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煤矿企业员工行为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及安全文化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员工行为视角探讨煤矿企业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提出不规范的个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群体行为导致了安全事故的频发。实证分析表明:员工行为是影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影响程度约占11.2%;煤矿企业员工行为主要是通过安全文化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因此,煤矿企业应当通过安全文化构建纠正员工不规范行为,即构建一种基于员工行为能力的煤矿企业安全文化提高组织员工队伍的行为能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2.
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究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的主要前因变量,基于计划行为理论(TPB),结合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实际,编制了包含21个项目的不安全行为意向量表。通过对240名煤矿一线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子分析(EFA),形成不安全行为意向的正式量表和探索性因子结构模型;再对7个煤矿735名一线作业人员进行调查并进行验证性因子研究(CFA)。结果表明:编制修订的不安全行为意向量表信度、效度较高;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受不安全行为态度、班组安全氛围、行为风险认知偏差等3个因子的影响;企业应从行为态度改变、班组安全氛围构建、行为风险认知偏差校正等方面,干预员工不安全行为意向,控制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煤矿企业员工不安全行为影响因子的相互关系,基于行为安全模型,从管理者、班组长和一线员工3个角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对行为安全有关键影响的因子群。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方法,研究构建行为影响因子之间的依赖关系矩阵,揭示安全投入程度、安全监管机构能力、安全处罚适当性等因子对员工行为方式的影响程度,并形成煤矿员工行为方式影响因子的四分图。结果表明:安全投入程度是煤矿员工行为方式的主要影响因子和原因因子,管理者行为影响因子均是其原因因子,管理者的行为方式对企业安全状况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企业中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安监人员在安全工作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其管理水平决定着安监工作的管理水平、其管理风格直接影响安监工作的好坏。  相似文献   

5.
安全走动式管理是一种加强企业安监人员与现场人员沟通,走动式对现场人员、设备、环境安全监督检查的现代管理方法,这一管理方式强调安监人员现场四处走动,不局限于办公室,是有效与极具效力的传递信息与直接监管方式,它对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为了从价值观和调节焦点的双重视角给煤矿企业新生代员工的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在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 244 个有效样本进行分析,揭示煤矿企业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的具体内容,结合动机理论和调节焦点理论,构建煤矿企业新生代员工工作价值观、调节焦点和安全绩效的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煤矿企业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包含发展导向、自我导向、关系认同、独立自主、利益导向和创造导向6个因子结构;煤矿企业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调节焦点和安全绩效两两之间均显著相关;煤矿企业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观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安全绩效,还可以通过调节焦点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煤矿员工的安全绩效。  相似文献   

7.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作为企业中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安监人员在安全工作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其管理水平决定着安监工作的管理水平、其管理风格直接影响安监工作的好坏.  相似文献   

8.
安全走动式管理是一种加强企业安监人员与现场人员沟通,走动的管理方式是一种对现场人员、设备、环境安全监督检查的现代管理方法.这一管理方式强调安监人员现场四处走动,不局限于办公室。是有效与极具效力的传递信息与直接监管方式,它对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笔者在某机械制造企业发现一种现象,只要员工看到安监人员检查工作,就感到十分紧张、忙乱。有意思的是,有的员工拔腿就跑,安监人员在其后紧追不施有的员工用电话通风报信;有的员工怕查出问题被罚款,干脆就放下手中的活儿,离开工作岗位躲了起来。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级要求以及工作安排,江都市安监局近日起对全市砖瓦生产企业开展安全管理规范化达标考评工作,本次考评依据《非煤矿山安全规范化企业考评表》,结合平时企业安全生产检查情况,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进行综合考评,考评实行企业自评和企业申请,专业人员评审,安监部门认定,市、县安监部门分级公告的程序。此次考评结果将作为企业换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一项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安全走动式管理是一种加强企业安 监人员与现场人员沟通,走动式对现场 人员、设备、环境安全监督检查的现代 管理方法,这一管理方式强调安监人员 现场四处走动,不局限于办公室,是有 效与极具效力的传递信息与直接监管方 式,它对强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提高 安全生产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有效地管理煤矿险兆事件可以预防煤矿事故的发生.通过文献梳理与实地调研,研究了煤矿险兆事件的致因,分析了安全氛围与煤矿险兆事件的关系,并利用SPSS 16.0和AMOS 7.0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煤矿的安全氛围影响员工的安全行为,员工安全行为直接影响煤矿险兆事件的发生.其中,安全沟通能力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对安全行为影响最大.煤矿企业要通过各种方法提高员工的安全沟通能力和安全意识,以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从而预防煤矿险兆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煤矿企业不同群体员工对安全文化认知的差异,将企业员工划分为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和一线员工4类群体。通过问卷和SCAP(safety culture analysis program)系统分析等方法,对南阳矿业公司下属3个煤矿中的150名员工进行了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测评,并利用SPSS 18.0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群体间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样本群体对于企业理念理解、安全业绩、员工违章3个要素认知水平较低;管理层、专业人员、班组长和一线员工安全文化认知水平得分分别为74.4,75,76.4和73.2,其中,班组长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最高,一线员工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最低,且管理层人员的安全文化认知水平较国际上安全业绩最好企业的同类人员偏低,差值达19.2分。  相似文献   

14.
八闽动态     
正福建省安监局组织开展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检查执法行动近日,福建省安监局组织专家和相关人员冒着高温酷暑,深入三明、南平等地开展非煤矿山、尾矿库安全检查执法行动。执法行动以专家会诊形式检查诊断了1家地下矿山、4座尾矿库的安全管理和现场安全状况,指出企业安全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确定企业风险等级,同时要求属地安监部门负责跟踪落实隐患整  相似文献   

15.
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管制多方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我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制效果影响因素和管制力度相对不足的问题,构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煤矿企业和煤矿员工四方博弈模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监管效果受到企业预期损失、安全生产管理成本和中央政府给予举报者的奖金额的影响。从而,可以得出结论:大多数中小煤矿企业有其自发管理的动力,地方政府监管力度较低;企业需要改进管理方法,降低管理成本,合理制定员工事故赔偿额标准,降低员工的遵守规章的难度,并适度提高对员工遵守规章行为的奖励力度,以降低员工从事不安全生产行为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行为水平,实施问卷调查,以607位煤矿员工为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方法,分别构建安全遵从行为模型和安全参与行为模型,研究这2种安全行为受安全知识、安全动机以及对安全事故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安全遵从行为模型和安全参与行为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度;安全知识和安全动机对这2种安全行为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前者对员工安全参与行为的影响更大,后者对安全遵从行为的影响更大;安全遵从行为和安全参与行为对安全事故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煤矿员工的“知-能-行”不安全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从认知心理学视角,分析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决策心理过程,构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知-能-行"模式模型,归纳该模式下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致因因素,为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研究表明:煤矿管理者的不尽职行为是一种重要的不安全行为,并成为导致我国煤矿事故频发的根本原因;安全管理规定和行为规范、员工的记忆状态、理解能力、行为认知能力、价值观及价值判断、行动能力均是影响煤矿员工作出不安全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预防和控制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应从煤矿员工的外在规定性、"知"、"能"、"行"4个方面入手;对煤矿管理者和工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应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企业安全管理主要依靠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对员工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效果有限。针对常见的员工不安全行为,提出建立员工行为安全管理系统促使员工行为规范化,并将其分为4个部分:违规提示系统,危险警报系统,辅助提示系统,紧急制动系统,辅以"自我观察法"作为配套管理措施,将员工意识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以期能够减少由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事故,促进企业安全文化的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工程施工企业员工安全偏离行为的形成机理,根据社会交换理论,从员工心理资本和消极情绪角度,构建工程施工企业辱虐管理对员工安全偏离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得38家企业的578名工程施工人员的有效样本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分步回归等方法揭示工程施工企业辱虐管理对员工安全偏离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工程施工企业辱虐管理与员工消极情绪和安全偏离行为显著正相关;消极情绪在辱虐管理与员工安全偏离行为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在辱虐管理与员工消极情绪间起显著负向调节作用,同时在辱虐管理与安全偏离行为间起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造成煤矿安全事故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因素,基于人因分析和分类系统(HFACS),以山西汾西煤矿集团的煤矿安全事故报告为样本,将极大似然估计和模糊语义-数字概率估计方法相结合,构建煤矿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进而由浅入深地推理出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个人准备状态差是造成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最直接原因,而运行计划不恰当、监督不充分和资源管理不到位是造成作业人员不安全行为的主要深层次原因,作业人员状态对其不安全行为的产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