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城市灾害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当前城市灾害形势依然严峻,仍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首先阐述了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定义,针对目前城市灾害的严峻形势和灾害损失现状,分析了城市灾害应急的重要性;通过对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的系统分析,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可行性对策:必须构建统一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应急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完善应急预警.同时,提出要建立城市灾害管理信息系统和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完善我国城市灾害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建成一个科学、系统、全面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预防和减轻城市生命线系统的灾害危险性是防灾减灾中的热点问题.随着自然灾害突发强度、频度和广度的不断增长,自然灾害预防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城市作为人口集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区域和战略中心,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是剧烈、致命的,亟待开展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风险研究.通过对低温暴雪冰冻灾害特点的分析和总结,提出用灾害链理论来研究城市生命线系统的暴雪冰冻灾害问题.介绍了城市生命线系统灾害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城市生命线系统暴雪冰冻灾害链的致灾原因、形成过程和主要灾害链类型,最后论述了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3.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3,他引:25  
铁永波  唐川  周春花 《灾害学》2006,21(1):8-12
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是城市灾害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体系对增强城市灾害管理能力和提高政府部门对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专家词查法合理地确定了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起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该方法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很好地解决了城市应急能力的定量评价问题,同时,还可以克服主观随意性,从而提高对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客观性,为城市安全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蒋漳河  陈国华 《灾害学》2007,22(2):62-66
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技术系统的复杂化和规模化、城市化步伐的日益加快以及人们应对技术灾害能力的有限,均增加了城市技术灾害的风险。针对频发的城市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交通事故等技术灾害,综合分析了我国各类城市技术灾害的特征、危害、应急管理现状以及相应的防灾、减灾理论研究方法和应急管理对策。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法规、理论、技术等方面对政府、企业和个人提出了改革方案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方,是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的中心。同时,城市是现今各种自然灾害的承载体。随着近些年自然灾害不断地增多,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成为减少民众生命财产损失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我国的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已经初具雏形,在城市的防灾减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结合近些年我国城市灾害的特点,以及世界上一些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先行国家的经验,阐述城市灾害预警系统的概念、重要性及基本构成;同时针对我国城市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现状、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城市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和实施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城市害应急反应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显东  沈荣芳 《灾害学》1996,11(1):68-72
初步分析和整理了澳大利亚灾害学者们对城市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编制的一般认识,然后纲要性地介绍了澳大利亚某城市灾害应急反应的总体规划及项规划,籍以借鉴国外城市灾害管理的有益经验,提高我国灾害应急反应规划的编制水平。  相似文献   

7.
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三维模式--阶段矩阵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考虑防灾减灾措施下,构建了城市灾害风险综合评估的框架体系,包括11种城市灾害所对应的风险系统评估后的综合评估,每个系统的评估是在考虑防灾减灾措施下采用信息扩散技术进行的信息处理和评估.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提出了由阶段、灾害风险种类和级别组成的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三维模式--阶段矩阵模式.它是由3个阶段、6个环节及每个环节的矩阵模式组成.据此,简述了城市灾害综合风险管理的过程是灾前预防矩阵管理、灾前准备矩阵管理、灾中应急矩阵管理、灾中救援矩阵管理、灾后恢复矩阵管理和灾后重建矩阵管理不断循环和完善的过程.最后,用一个虚拟实例说明了阶段矩阵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上海城市灾害分析与减灾建设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肖功建  韦晓 《灾害学》2001,16(2):70-75
随着人口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城市灾害日益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针对上海市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现状,分析了这些城市灾害的主要特征及其潜在的致灾防患,并总结论述了上海市防灾减灾建设的措施和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城市灾害特征浅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扼要阐述了陕西省城市灾害的类型、特征和城市安全减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进一步强化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0.
控制论在城市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董华  吕坤  乔海涛 《灾害学》2003,18(3):1-5
为改善目前城市灾害防治职能部门之间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相互协调困难的现状,基于对城市灾害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利用控制论指导城市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构想,并对开环、闭环和前馈-反馈控制模型在城市灾害防治体系及其子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灾害演化网络的风险分析方法,针对城市暴雨灾害的演化过程进行了风险分析。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北方城市暴雨灾害演化网络模型,将危机事件分为三个等级,并探讨了事件级别和出入度的关系;分析城市暴雨灾害链演化特点和暴雨危机事件后果蔓延规律,得到关键危机事件和演化链。结果表明,交通堵塞是我国北方城市暴雨灾害系统中关键危机事件;暴雨灾害演化系统存在短链、长直链和循环链三种结构,其中循环链中的危机事件互为因果,可自行激化,是灾害演化网络控制的关键结构。  相似文献   

12.
新疆近3年大风灾害灾度分析与区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龙  何清 《灾害学》2005,20(4):83-86
新疆是我国大风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已往的大风灾害研究主要从自然学科角度进行较多,分析了大风致灾因子的主要来源、地理分布、强度、监测等,但缺乏从社会学科角度分析研究.本文以新疆2001~2003年发生的大风灾例为研究对象,以新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单位,根据可操作性、可比性、可传递性原则选定的3种确定灾度指标的因子,采用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各地州市大风灾害灾度进行计算和定量评价,并根据最大隶属原则把15个地州市分别划分为3个区域级重度风灾区、4个区域级一般度风灾区和8个区域级轻度风灾区.  相似文献   

13.
论城市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系统论的观点说明城市自然灾害是地球自然灾害系统的一个组成部份,根据城市自然灾害的特点.对城市减轻自然灾害系统工程的初步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城市公共安全理论研究与应用的不断深入,对于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孤立研究已渐露弊端.探讨了研究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融合模式,剖析了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的空间范围与应变管理空间需求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以整合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城市公共安全规划,以空间观构建城市应急管理机制的设想.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效服务范围和资源量,提出了城市各类防救灾设施的规划标准与建构模式,以建立城市救灾单元区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世界性城市灾害的加剧已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大障碍,它也是城市化过程的产物。如何协调城市化过程与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已成为当今世界、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在综述了中国城市灾害及其风险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薄弱环节的综合分析,依据作者提出的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就中国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对策提出了3条政策建议:即完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的信息保障机制,特别是灾害预警体系、信息共享体系和信息公开机制;加强城市综合减灾能力的建设,特别是明确城市建设中减灾工程与非工程设施投入的固定比例,完善减灾教育宣传体系和综合灾害应急响应的科技平台体系;建立城市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范式,特别是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中综合减灾规划的改进和完善,加快拓展城市企业灾害保险与再保险和发展适应城市灾害风险的“安全社区”范式。  相似文献   

16.
关贤军  徐波  尤建新 《灾害学》2008,23(1):128-131
对城市灾害风险管理以及城市灾害和城市灾害风险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构成要素角度解析了城市灾害的形成和城市灾害风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张明媛  刘妍  袁永博 《灾害学》2012,(1):135-138
城镇灾害的多样性、频繁发生与其造成的各种损失和破坏的严重化趋势,已经对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城镇应对灾害的预测、防御、救助及灾后恢复的综合能力,直接决定了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建立了基于城镇社会、经济和环境属性功能的城镇综合承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可变模糊聚类方法,通过指标权重、相对隶属度与聚类中心之间的动态迭代,得到了更为合理的样本城镇的防灾、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能力相对比较结果。与已有研究相比,可变模糊聚类在综合评价问题上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更客观和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变动的集成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提出了以非线性回归拟合发展趋势、正弦函数逼近周期变动和马尔可夫链刻划随机扰动的集成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山东省农业自然灾害成灾面积的变动规律模拟,得到了较好的预测效果。理论和实践表明,集成预测模型优于传统的单模型预测,为预测具有复杂机制的自然灾害演变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新发展阶段下推动城市高质量安全发展是国家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战略方向.城市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提升是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推动城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保障.首先分析了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时代需求,尤其是2012年以来我国逐步形成的灾害防治总体需求.其次基于综合灾害防御能力的学术内涵,进一步从灾害风险防范的结构体系和功能体系分析了其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