指标,即:健康人口的比例。生态效率也被建议作为转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的精神,根据生态中心立场(社会-生态幸福)。通过适当的教育和体制政策而实现环境和人类健康、公平和整个人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昊 《绿色视野》2009,(11):35-37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  相似文献   

20.
彭伟步 《绿叶》2013,(10):21-28
近年来,因环境污染和破坏而引发的突发环境公共事件已成为社会热点,并造成政府管治危机。政府在事件媒介化过程中的种种不当反应,是造成危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政府应改变管洽思维,尊重传播规律,以更坦诚、开放的态度面对媒体民意,科学、妥善地处置突发环境公共事件,并赢得民意的尊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