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湛蓝的天空     
正从小我就有一种感悟,每当我抬头望着天空的时候,城市的天空总是灰矇朦的,好没有生气。然而,乡下的天空却是那么得蓝,蓝得自然、蓝得美丽,小鸟们也自由自在地在天空中飞翔,享受着清新的环境。城市里充满了各种污染物。它们无不毫不留情地侵蚀着我们唯一的天空。原本那如此清澈的蓝天,此时却被污染的几乎连光明都照不进来。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哀叹着、祈祷着,希望之前美丽的天空  相似文献   

2.
神来之笔     
在李青松作品研讨会上.我落座后,忽然有一本瓦蓝布面烫金字的小书.擦过我左肩到我桌前.我悔不该回头看,认识了丽人方敏。回家后,我一口气读完了《大迁涉》、<大拼搏>、《大毁灭》,享受得一塌糊涂,累得我七荤八素.半夜做梦都梦见小红蟹、褐马鸡和旅鼠。这本书1994年已震撼文坛.我竟全然不知不晓。接着又收到我嘱方敏寄我的《大绝唱》,我又悔不该看了180字的“作者介绍”.清醒地明白作者是可以填在表格里的一位中国公民。灵长类,智能种,是个人。一个人若演戏、若作画、若为文,画绝了、写绝了的时候。连自己也觉得若有神助,觉得不是自己在写,写出来。自己也吓一跳.不太闹得清那笔笔墨墨是怎样聚拢怎样排列出来。如果我未曾见方敏之面,看了作品。我会猜作者或是一个幼年淘气的  相似文献   

3.
编辑老师:你们好!作为一名普通的环境教育工作者,《环境教育》于我而言是一位珍贵的良师益友。她图文并茂,印制精美,版面清新雅致,给人以愉悦的阅读感受;她上连国策,下接"地气","聚焦"环境教育信息前沿,让"观察"鞭辟入里,让"思想"充满力量,在"校园"播撒新绿,让"人文"关怀传递芬芳。她通过关注环境教育事件新闻、研究国内外环境教育思路,分享各地环境教育实践经验,为我们创新工作思路、丰富工作内涵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回归白草园     
我在乡村长大,那里林草繁华,流水充盈,许多野生的动植物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我经常呆呆在观察蜜蜂在花丛中采蜜;蜻蜓也飞来了,飞到河边的一片浮萍上,这浮萍就像是蜻蜓的小船;还有麻雀在殖民瓦蓝的天空下飞行,一会儿又停在稻草上的肩膀上……这些美丽的生命,在不知不觉间,培养了我对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尊重与敬畏。  相似文献   

5.
我想把邻居多杰的一千亩草场租下来,给普氏原羚用;我希望女儿白玛措能够有机会重新上学;我想让曾经救护的普氏原羚"果周"恢复野性;我希望保护湿地、治理沙化行动,能够让邻居们受益;我希望青海湖边永远没有污染。  相似文献   

6.
花坚强     
正冰凌花根系很深,在自然状态下,从种子落地发芽、生长到开花需要多年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它默默坚守,蓄积力量,一旦听见季节的召唤便挺身而出、势不可挡。不经意间,天空就万里无云,不染纤尘,蓝得能迸溅出水滴来。连日来天气降温,不是阴云密布,就是雨雪交加,而今天我是如此幸运。阳光下,我丢失的影子又回到我的身边,在大地上微微晃动着,像一段树木在跃跃欲试地发芽。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这几天北京空气质量好,是我们有关地方和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我要感谢各位,也感谢这次会议,让我们下了更大的决心,来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我们今后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做得更好。也有人说,现在北京的蓝天是APEC蓝,美好而短暂,过了这一阵就没了。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努力,‘APEC蓝’能保持下去"。——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水立方举行宴会,欢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代表及配偶。习近平在致  相似文献   

8.
冯永锋 《环境教育》2013,(Z1):119-121
你所做的一切,不是为了让自己成为边缘上的英雄,而是为了探索社会诸多疑难问题的解决之道。你只有处在边缘,才可能发现这些问题;你只有处在边缘,才可能把这些问题推向主流,给新的边缘问题让位。以前,一听人家躲在角落里暗暗骂我"不专业",我就生闷气,我就脸红,我就心跳加速,我就起了寻死的念头。现在,如果再听说有人躲在角  相似文献   

9.
央视一档节目在采访"保护藏羚羊"时,路人又现奇葩回答。一位女士回答说"前两天有人去四川旅游,拍过照片回来,发现藏羚羊白色的,挺稀有的,挺贵的",而且"满地都是藏羚羊吧"。而另一位大爷则说,藏羚羊"能上山","看它们饿了就给它点什么,渴了就给点水,别让它在危险地方待着,再就没什么好办法了。"  相似文献   

10.
环境教育工作做得好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环境教育问题上,既要"撒大网",也要"抓重点",既要"普遍开花",也要"重点突破"。正因为如此,开展对政府官员、企业家、公众人物的环境教育,尤为重要。环境教育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长期性的教育工程,是提高民众环境道德和环境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当下,说到环境教育,很多人都会扳起手指头,如数家珍:学校、社区、公众……  相似文献   

11.
"351"教学模式指的是"三法、五环、一评"。任何模式的教学要想达到高效,首先要让孩子自己愿意学习、学会学习,"351"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尤其对于英语课堂来讲,"351"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合作、竞争、互助中学习成长,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周日上午,我和爸爸妈妈去公园玩。虽是冬日,但这一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天空蓝得像洗过一般,让人的心情也一下子爽朗起来。妈妈高兴地说:"今天又是‘北京蓝’,这天真让人舒服!"是呀,多么让人心旷神怡的"北京蓝"呀!但在几年前,这样的好天气却是很难见到的。记得我  相似文献   

13.
贾靖 《绿色视野》2013,(8):64-65
2013年年初,当北京雾霾弥漫时刻,宋丹丹大姐在微博上说:"以后我要到哪里养老呢?"较之北京,亳州算是极不起眼的小城市了,在中国诺大的版图上,连名字都微小得几乎不可闻,至今仍有不少人把亳(bo)州读作毫(hao)州。姑且不论城市的大小,仅就居住的优越感来说,北京的优越感自然远远超越许多中小城市。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上环境监测专业课的老师,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到:专业课不同于基础课,它其中的很多内容是把基础课所学的一些公式、原理、方法、定义及操作技术等如何运用到环保实践工作中去。因而,对基础课学得好的同学来说,老师上课一讲就明白、理解了,学习中缺乏一种新鲜感。对基础课学得不好的同学,反正是难以理解,也学得没劲。这样,课堂气氛就显得沉闷、枯燥、呆板,学习效果也不理想。我一直在努力尝试,怎样改变这种状况,使课堂气氛生动、丰富、活跃起来,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受到教育。我看到一组触目惊。u的数字:…  相似文献   

15.
杨洁 《环境教育》2010,(3):78-78
<正>不久前,10岁小侄兴奋地拿着自己得到全班最高分的作文给我看,题目是"环境保护,从我做起",800字的作文写得有声有色,脉络清晰,主题突出,让我叹为观止,尤其让我惊讶的,是他那华丽的开场,颇有在大千世  相似文献   

16.
张鹏 《绿色视野》2011,(12):53-56
"白领"易碎的当下,"红领"成为很多人眼中最好的行当,公务员考试持续升温高烧不退。职场中,白天上班,晚上备考,成为很多年轻人生活的一种常态。有人为了志向,有人为了安稳,有人为了父母,有人为了爱情……目的各有不同,这就是考公群体呈现在记者眼中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机关综合症     
我是一名在机关工作多年的老科员,心里感到很自豪。人家都说我是白领阶层,这话我最爱听,说明在机关工作的人体面、优越、高雅,令人羡慕。人家还说我讲文明、懂礼貌、有人情,我认为说得有道理,这是对我的认可和鼓励。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我觉得我的身上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我常常莫名其妙地失态,我发现自己不是以前的自己了,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我的特长是写文件,我的特点是写并快乐着,这里的写指写文件。谁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有人说,母亲生了孩子,当她给孩子喂奶的时候她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也有人说,作家写出了自己满意的作品,当他为他的作品画上最后  相似文献   

18.
绿荫的留恋     
翟福琼 《绿色视野》2010,(10):57-58
又是一个赤日炎炎的盛夏。不知为什么,这几年的夏天特别热。有专家说,这是人类过分向大自然排放危害大气层的有害气体,而使地球变暖的缘故。可我总觉得有点不对劲,不也有专家预言随着"暖冬"的到来,长江以南的冬雪将成为历史了吗,那为什么2008年冬天的雪灾那样狰狞可怕,让"预言"成为笑谈?  相似文献   

19.
周仕凭 《环境教育》2011,(10):12-17
苏州联建公司的正己烷污染,让137名员工中毒;武汉名幸电子制造的"牛奶河"毒水还在流入长江;昆山的凯达电子和鼎鑫电子致使当地居民癌症多发。外表光鲜的苹果正在中国的土地上流淌污染的毒液。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一天半艰辛的路程,全身被汽车颠簸得骨头都快要散架。但一走近哈纳斯,它的美丽和神秘,原始和圣洁,便把辛苦和疲劳全部消除。哈纳斯,我终于如愿地走近你,投入到你的怀抱。这里浓缩了世界绮丽的风光,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净土。我仿佛跨入仙境,目睹那万千美景。有人说,哈纳斯一切都是干净的,连思想也是干净的,所以我要在哈纳斯进行一次洗礼,让环保的理念渗透到全身的血液中。可以自豪地说,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地方,饱览了亚洲、欧洲和美洲、澳洲等无数圣地,但从未有今天这样热血沸腾,哈纳斯牵动了我的灵感,乃至生命。哈纳斯,蒙语的意思是美丽而神秘。你那苍茫起伏的群山,将欧亚两大洲的植物连接,从而全景式地展示森林之美。而那变幻莫测的湖水,将雪山、草原、牧场倒映成画。那欢畅的哈纳斯河裹着日月,将绝美的山水画卷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流向欧洲,最后带进北冰洋。多少笔墨也难以描绘哈纳斯的风光,多少歌曲也难以抒发对哈纳斯的赞美。联合国一位环保官员的评语,表达了世界共同的声音。他说:“哈纳斯是当今地球上保存最好的自然景观,它的存在,就在于向人们证明,人类曾经有过多么美丽的栖身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