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很高兴来到北京,北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到"能源安全",首先要明白我们所说的是同样的东西。要知道,能源生产国、能源消费国或能源中转国对"能源安全"的定义,是各不相同的。今天我主要讲的是像中国和美国这种能源消费国的能源安全问题。石油对发电不再重要能源安全意味着廉价、稳定和可靠的能源供应。今天的石油很少用于发电。比如在美国,只有1%的电来自石油。在全世界,只有5%的电来自石油。大规模用石油发电的国  相似文献   

2.
随着矿物能源开采消耗量的急剧增加,煤炭开采安全、能源开采和消耗引起的生态环境改变及破坏、世界石油市场油价波动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较低等,构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安全工程研究体系由区域能源开发消费安全、合理能源结构和消费布局、能源安全战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研究内容组成。通过分层次研究和循环促进,开展能源安全战略、能源安全技术、能源生态关系、能源安全经济的系统研究,为科学解决能源安全问题、实现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3.
能源安全是维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能源发展中的消防安全是确保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能源发展战略,概述了目前我国能源发展现状,并以石油火灾为例,总结了火灾发生的原因和火灾发生与能源增长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能源发展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对能源消防安全管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二战是如何开始的?日本为何侵略中国、印尼、蒙古?因为日本需要能源。我认为如今的能源安全可归结为两个问题。首先,如何保障世界贫困人口的能源安全?全世界目前有30亿人口缺乏能源,很多人甚至用不上任何能源。如果有人问他们的能源安全问题是什么,他们会说,我希望有电灯泡,能在睡前读读书等等。中国虽然已经摆脱能源紧缺困扰,但中国是亚洲大国,若想在未来更加强大,必须意识到亚洲能源短  相似文献   

5.
《中国安防》2011,(3):56
能源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能源的需求日渐趋曾,开采生产的任务量大。而能源领域由于行业属性、作业场所及对象特殊,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和政府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办公室联合主办的第八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于2005年5月24日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论坛分别就目前对能源行业影响较大的安全生产与安全防范管理、节能与环保、监管与安全、新能源开发利用以及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等问题展开讨论,为保障能源供应,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7.
本世纪前20年,我国的能源战略将着眼长远发展的目标,能源供应的发展方式将实现从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为目标,向在满足需求的基础上重视环境效益的目标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将从单纯依赖国内资源的自我平衡模式,向参与国际市场能源平衡的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8.
我国石油消费现状及其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是支撑经济发展和国防现代化的基本能源之一。在当今国际社会中 ,石油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斗争的特殊武器 ,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条件。我国目前石油供需形势严峻 ,主要表现为 :石油储量接替准备不足 ,老油田稳产面临严峻形势 ;需求增长过快 ;对外依存度较高 ;运输和贮存能力较小等方面。石油的安全及其保障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因此 ,有必要研究我国的石油消费现状及发展战略。笔者针对我国的石油消费现状 ,分析了目前我国石油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了我国的石油战略。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中国的能源供求现状,指出中国能源的两大特征:①煤炭消费为主;②人均消费低、能源利用率低。笔者强调,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增大,已成为能源输入国;提出逐步调整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实现能源替代,构建优质化、多元化的能源结构的策略;着重从5个方面进行调整———重点解决石油供不应求的能源结构性矛盾、加强煤炭资源的清洁和优质开发利用、发展以利用洁净煤技术为基础的电力工业、提高核电的比例、加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确保我国能源的安全稳定供应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向生态城市建设的能源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信息熵分析了城市能源供应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多样性,提出了生态城市能源结构优化的基础判据和约束判据.以厦门市为例,分析了城市能源结构自然演变趋势的缺陷,提出了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能源结构优化的控制方案,并判断其优化效果.结果表明,2020年前,基础情景下的厦门市能源供应结构多样性将减少,能源消费结构退化较显著,尤其是2015年前退化趋势加剧,且远远超过结构优化判据的约束条件.而通过采取提高能源生态效率,清洁燃料替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机动车用能调整强化等控制措施,2010年后厦门市未来能源结构总体上将明显优于系统自然演变结构,同时满足环境容量约束与倍数因子约束条件,从而为该市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The provision of a secure, continuous energy supply is becoming an issue for all sectors of society and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as a major energy user must address these issues. This paper identifies anaerobic digestion as an opportunity to go some way to achieving energy security in a sustainable manner. However, a number of energy management and waste reduction concepts must also be brought into play if the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economic aspects of sustainability are to be balanced. The reporting of such activity will help to promote the green credentials of the industry. Cleaner production, supply chain and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roaches all have a part to play as tools supporting a new vision for integrated energy and waste management. Our reliance on high-energy processing, such as canning and freezing/chill storage, might also need re-assessment together with processing based on hurdle technology. Finally, the concepts of energy and power management for a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 must be brought into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相似文献   

12.
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对食品供应链协调管理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综述,构建食品安全供应链协调管理系统框架,该系统含有2套自适应的子系统,即低成本常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和高成本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控制预测系统。探讨该系统构建的目标、构成、协调机制和实现途径等,以期通过供应链内、外部的交叉连接、协调与交流、自适应调整,实现食品产业供应链一体化全流程的安全监督与控制,达到全面、综合协调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食品安全环境因素的改善和规范,来提高食品安全效果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归纳了影响食品安全的环境因素,特别是影响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的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对供应链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的选择上,为此,设计了环境因素对供应链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影响机制;为了分析环境因素对供应链中生产者食品安全的影响,从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中选取了消费者食品安全意愿、生产者市场占有率、罚款金额等环境因素,以生鲜蔬果供应链中覆盖流通领域的那个部分提出了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选择策略的仿真模型,使用Netlogo软件进行了多主体仿真。通过仿真发现,食品监管的手法还宜细化,提升技术因素可以有效改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4.
This contribution presents the multi-objective synthesis of a company's supply network by integrating renewables (biomass and other waste, and solar energy) and accounting for several environmental footprints. The synthesis is based on a Mixed-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 (MILP) problem. A previously developed model by the authors for achieving energy self-sufficiency by integrating renewables into companies’ supply networks has been extend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such as energy, carbon, nitrogen, and water footprints. The achievement of an energy self-sufficient supply network has been considered whilst significantly reduc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The presented model is applied to multinational poultry-meat producing company. Direct (burdening) and indirect (unburdening) effects that form total effects on the environment are consider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footprints. The results showed significant unburdening of the environment in terms of carbon and nitrogen footprints but, however, higher burdening in terms of the water footprint.  相似文献   

15.
煤炭能源安全测度指标体系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促进国家能源健康持续发展,从煤炭安全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出发构建了煤炭安全测度指标体系,科学评价了煤炭安全的程度。通过确定各子系统的集成权重建立了煤炭安全度和煤炭安全系统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以此研究煤炭安全状况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997—2008年在各子系统共同作用下煤炭安全度呈2周期移动平均曲线变化趋势,系统协调发展度处于勉强协调与中级协调之间,这期间煤炭运输和能源效率是煤炭安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预测2009—2016年煤炭安全度呈快速上升趋势,但系统协调发展度出现下降态势并趋向失调衰退。从子系统考虑煤炭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变化趋势,促进其协调作用机制的形成,是保障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道路景观对生态环境的5方面影响,即对生物及生境的影响、对环境的物理影响、对环境的次生影响、对大尺度景观的影响及综合影响,提出保障道路景观生态安全的策略,主要应从道路及其网络规划设计和建设、交通政策、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生态工程措施、道路的使用与管理等几个方面加以考虑。笔者认为,要减少和缓解道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影响评价是基础、生态道路及其网络建设措施和有效使用管理是手段、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依据;同时指出,我国未来应以高速公路的开发建设为契机,在实践中应用并促进道路景观生态安全的研究,带动中国道路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煤炭应急供应的储备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关于石油储备的研究,界定煤炭应急储备的含义,分析煤炭储备的功能。根据我国煤炭供应的特点,探讨煤炭应急储备模式,提出我国煤炭应急储备的基本构想,指出我国煤炭应急储备应以地方储备、企业储备、现货储备为主,应急储备和日常储备相结合。从煤炭消费量、自给率、运输条件、经济实力4个方面分析影响储备规模的因素,测算各省区的储备规模。结合煤炭应急储备的基本构想和煤炭应急储备计划、轮换、动用的要求,提出煤炭储备管理的二级储备体系和三级管理体系,以及政府监督、市场运作、企业主导的储备运行模式。该研究成果对我国煤炭应急储备体系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