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9 毫秒
1.
苯及苯类化合物作业者 苯为碳氢化合物,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苯类化合物主要有甲苯、二甲苯等,它们在常温下挥发迅速.苯及苯类化合物在工业上用途广泛,如染料、制药、香料、橡胶、油墨,特别是作为油漆和喷漆的溶剂及稀释剂.苯及其化合物具有一定毒性,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体内,皮肤仅少量吸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粘膜刺激症状,如刺激眼、鼻引起流泪、流涕、咳嗽等,继则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步态蹒跚等;严重者则昏迷、抽搐,甚至发生呼吸衰竭.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是神经衰弱样症候群,如头晕头痛、乏力倦怠、失眠、记忆力减退等;亦可伴有轻度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衄、紫癜等.  相似文献   

2.
为了建构结构信息指数回归模型,研究了苯砜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结构与其对大型Sao急性毒性的关系,在邻接矩阵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原子生物活性特征值αi,由αi建构结构信息指数G,将其用于苯砜基乙酸酯类化合物对大型Sao急性毒性的研究,化合物对大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由方程得出的以预测值与测定值之间能较好地吻合,用Jackknife法检验,模型具有总体稳健性,G是一种结构选择性、性质相关性俱佳的拓扑指数。  相似文献   

3.
SPME/GC-MS在对火场残留物分析中的应用及其数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的高富集性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精确性,采用SPME/GC-MS方法对模拟纵火现场中的常见火灾残留物进行分析,并通过比较其特性化合物,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判断的准确性.利用二甲基苯、三甲基苯、四甲基苯及甲基萘类化合物各自异构体的特征比值,可以很好地减少分析过程中背景干扰.通过向量夹角法进行相似度分析可以帮助判断干扰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苯系物指苯及苯的同系物,室内空气中的苯系物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本文介绍了室内空气中苯系物的来源以及对人体的危害作用,讨论了目前室内苯系物的治理措施,为苯系物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苯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原料、溶剂、稀释剂。随着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苯的需要量日益增多。石油工业的迅速发展,为生产大量苯创造了条件,因而防治苯中毒亦应引起重视。 苯主要经呼吸道侵入人体,也可经皮肤少量吸收。苯侵入人体后,大约80%由呼吸道及肾脏排出,约有20%蓄积于体内,其中绝大部分蓄积于骨髓、脑髓、肝脏及脂肪组织中。 急性中毒是由于意外事故,或在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如在密闭仓内工作,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而引起的。苯的毒性作用,主要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轻者表现酒醉状态,兴奋不安,面部潮红,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步态…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分离快速测定环境空气中12种氯苯类有机污染物的方法.采集10 L空气样品,用Tenax吸附管富集氯苯类化合物,石油醚淋洗解析,DB-23毛细管柱分离,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空气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最低检测浓度分别为:氯苯20 μg/m3,二氯苯0.5~0.8 μg/m3,三氯苯0.08~0.1 μg/m3,四氯苯0.03~0.05 μg/m3,五氯苯、六氯苯0.01 μg/m3.在空白试验中,回收率为90.7%~100.6%,相对标准偏差低于7.16%(n=5).结果表明,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适合环境空气中12种氯苯类化合物的痕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一、焦炉烟尘中的主要危害物据报道,焦炉每炼1t 焦炭约产生9kg 烟尘.其中煤尘占5kg,其余为硫化氢,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氢化物及多环芳烃,如苯并(a)芘、3—甲基胆蒽、7,12—二甲基苯并(a)蒽、二苯并(a,b)蒽、二苯并(a,h)芘、二苯并(a,i)芘、茚并(1,2,3—cd)芘等。目前,人们评价焦炉烟尘污染程度的主要指标是苯可溶物 BSO、粉尘及苯并(a)芘BaP,我国以评价苯可溶物为主。苯可溶物  相似文献   

8.
<正>物料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某项目在苯加氢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原、辅材料,其中大部分物料具有火灾、爆炸的危险性,主要包括:粗苯、苯、甲苯、二甲苯、非芳烃(C5)、重苯、C9馏分、氢气、硫化剂、溶剂和导热油、焦炉煤气等。以下是对物料火灾危险性的具  相似文献   

9.
苯是无色透明、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常温下很容易挥发。工业上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在制鞋、皮革、油漆、印刷、橡胶、制药、染料、化纤、农药等生产中,均可接触苯。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50余万人接触苯。 苯危害比较广泛的是制鞋行业,多数鞋厂使用以苯为溶剂的氯丁胶粘鞋帮和压鞋底。其次是喷漆和刷漆,为了使产品挂漆迅速干燥,常使用含苯量很高的稀料。一些小厂,工作间狭小,无通风设备,有毒和无毒工序混在一起,工人无任何防护措施,有些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从事的是有毒作业,在工  相似文献   

10.
焦化行业中,液体副产品的外销主要靠槽车运输,而槽车每次装产品后必需清洗,以保证产品的外销质量。本文谈谈在清洗盛苯槽车过程中如何防止中毒事故,以促进焦化行业的安全生产。 焦化厂的苯(分子式C_6H_6)是用洗油吸收焦炉煤气中的苯,然后蒸馏这类洗油制得的。纯苯是无色透明、具有芳香味的高挥发性液体,微溶于水,易溶于酒精、乙醚等  相似文献   

11.
苯中毒 在工业生产中,苯作为一种溶剂和基本的化学合成原料,广泛地应用于许多行业。如油漆及喷漆行业,其溶剂和稀释液中都含有苯;制鞋业,其粘胶剂中纯苯含量可高达90%;化工行业的合成橡胶、合成染料、合成纤维、合成洗涤剂等,都可接触到苯。 苯是属于中等毒性的液体,一般因吸入其蒸气引起中毒。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急性麻醉作用,中毒者有如酒醉后状态,神志恍惚,步履蹒跚。若能及时脱离现场抢救,可很快恢复,无后遗症。工人长期吸入低浓度的苯蒸气,主要引起慢性中毒,损害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表现为头痛、食欲减退.疲劳、白…  相似文献   

12.
主要对苯类储罐区域进行危险性评及对在苯类储罐区域安装泡沫自动快速灭火系统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苯类储罐区域进行危险性评价及对在苯类储罐区域安装泡沫自动快速灭火系统的应用进行探讨和安全评价。  相似文献   

14.
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的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取百户新装修居室进行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的监测,发现新装修居室中甲醛污染严重,超标率达80%,近1/3超标2倍以上;苯系物中以甲苯、二甲苯的污染为主要特征,超标率分别为10%,23%,苯污染不显著,3种苯系物经SPSS13.0统计学分析在0.05水平显著相关,具有同源性。另选取4户装修居室进行甲醛、苯系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甲醛、苯系物浓度都随时间呈逐步下降趋势,在装修后的前3个月释放速率最快,而后趋于平缓。甲醛释放具有长期性,并通过理论推断和具体实验获得同一结论;苯系物在装修3个月后基本释放完全,严重污染的约需6个月。对于实验过程中温度、湿度、材料种类和负载量以及空气交换率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说明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石油采油及集输作业的工艺特点,得出其存在的主要危害因素为石油总烃、硫化氢、二氧化硫、甲烷、苯及苯系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噪声、振动、高温等,并在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个体防护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警惕苯中毒     
1苯中毒简介[1]苯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 ,常温下挥发速度甚剧 ,蒸气密度2.7,难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苯可用作化工原料 ,制作染料、塑料、纺织品、去垢剂、涂料和其他化学物质 ,也可用作溶剂和稀释剂 ,如橡胶加工工业用作粘结剂的溶剂 ,喷漆用苯作稀释剂等。苯属于中等毒性物质 ,车间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为40mg/m3。不同浓度的苯对人体的影响见表1。苯的急性中毒 ,主要是高浓度的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为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气所致。轻度中毒时 ,有头痛、头晕、轻度兴奋、…  相似文献   

17.
磷酸盐类化合物重金属稳定化的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盐类化合物作为典型的重金属稳定化药剂,能够有效降低污染体系中重金属类污染物的毒性及生物危害性,稳定后的产物具有很高的地球化学稳定性。介绍了磷酸盐类化合物重金属稳定化的机理及实际应用,并认为:①磷酸盐类化合物可在一定的pH条件下与重金属反应并生成稳定的重金属矿物盐;②磷酸类矿物盐对它们的去除主要是表面吸附机理和络合反应;③某些金属阳离子可与羟基磷灰石晶格中的钙离子发生交换反应而进入晶格,形成含重金属的羟基磷灰石。磷酸盐类药剂在浙江省某矿山进行应用,对场地堆置中和渣进行了稳定化处理,重金属浸出结果满足《国家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3—2007)。  相似文献   

18.
针对煤化工项目事故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行为复杂、有毒化学品类型多等特点,指出了煤化工项目实施环境风险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10万t/a环己酮项目为例,确定了项目重大危险源(苯)及最大可信风险事故(苯贮罐泄漏及苯贮罐爆炸);环境风险分析表明,最大可信风险事故的发生不会导致周围居民死亡及重伤事故,风险值低于化工行业统计标准,并给出了环境风险管理的内容。本例为煤化工项目的风险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石油的应用,在石油的开采以及运输、加工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由于石油的主要成分包括饱和烃、芳香烃类化合物、沥青质、树脂类等,这些物质难以降解,并且对水生生物有毒杀作用。因此,对石油污染水体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强致癌性化合物,发生于水处理的末端消毒环节,对人类健康具有巨大的威胁。本文介绍和评价了光解法、高级氧化法、反渗透法、吸附法等几种处理水体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