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河湖生态复苏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任务和根本要求。北京市坚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水生态治理实践中,以恢复、保护为原则,以统筹、协同为方法,以民情、民生为宗旨,自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进行系统施治,推进永定河复苏行动,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实践。本研究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从京津冀协同发展、首都生态文明建设和超大城市治理角度,论述了永定河生态复苏的治理模式、显著成效和经验启示,为推动治水高质量发展提供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2.
建设生态城市 走向生态文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扬州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城市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载体,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经济社会形式,文章简述了扬州生态城市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内容,目标及其实施构想。  相似文献   

3.
环保部于2013年5月23日颁布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区指标(试行)》(以下简称《指标(试行)》)已实施有9个月。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6批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参照《指标》要求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编制生态文明规划。然而,实际工作中发现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的合理性有待商榷。本文通过对问题指标进行分类探讨,将指标存在的问题分为四大类:指标定义亟待完善、指标标准设定偏高、指标数据获取性差和参考标准有待更新。根据不同类型指标问题的特点,分别对指标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和解决方案,为环保部对《指标(试行)》的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思路,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提出了一个3层、6个维度(经济潜力、生态环境、民生改善、基础设施、生态文化及廉洁高效)和33个单项评价指标的生态文明建设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2004-2008年西安市及其区县生态建设度的评价研究,表明西安市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度有所发展,但整体上发展过于缓慢,各部分发展不均衡。  相似文献   

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中国人民的最大追求和奋斗目标.一直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中国旅游地理,生态文明建设必然为其教材建设的主体内容之一.该文结合《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创新实际,仅就中国旅游地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及其构架进行了探索.参9.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示范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中国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生态示范区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思想和建设的最高目标,它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经济社会形式。文章论述了生态示范区的内涵、建设意义、基本模式及其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7.
日照阳光生态市建设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辨识、系统模拟、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找出了日照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导因子、限制因子和存在问题,弄清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功能和过程,提出了日照市人口、资源、环境与产业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以湖北武陵山区为例,论述了山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矛盾,指出了山区生态经济管理的原则和宏观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9.
湖南省生态经济分区及其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鹰  王克林  郭娴  赵双飞 《生态环境》2003,12(4):431-435
生态经济分区旨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及自然资源利用的关系,是宏观管理区域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文章根据省级生态建设与发展需要,从生态经济系统原理出发,选择了34个适合湖南省生态经济系统分类的特征指标,以行政县为分类的基本单元,采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湖南省进行了不重叠、内在的聚合分类。研究结果将湖南省分为6个生态经济区和24个生态经济亚区,与实际相符。在此基础上,对各生态经济区的生态经济特点、发展方向和环境保护策略进行了具体分析,为宏观指导湖南省生态经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及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生态文明的涵义和生态市建设的总体思路,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3(系统层、子系统层、单项指标层)×3(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评价体系,其中包括25个单项指标。对西安市1998-2007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西安市生态文明建设处于整体上升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应用自回归预测模型对西安市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行了预测,为西安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湖北武陵山区为例,论述了山区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及矛盾,指出了山区生态经济管理的原则和宏观管理战略。  相似文献   

12.
2010年9月28日,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天津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首届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举行。中国(天津滨海)国际生态城市论坛以生态城市创造和谐未来为永久主题,每年举办一届。本届论坛以生态城市与绿色复苏为年度主题,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50多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加了论坛。  相似文献   

13.
城市中高度密集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使得探讨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注重于促使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协同发展。因此有必要用生态经济学的系统观、价值观、区域观等基本观点注视城市经济发展;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手段,对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组成要素进行分析探讨、模拟优化,并有意识地不断完善研究城市生态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要点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层次的文明,而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综合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本质、路径、关键和保障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核心任务是生态环境保护,本质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是科技创新驱动,保障是制度建设。认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建设要点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高层次的文明,而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在综合分析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本质、路径、关键和保障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点: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人与自然和谐,核心任务是生态环境保护,本质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是科技创新驱动,保障是制度建设.认为通过生态文明建设,可最终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森林生态旅游的生态影响——兼论建立定位站的必要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游客量与生态负荷量之间的关系,强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生态经济原则。据此,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定位站的设想,论述了其建立条件、研究内容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游客量与生态负荷量之间的关系,强调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必须坚持生态经济原则。据此,提出了建立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定位站的设想,论述了其建立条件、研究内容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现代生态农业与农业安全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9  
赵其国 《生态环境》2003,12(3):253-259
现代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现代生态农业的核心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重要内容是农业安全。文章着重提出现代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与内涵,指出现代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理论为基础,以现代生态农业技术为手段,通过农业与环境,生态与经济的平衡,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安全和人类健康的最终目标。在总结国家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经验的基础上,列举了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包括江苏省)存在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安全问题,最后提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和解决农业安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水安全既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而水安全评价则是实现水安全的必然途径。本文旨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宗旨,以水安全的影响因素为依据,构建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更强调水资源的循环性、效率性、可持续性,水生态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及平衡性。评价指标体系可分为自然生态、社会行为、制度规则和精神意识4个维度,然后根据每个维度下水资源的特征及外部因素对水资源的影响方式设计具体的评价指标,并运用层析分析法为各指标赋权。  相似文献   

20.
长株潭都市区湘江生态经济带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市区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集地,人口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都市区生态经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长株潭都市区3座城市呈“品”字型分布,湘江一水串起3市,建设集旅游观光、生态绿化、科技园区、住宅区和重点小城镇于一体的带状生态经济综合体,即湘江生态经济带,对整个长株潭都市区生态经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