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个多世纪的严重干旱影响下,南部非洲的土地正在退化。莫桑比克大约有四百万人民(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正在遭受饥荒,安哥拉、博茨瓦那、莱索托、斯威士兰、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几百万人民也在受到严重饥荒的威胁。干旱本身虽是个暂时问题,但可能具有长远的影响。它加速了沙漠化的进程,破坏土地的生产力,造成易于沙漠化的环境。  相似文献   

2.
沙漠化是干旱、半干旱及干燥的微湿土地(干旱土地)受到人类的有害影响所引起的土地退化。这是宇宙里所有干旱土地的普遍但又是分散的土地退化过程,这与人造卫星观察到的沙漠边缘(“沙漠扩大或缩小”)植被生产率循环波动的现象不同,这与气候变化有关。目前全球沙漠化直接危害着36亿公顷干旱土地或全球干旱  相似文献   

3.
当代,人类面临着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全球温室效应,臭氧层耗损,酸雨污染,水资源短缺,森林锐减,土壤流失,土地沙漠化,物种灭绝,多种类有毒物质危害,垃圾成灾,地面沉降等问题的发生、发展、累积和迭加,影响遍及全球,危及全人类。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了有关全球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的报告.报告指出,管理不当和环境压力正在使世界上的许多干旱地退化.尽管采取了国际行动阻止沙漠化的发展,但问题日益恶化;全球有1/3的土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有35亿公顷的土地受到沙漠化的影响,受影响的面积相当于北美和南美的土地面积;全球每年有600万公顷的土地  相似文献   

5.
由于对土地的管理不当和环境受到压力,使全球许多干旱地区的土地正在退化。尽管国际上在努力防止沙漠化,但问题正在继续恶化,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陆地与8.5亿最穷的人口正面临着沙漠化威胁。最重要的是全世界每年有35亿公顷土地都受到了沙漠化的不良影响,其中,每年有600万公顷土地完全变成沙漠,有2100万公顷变成半沙漠状态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农村中受沙漠化严重危害的村民由1977年的5700万人增加到1984年的1.35亿人。全世界每年由于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60亿美元,而控制沙漠化每年却只需45亿美元。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由于人类不适当的活动引起的。当然,人类也有能力来控制沙漠的扩大和治理已经变成沙漠的土地,如改善农业技术、植树造林、种植牧草、改善土地管理、改良灌溉方法与排水方法等。现就沙漠化的原因、危害与防止沙漠化的对策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选择策勒绿洲作为典型的绿洲-荒漠交错带,采用Landsat ETM+影像,分析了沙漠化土地的光谱特征及其波段间的相互运算,用分层分离的方法,提取了沙漠化土地信息. 结果表明:利用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和遥感图像缨帽变换后的亮度(Brightness)、绿度(Greenness)、湿度(Wetness)等复合识别指标,在决策树的各节点设计不同的分类器,可以划分沙漠化等级;决策树分类法可以有效地排除和避免提取地物时受多余信息的干扰及影响,其总体提取效果较好,是快速自动提取沙漠化土地信息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资源不但存在着污染的途径与受污染的危害,同时它还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影响着方方面面。在地下水补给地表水方面,促使了河流和湖泊的形成与发展,引起了土壤的沼泽化,盐渍化,土地沙化和进一步发展的沙漠化与气候干化,影响了植被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有沙漠、沙漠化土地已达10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11.2%左右。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预测我国未来沙漠化土地面积及沙漠和沙漠化土地面积,其结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9.
土壤微生物决定着土壤生态系统的养分周转状况,其死生物物质在土壤有机碳(SOC)积累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目前缺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其死生物物质如何响应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调整的了解.为弥补这一知识缺口,基于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设置小麦-玉米周年轮作(CC)、临时草地与小麦种植交替(TG)和多年生草地(PG)这3个处理开展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基于数字PCR和微生物标志物氨基糖的检测技术,以探究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调整对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以及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积累及其对土壤SOC封存贡献的影响,进一步明确驱动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积累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与土壤细菌群落丰度相比,真菌群落丰度受到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调整的强烈影响,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降低而增加.在3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处理下,土壤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均主导SOC积累,对SOC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2.78%、 58.36%和68.87%,呈现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而升高的趋势;真菌死生物物质C占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的比例均大于80%,说明其对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的绝对主导地位,且受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10.
1.沙漠化造成的损失 1.1 破坏造成的损失沙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精确估算的,因为有许多无法计算的损失,特别是那些远离沙漠现场的损失和社会损失。在沙漠化现场造成的直接损失,或多或少还可比较精确地计算出来,其中包括由于土地退化而采用不同土地使用等级时的生产能力损失(收益损失)。这可粗略地根据几个经济状况不同国家的实际经验计算出来。 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研究并计算了由于沙漠化使遍布世界的干旱土地出现了明显的土地退化现象,在生产能力方面造成的损失总数每年接近260亿美元。1980年进一步估算了因防止干旱土地退化工作的失败,在未来20年里约损失52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上百万人遭受的困难和痛苦。下面是按1990年价格计算的因沙漠化每年平均的收益损失数: ——每公顷灌溉土地按中等水平计算至少为250美元; ——每公顷雨浇地按中等水平计算至少为38美元;  相似文献   

11.
利用晋西北地区1975,1991,2000,2015,2019年遥感影像,采用转移矩阵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趋势,其中1975~1991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495.10km2,非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506.12km2);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689.0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1098.72km2);2000~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365.85km2,中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0569.56km2);2015~2019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1.3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非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909.93km2).空间上呈现先偏南、后偏西北的迁移趋势,其中1975~1991年、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重心总体上偏南方向迁移,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分别为19.26,20.06km;2000~2019年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迁移,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为30.29km.1975~2019年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数量和牲畜数量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大风日数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利用晋西北地区1975,1991,2000,2015,2019年遥感影像,采用转移矩阵模型、重心迁移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时空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时间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动态趋势,其中1975~1991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1495.10km2,非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506.12km2);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增加689.0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1098.72km2);2000~2015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2365.85km2,中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轻度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0569.56km2);2015~2019年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931.39km2,轻度沙漠化土地转移为非沙漠化土地面积最大(1909.93km2).空间上呈现先偏南、后偏西北的迁移趋势,其中1975~1991年、1991~2000年沙漠化土地重心总体上偏南方向迁移,重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分别为19.26,20.06km;2000~2019年沙漠化土地重心向西北迁移,轻度沙漠化土地重心迁移距离最大,为30.29km.1975~2019年晋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动态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口数量和牲畜数量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大风日数是影响沙漠化土地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相似文献   

13.
煤炭开采土地破坏及其复垦利用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约占一次能源构成的74%,1995年我国原煤产量已达12.92亿t,居世界第一位。煤炭开采引起地表塌陷,造成土地挖损和压占,使矿区大量耕地、地面建筑物和地下水资源遭受破坏,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加剧,矿区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给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及社会安定造  相似文献   

14.
以系统观点讨论中国沙漠化的成因机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漠化已经成为一个威胁人类生存的世界性环境问题。要防治沙漠化,必须先要找出沙漠化的成因。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是由于地区生态系统脆弱,外部环境的作用强度很大,超过系统的承受范围而导致系统崩溃。由于全球变化导致气候格局发生变化,中纬度地区趋于干暖化,另上我国境内地形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季风强度,降水分布很不均匀并分布集中,主要集中在7、8两个月份,土地风化淋蚀作用强烈,使得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土地沙漠化现象严重,而人类过度活动和落后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沙漠化特征,从我国实际出发,主要采取适应,预防和治理的策略来防止沙漠化的继续扩展。  相似文献   

15.
非洲是世界上生态遭受破坏非常严重的大陆。30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约1/3是沙漠,沙漠占陆地面积比例之大,居各大洲之首。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近50多年来沙漠面积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目前,这个大沙漠仍以每年6公里的速度向南扩展。毛里塔尼亚80%的土地面临着变成不毛之地的危险。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大声疾呼:“沙漠化是非洲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16.
据联合国环境署1992年报道,全世界的45.56亿公顷草场中,有33.33亿公顷,即73%出现了沙漠化与土地退化状况。从程度上看,最严重和严重沙漠化以及退化的达20.56亿公顷,占草场总面积的45.12%。其中,北美洲草场沙漠化与土地退化最严重,达85%,非洲达74%,澳大利亚达55%,欧洲72%,亚洲76%,南美76%。从沙漠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沙漠化土地分布面积最广、程度最严重的地区.特别是在内蒙古的半干旱草原及农牧交错带,土地沙漠化已经严重制约着农牧业及工矿业的发展,土地沙漠化已成为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统计资料,对内蒙古地区土地沙漠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哭泣的农业     
周正广 《沿海环境》2001,(11):14-15
人类始祖居住的家园如今已沧桑巨变,面目全非,农业生态的“伊旬园”也离我们越来越遥远。走出家门跃入我们视野的,已不再是我童年时常见的野花、草地与密林,而是令人窒息的黄尘、大漠与荒山。今日的农业无论从土壤、肥料、水分、种子、农药、阳光、空气等诸种生态因素来看,都存在十分尖锐的矛盾,暴露出农业生态上的诸多严重问题。土壤正在变得不适宜作物生长土壤是最重要的农业资源,这种资源已遭受到最严重的破坏。目前全球平均每分钟有10公顷土地被沙漠化或正在沙漠化。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已有近1/3的国土沙…  相似文献   

19.
马艳平  周清 《环境科技》2007,20(Z2):89-92
中国是受土地沙漠化严重危害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土地沙漠化仍然呈增加趋势.综述了我国土地沙漠化的现状及目前的主要治理方法.防风固沙和解决水资源是沙漠治理的两个关键问题,其技术措施有工程治理、植物治理和汲水、输水、灌溉等.对不同技术间的优缺点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许多地方,陆地旱化面积不断扩大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土壤干旱导致养份流失,肥力下降,再也不能种植庄稼、树木和牧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称,生活在干旱地区的9亿人口正受到陆地旱化问题的威胁。人口增长、动物太多、过度放牧、水蚀风化和滥伐森林等,都是使土地生产能力日益下降的原因。在过去50年中,人类活动破坏了相当于中国和印度两国国土面积之和的土地,全球约有1/4的陆地面临沙漠化的危险。非洲2/3的人口生活在干旱地区,而这些地区70%以上用于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