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为了有效降低报警装置漏报率和误报率,基于化工生产的过程历史数据,探讨了报警优化的两种方法。以误报率和漏报率为优化指标,建立报警阈值目标函数,从最小化目标函数的角度出发,采用数值优化的方法进行报警阈值的优化设计。基于报警时长的变异系数,应用自适应报警延时方法来降低报警数量。实例研究表明,应用基于化工生产过程历史数据的方法,可有效减少无效报警数量,降低误报率和漏报率,提高报警质量,对于提高石化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由生产状态变化引起的误报警频发,为解决现有针对基于状态报警的抑制方法缺乏完整性与定量分析的问题,提出了新的报警抑制策略。通过分析报警记录等数据库,对引起报警的生产条件进行结构化整定并量化,利用分类筛选与数据过滤找出基于状态的报警,再结合关联性分析和概率判断,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静态报警抑制策略。使用现场数据的试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理工科学生修完"单片机开发技术"课程以后,在课外布置一些实用的设计性课题供有兴趣的学生选择制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该文介绍其中一个课题:一种基于超声波测距的多功能报警系统,该系统通过超声波传感器采集信号,经过放大鉴频后由单片机处理,控制多种报警功能.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以下报警功能:声光报警,语音报警,无线报警,PC机实时监测.系统可以根据环境不同自动调整监控范围,是一个报警功能多、体积小、性价比高的智能化安防系统.  相似文献   

4.
当今社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运用现代化的防范手段,为人身财产的安全提供保障的需求增长迅速,于是以报警防盗、报警设备为基础,以报警一接警~处警模式建立的接警中心的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报警系统失效主要包括漏报、误报,对系统进行失效概率预测,可以帮助判断设备质量优劣,评估系统效能。利用Matlab软件编程,通过神经网络预测失效概率。根据不同场所正在使用的火灾报警器的失效数据作为原始数据,归纳总结失效原因,建立事故树,结合专家打分法与模糊理论得到网络的输入值与输出值。通过网络训练,得到可以对系统失效概率进行预测的RBF神经网络,测算效率大幅提高。以70组不同品牌、用途的火灾报警系统作为算例,通过训练数据,最终达到输入底事件发生概率可直接输出顶事件发生概率的目的。结果表明,RBF神经网络相较于BP网络与事故树算得的失效概率具有更高的拟合度,RBF神经网络模型在进行系统失效概率预测时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白石 《安防科技》2003,(2):22-23,26
1 不划分防火分区的小型火灾报警系统 在小型火灾报警控制系统中,只需一个报警回路,火灾探测器的数量一般在1~127之间,这时可选用联动型通用火灾报警控制器。按设计思路,其构成为区域型、127个报警点、30个总线联动点、6个多线制外控编程接点,控制器结构为壁挂式。系统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7.
早期预警与低误报率一直是建筑火灾探测面临的挑战与难题。已有研究多针对特殊场所特定燃烧产物或多种传感器耦合,普适性不强,探测设备成本高,无法大规模应用。通过将火灾烟气蔓延规律与探测器信号时空分布融合,在不增加探测器数量和分布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基于建筑结构微元的多传感器耦合区域火灾报警模型。对典型火灾场景的烟气蔓延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狭长结构中探测器信号强度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应用区域火灾报警模型后,报警时间较传统模式提前了14.7%,基本杜绝了单个探测器误报引发建筑物火灾报警的问题。结果表明:多传感器耦合探测模式显著缩短了火灾报警时间,降低了火灾探测误报率,实现了火灾的早期准确识别与预警。  相似文献   

8.
张波涛 《中国安防》2013,(Z1):77-80
在2012年的安博会上,来自国内外的防盗报警厂商带来了诸多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如物联网探测器、联网报警主机、智能报警平台、报警视频联网应用系统、更贴近民用的家用防盗系列产品等,这些产品在功能、外观上较往年均有一定的突破,产品或系统的性能更加丰富、稳定,操作更加简单便捷。可以说作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一个主要表现载体,安博会让我们对报警市场的发展有了更直观、更新的认识。笔者结合此次安博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长径比对油气爆炸传播特性与火焰传播规律的影响,为复杂管道受限空间油气爆炸防控提供理论参考,结合油气爆炸与爆炸抑制工程实际需要,构建不同长径比管道油气爆炸模拟实验系统,在此基础上开展不同初始浓度的预混油气-空气混合气爆炸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管道内部的预混油气爆炸超压信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由于耗散以及憋压效应导致超压下降平稳后仍大于初始压力;同时长径比增加会导致达到最大爆炸超压的油气浓度增加,油气爆炸超压峰值随着长径比的增加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规律,小长径比管道的油气爆炸超压峰值高于大长径比管道,但同为小长径比管道或大长径比管道工况的实验结果对比显示爆炸超压峰值随着长径比增加而提升;而超压上升速率则会随着长径比的增加而上升;长径比的增加同时也会促进火焰的加速传播并减小火焰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0.
在你看到一个报警系统时,如何知道这套系统是好是坏?这恐怕是许多房屋业主遇到的一个问题。在你对报警系统一无所知的时候,如何才能比较不同公司生产的报警系统?本文为你介绍了这方面的内容。 第一种方法:全面研究现在市面上的不同报警系统,最好是邀清几家报警公司到你的家里实地察看一下,让他们帮忙评估你的安全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报警公司肯定会向你展示他们自己销售的产品,并且给你提供系统的第一手资料。在你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之后,或许你就可以决定所要购买的产品了。  相似文献   

11.
煤粉爆炸传播特性的试验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和预防矿井煤尘爆炸事故有重要意义。利用自制的长29.6 m,内径199 mm的试验管道,对煤粉-空气混合物爆炸压力波传播过程进行试验研究。采用压电传感器测量压力信号,得到爆炸压力波沿管道传播过程中不同测点处的压力时间历程曲线,探讨煤粉粒度和浓度对其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煤粉-空气混和物在弱点火条件下能够实现粉尘火焰的形成和传播。煤粉爆炸压力波传播过程中速度为400~430 m/s,峰值超压为68~72 kPa。煤粉爆炸峰值超压随着煤粉粒度的减小而增大,但煤粉粒度对其爆炸峰值超压的影响程度随着浓度的增加将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氢气(H_2)/空气(Air)预混气体爆炸事故中突扩型管道对火焰结构形成与发展造成的影响,基于k-ε湍流模型和β-flame火焰增厚模型,采用Flacs软件开展不同突扩角度β对突扩管道内火焰传播特性(速度和超压等)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β的管道内H_2/Air预混火焰传播过程都经历熄灭与再次点燃阶段;β对管道内火焰传播距离有明显影响,随着β角度减小,火焰极限传播距离明显降低;β越小,管道内斜压作用对涡旋抑制效果越明显,进而越会抑制燃料组分的输运和火焰的继续传播。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油库常见的分支结构空间内发生油气爆炸时火焰和压力的传播特性,建立了基于WALE湍流模型及Zimont预混火焰模型的油气爆炸模型;模拟了6种不同分支管道结构空间内汽油/空气混合物爆炸发生发展过程;研究了分支管道数量及相对设置位置对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以及分支管道对火焰传播形态和速度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与前人相关实验规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分支管道对汽油/空气混合气预混爆炸具有明显的强化激励作用;火焰锋面传播经过分支管道时,经历规则—褶皱—规则的变化过程;主管道内火焰传播速度,在分支管道对流场的突扩作用和湍流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呈震荡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4.
应用传感器和无线电技术,提出了一种有毒气体泄漏无线报警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半导体气敏传感器QM-N10来检测有毒气体,通过检测电路把有毒气体浓度的变化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一旦超过设定的有毒气体的安全浓度值,系统启动发射电路工作。接收处理电路接收和处理发射电路发送的无线编码信号,同时输出控制信号启动扬声器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手动报警按钮报警信号不能正常反馈故障的原因,并据此有针对性地介绍了维护维修的具体方法;为实际应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主流报警优先级设定方法操作性不佳,在进行装置报警系统优化时由于考虑维度少而无法较好优化报警系统优先级,针对该问题,建立了基于风险的报警优先级设定新方法。将标定的风险图法应用于报警优先级设定,假定某报警不存在,对出现危险情况的频率、后果严重度、可用时间、避免事故后果的可能性等进行标定,并对危险状况出现频率与可用时间进行矩阵分析,将结果运用于风险图中;针对某柴油加氢装置报警系统,应用该方法进行了报警优先级优化。结果表明:基于风险的报警优先级量化设定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优化装置报警优先级;经该方法优化的各级报警,数量分布更接近EEMUA的推荐值;对于“在所考虑的报警不存在时每年发生事故的次数”因素,研究给出3个不同的档次供企业选择,实践中,企业可结合自身可接受标准,作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根据FBG传感器的应变、振动和冲击特征,报道了一种基于准分布式FBG传感器的入侵报警系统.首先根据小波降噪原理和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的方法分别进行降噪和报警信号分割,同时对分割信号分类和特征分析以进行报警判断和识别;其次分析了入侵监测系统的五种报警模式;最后根据LabVIEW开发了入侵报警软件.经过实验证明入侵报警系统能够完成自动、实时报警和报警定位.  相似文献   

18.
围绕核电厂报警分析展开研究,结合多层流功能建模方法,提出并开发了一套基于有向图知识表达的智能报警分析系统。以压水堆主冷却剂系统左环路LOCA事故工况为例,对所提出的智能报警分析系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过滤信息并定位根原因,通过图像信息呈现方式为操纵员提供有效的综合诊断信息,降低大量信息对于信息诊断任务的影响,提升核电厂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探测早期火灾的重要技术手段,其部件的重要性是关系到该系统能否切实发挥作用的重要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DHGF理论的计算方法和应用的可行性,依据该理论建立起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件重要性确定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实例计算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部件重要性的确定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许宁  杨锦  成俊平  杨健  郝永梅 《安全》2023,(3):36-42
为掌握不同因素和不同条件对H2/空气管道预混气体火焰传播的作用和影响,应用FLACS软件在不同的当量比、燃料中的CO2体积分数、障碍物数量和阻塞率等条件下,分别以火焰传播速度、超压、升压速率和温度等特征参数为表征,对半开口管道中H2/空气预混火焰传播过程及其参数影响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量比为1.2时,半开口管道中H2/空气预混火焰最高温度最大,当量比为1时,H2/空气爆炸压力的最大超压和最大升压速率最大;CO2对H2/空气预混火焰的传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燃料中CO2体积分数的增加,抑制效果越突出,预混火焰最高温度、最大超压和最大升压速率也就越小;障碍物的存在对预混火焰的传播具有激励作用,且激励效果在一定程度内随着障碍物数量和阻塞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