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壳聚糖螯合剂去除水中Cu^2+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了用海虾、蟹壳为原料制取的脱乙酰度为69%的壳聚糖,在电解质存在下螯合絮凝除铜的方法,对Cu^2+浓度为20-60mg/l的水样,除铜率为99.5%。  相似文献   

2.
用蛇纹石处理含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蛇纹石粉矿为原料制备吸附剂,进行了含铜废水的吸附处理试验,研究了吸附剂的用量、粒度、溶液的酸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除铜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蛇纹石吸附剂具有良好的除铜效果,经改性后的蛇纹石,在合适的条件下,能将含铜工业废水中的铜含量降至1mg/L以下,方法简单,除铜率高。  相似文献   

3.
电镀污泥焚烧渣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用化学浸出方法从焚烧法预处理后的电镀污泥中回收有价金属-铜和镍及制取高质量的海绵铜和硫酸镍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条件,结果表明,选用H2SO4加入量为7mL加入量为7mL、液固比为3,浸出时间为1h,浸出温度为20℃,给料细度为-74μm占77%时,铜、镍的浸出效果较好,扩大试验也验证了其准确性,同时,探讨了浸出渣和除铁渣无害化处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陈宏  方东升 《福建环境》2000,17(1):34-35
采用微生物生化处理含铜工业废水,进水铜离子最高浓度为140mg/l,CODcr为450mg/l,经过生化处理后,系统中铜离子的去除率达99.2%,COD去除率为85%,出水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硫酸浸出一种置-净化分离回收铜锌废渣中的铜锌,产出海绵铜和氧化锌,铜,锌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8.50%和99.50%铜,锌的回收率均达97%以上,工艺条件较易控制,产品海绵铜品位大于75%,氧化锌达到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铜矿矿坑水及铜矿废石滤沥水中含有溶出的铜离子.采用铁屑置换方法可制取海棉铜,海棉铜一般含铜58%~60%,铁20%,泥砂和水20%~22%左右.再利用海棉铜制取硫酸铜.首先用稀硫酸除去铁.将100kg海棉铜置于耐酸釜中,加入20%~25%稀硫酸200~250kg,升温至75~80℃,搅拌,酸洗3~4h,放料过滤、水洗,滤饼送氧化工序.母液中加入铁屑与过量硫酸反应,过滤后,滤液经浓缩、冷却结晶,生产硫酸亚铁付产品.结晶母液可循环使用.再将浓度为2~3mol/L的NaCl、铜离子初始浓度为0.5mol/L、pH为1—3.5的氧化液加入反应器中,缓缓加入…  相似文献   

7.
混凝剂FAS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奇藩  孔庆安  王超 《环境科学》1995,16(3):41-43,51
报道利用铜矿渣制取固体混凝剂FAS。实验表明,该混凝剂具有优良的除蚀、除色、除COD、除硫性能,尤其对采用常规混凝剂难以除去的亲水性染料,FAS有独特的去除效率。对各种模拟废水和实际废水,FAS的脱色率为95%,对COD的去除率则在90%以上。本文还对FAS的混凝脱色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小头蓼(P.Microcephalum)对矿区铜的吸收积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并分析云南省铜矿区的植物区系及土壤理化特性,发现小头蓼(P.Microcephalum)在云南省高海拔铜矿区生长旺盛,是该地区的优势植物种,小头蓼生长的土壤基质富含铜,其它养分条件适中,研究表明小头蓼具有较强的富集铜的能力;随土壤中铜含量的增加,植物根系铜含量也相应增加,但叶部铜含量变人与土壤铜含量之间无相关性,研究认为该植物具有对铜污染土壤的植物固定潜能。此外,还指出最适于小头蓼富集铜的土壤条件为土壤有机质1%-1.5%,土壤pH为中性。  相似文献   

9.
含镉废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张玉梅 《环境工程》1995,13(1):15-21
本文对含镉废水的治理进行了不同处理法的研究探讨。结果表明,硫化物──聚合硫酸铁沉定法、铁氧体法操作简单、效果理想,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研究优先推荐硫化物──聚合硫酸铁沉淀法,该法的条件易于控制、pH值适应范围大,除镉效果好,并能同时去除其它重金属离子。镉去除率达99.6%以上,铜和锌的去除率达99.4%以上。  相似文献   

10.
铁屑内电解法处理印刷线路板络合废水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铁屑内电解法用于处理印刷线路板络合废水,能有效地破除络合剂对重金属的络合,使络合废水的总铜的去除率达99.8%以上,COD的去除率为25%左右,处理后的出水总铜达标排放,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氨浸--酸溶--电积法分离回收铜锌废渣中的铜、锌,产出电铜的锌盐,铜、锌的浸出率分别达到86.9%和90.9%,工艺条件较易控制,产品纯度高。  相似文献   

12.
掺铜可溶玻璃微粒去除海洋原甲藻赤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在研究高岭土、蒙脱土、CuSO4和可 溶玻璃粉的基础上提出并研究了掺铜和铜银混合可溶玻璃微粒对赤潮生物的去除。结果表明,对于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体系,在含铜可溶玻璃中引入一定量的Ag2O,可以减少除藻材料中CuSO4的用量。由于其具有同时缓释Cu^2 、Au^ 的作用,用量为2.0mg/L时,藻细胞的去除率在12h内可达到96.8%,并维持7d以上时间藻细胞数目没有明显增加。掺铜可溶玻璃除藻剂较CuSO4避免了投药过程中易造成局部Cu^2 浓度过高而伤害鱼类的缺点。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相比、水相pH、混合时间等因素对LIX84I萃取铜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铜的萃取率都有一定的影响,最优化的条件是有机相为30%LIX84I+70%煤油、室温、相比=2:1、出口水相pH值=2.0、搅拌速度=910r/min、萃取级数为3级,每级的时间为3min。对铜进行三级萃取和一级反萃,可以得到符合电积要求的硫酸铜溶液,萃取率和反萃取率分别可以达到94.6%和97.8%。  相似文献   

14.
颗粒态铜对鱼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采虹方头鱼进行了不同形态铜有效性的暴露实验。涉及的形态包括游离态和吸附态。研究结果发现,对实验鱼而言,除游离态铜是最重要的生物有效态外,颗粒态铜也能部分地被鱼吸收。鱼鳃是吸收游离态和细颗粒吸附态铜的主要部位。食物(粗颗粒态)中的铜则能通过摄食方式被吸收。  相似文献   

15.
液膜法处理电路板刻蚀废液中的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液膜法从含铜浓度3.45g/L的料液中回收铜离子,结果表明,铜离子的提取率随PH值,乳水比和载体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选择适中的搅拌速度可获得较高的铜提取率,而油相重复使用16次时,其提取率基本不变。最佳条件连续逆流式试验结果表明,铜离子回收率为99%以上,处理后的水相可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6.
DDTC—TX—100胶束增溶直接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ritonX-100存在下,DDT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铜反应生成络合物Cu(DDTC)2有增溶增敏作用,建立了痕量铜的直接光度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选择性[1]、精密度与准确度都较好,相对标准偏差为08%~43%,回收率为96%~106%,摩尔吸光系数ε=64×103L/mol·  相似文献   

17.
镍冶金废水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一种处理镍冶金废水的工艺方法。工业试验和生产结果表明,处理后水中镍残余浓度〈0.4mg/L,钴〈.1mg/L,铜〈0.02mg/L,渣中镍含量为11.18%,钴0.193%,铜0.74%。废水处理后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有价金属得有效回收。  相似文献   

18.
氢氧化镁处理酸性含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氢氧化镁作为水处理剂处理含铜酸性废水。考察了氢氧化镁用量、搅拌时间、温度及pH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对含铜污水的处理,操作简便、去除率高,可达99%以上。氢氧化镁回收后,经轻烧处理变成氧化镁,仍可以多次用来处理含铜废水,去除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9.
利用改进铁氧体法,石灰乳做中和剂,实验研究了不同FeCl3/FeSO4初始浓度、pH值、FeCl,及FeSO4加入量(Fe^3+/Mn^+比值)、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下,城市污泥用乙酸-双氧水淋溶处理液中铜、锌、铬、镍、镉、铅去除率。结果表明:在pH为9、反应温度为室温、反应时间为1h、FeCl,和FeSO4初始浓度分别为0.1mol/L和0.05mol/L;Fe^3+/Mn^+(Cu,Zn,Ni,Cr,Cd,Pd离子总和)=10的最佳工艺条件下,铜、锌、铬、镍、镉、铅去除率为94%,98%,86%,92%,89%,99%;处理后的液体中铜、锌、铬、镍、镉、铅含量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科技简讯     
废触体制四氯化硅及回收铜技术开发成果通过鉴定吉化集团公司研究院开发成功废触体制四氯化硅及回收铜技术,并正式通过技术鉴定。这项成果普遍适用于国内各有机硅甲基单体生产厂家。按目前合成水平计算,1.8万t/a的生装置每年排放废触体约们叫t,其中含无机硅约60%,铜约化%,采用该技术成本为15叫元人,可合成四氯化硅3000t/a,回收铜100t/a,总售价3500元/t,年产值达1050万元,利税为600万元。目前四氯化硅的合成都是用硅块为原料,其成本高,能耗大。采用该技术合成四氯化硅·因为原料是废触体,所以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