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分析了第二松花江中下游和松花江干流表层沉积物中总汞的含量水平和分布规律,同期采集了牡丹江、黑龙江沉积物作为对照,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初步评价了松花江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状况和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松花江10个断面沉积物总汞含量范围0.029~1.317 mg·kg~(-1),均值0.183 mg·kg~(-1).第二松花江3个典型断面沉积物总汞含量均显著高于松花江干流的7个典型断面(P0.05).地累积指数(Igeo)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r)表明第二松花江3个典型断面沉积物汞污染程度为偏中度至重度污染,存在高度生态风险;松花江干流7个典型断面为轻度污染,具有较高生态风险.近10年松花江沉积物汞含量变化及空间分布结果显示,现阶段第二松花江沉积物汞含量有所下降,但松花江干流个别江段沉积物汞含量有所上升,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万峰湖水体和沉积物中汞的污染现状以及汞含量分布状况,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表征了水体中汞污染程度,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1个采样点水中汞含量为ND~0.034μg/L,平均值0.014μg/L,均符合国家地表水质量Ⅲ类标准;沉积物中汞含量为0.039~0.358 mg/kg,平均值0.169 mg/kg。从三江口—红村码头水和沉积物中汞含量均呈现波状起伏分布,分布趋势较一致。单因子评价法显示研究区水体中无汞污染,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显示所测样点沉积物中有82%无汞污染,45%生态风险很低。  相似文献   

3.
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鱼类汞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各种鱼类体中总汞和甲基汞的监测和研究,掌握了目前松花江哈尔滨江段鱼类体中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范围,掌握了此江段鱼类汞污染现状,从鱼体的角度来定量地评价松花江目前汞污染状况.  相似文献   

4.
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体重金属特征及潜在生态风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测定第二松花江中下游水体中重金属的含量,探讨了水体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水中重金属含量较低,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均远高于该河段水中重金属含量;水和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沿程变化规律一致,即在市区河段中的含量远高于非市区河段;沉积物重金属呈现中等至极强的生态风险,以Hg和Cd的生态风险为主。  相似文献   

5.
典型城市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凉水河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典型城市河流表层沉积物中汞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采用王水水浴消解法和BCR三步提取法分析沉积物中汞总量及其赋存形态特征,并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风险评估指数法评价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凉水河表层沉积物中总汞含量范围是0.018~3.48 mg·kg~(-1),平均值是0.974 mg·kg~(-1),多数样点高于北京市土壤背景值;表层沉积物中汞主要以残渣态(B4态)存在,平均含量为0.841 mg·kg~(-1),各形态汞所占比例顺序为:残渣态(B4态)可氧化态(B3态)可还原态(B2态)弱酸可溶解态(B1态),其中生物有效态汞占总汞的比例为23.21%.基于汞总量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可知,凉水河各个河段表层沉积物中汞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都处于很高水平(Ei平均值为565);但基于汞形态的生态风险评价可知,汞的生态风险都处于较低水平(B1所占比例平均值为4.80%).  相似文献   

6.
采用MILESTONE DMA-80固液相自动测汞仪对广西北部湾潮间带13个站位表层沉积物中汞含量进行检测,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对研究区域沉积物Hg污染水平和潜在生态风险进行判定。研究表明,研究区域各站位潮间带表层沉积物汞含量介于24.60~125.87 ng/g之间,平均值为60.58 ng/g,就不同站位所属海区而言,平均汞浓度质量分数由高到低表现为:钦州海区北海海区防城港海区,广西北部湾潮间带沉积物中汞污染风险系数低,个别站位接近中等风险程度临界值。广西北部湾滨海潮间带各站位中表层沉积物汞元素潜在生态风险较小,各站位沉积物中汞浓度均低于国家海洋沉积物Ⅰ类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桃江河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江上游桃江河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采集45个平水期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Cr、Cu、Zn、As、Cd、Pb和W 7种元素含量,查明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特征,结合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来源,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重金属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桃江河沉积物中Cu、Zn、As、Cd、Pb和W的平均含量均超过赣州市土壤环境背景值;主成分提取的两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58.22%,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Cu、Zn、As、Cd、Pb、W主要来源于矿业活动和城市生活排放等人为活动的影响,Cr主要来源于自然源的影响;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桃江河沉积物Cd为主要污染元素,表现为偏重污染程度,Cu呈偏中污染程度,Zn、As和W这3种元素则表现为轻度污染程度,而Cr和Pb则无污染;潜在生态指数评价结果表明,Cr、Cu、Zn、As、Pb、W均属于低生态风险等级;Cd为严重生态风险等级.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为53.60~7379.35,其中低级、中度、重度生态风险的样点分别占13.33%、17.78%、17.78%,而严重生态风险的样点占51.11%,中度生态风险及以上的点位占据85%以上,可见桃江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存在极为严重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8.
滏阳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针对海河流域重金属污染严重问题,选择海河南系滏阳河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表层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Cd和Pb)含量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富集系数(EF)和相关性探讨其来源,并利用地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滏阳河表层沉积物存在重金属污染问题,Cr、Ni、Cu、Zn、Cd和Pb平均含量分别高达142 mg·kg-1、38.2 mg·kg-1、96.2 mg·kg-1、573 mg·kg-1、0.730mg·kg-1和89.2 mg·kg-1,各元素分别超标河北省环境背景值的1.1倍、0.2倍、3.4倍、6.3倍、7.1倍和3.1倍;沉积物中Ni无重金属富集,其它元素在整个河段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富集,且Cu、Zn、Cd、Pb 4种重金属元素受人为排放源影响较大.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处于强风险等级,Cd污染达到重风险等级,其它元素处于低风险等级.滏阳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主要存在于城市近郊河段以及受污染支流汇入河段.  相似文献   

9.
卓海华  孙志伟  谭凌智  吴云丽  兰静 《环境科学》2016,37(12):4633-4643
三峡工程建设以来,三峡水库干支流水文形势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造成水体悬浮物沉降条件改变,可能导致库区表层沉积物性状发生变化.通过对2000~2015年三峡水库干流江津至坝址段和嘉陵江、御临河、乌江、小江、大宁河、香溪河等主要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水平、时空变化及潜在生态风险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在2000~2015年长江干流沉积物中铜、铅、锰、砷、汞元素各断面含量平均值区间分别为46.5~85.7、43.8~65.1、784.2~910.6、8.44~11.91、0.193~0.236 mg·kg~(-1);支流沉积物中铜、铅、锰、砷、汞元素含量平均值区间分别为16.5~85.6、25.8~74.8、573.7~996.3、6.96~13.31、0.160~0.232 mg·kg~(-1).三峡水库干流局部河段左右岸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存在较明显差异;铜、铅、锰、砷、汞元素在表层沉积物中含量变化趋势各异,不同水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程度波动,其中汞元素变化最为明显.不同元素在不同断面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库区沉积物中铜、铅、锰、砷等元素含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但砷与其他元素相关性低;汞元素与其他重金属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地累积指数法评价表明,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总体处于较低富集水平,但汞元素污染值得注意;长江干流及除乌江外主要支流大部分时段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变化较小,只在部分时段出现升高的情形;乌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2008年前处于相对较高水平,但2008年后下降并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松花江鱼类汞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松花江主要工业汞源根治膈,该江吉林市至三岔河口和三岔河口至同江江段总汞甲基汞已分别降到烃,中度污染水平,各江段鱼类总汞与甲基汞污染水平表现出:肉食性鱼类>杂食性鱼类>植物食性鱼类;底层鱼类>中,上层鱼类,无鳞鱼类>有鳞鱼类。各江段每种鱼种肌肉中甲基汞含量与总汞含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无脲酶,乳酸脱氢酶活力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鱼类肌肉中汞含量与江水中总汞含量之间呈明显的多元直线,多元对数和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渤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DMA-80测汞仪测定表层沉积物中Hg的含量,并对其空间分布状况以及生态风险进行论述。结果表明,渤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Hg含量范围为19.5×10-9~106.8×10-9,均值为41.5×10-9,除一个沉积物站位外,其余均高于渤海沉积物Hg的背景含量。Hg含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黄河口、渤海中部泥质区和辽东浅滩局部海域,低值区位于渤中浅滩和渤海海峡南部海域,这与河流输入、沉积物粒度以及区域矿物背景有关。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渤海中南部表层沉积物Hg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发现72.7%的站位处于中等风险水平,13.6%的站位处于重度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燃煤型和工业复合型城市汞污染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中国北方燃煤型城市长春市和工业复合型城市葫芦岛市汞污染状况。长春市表层土壤汞含量为0.030~0.272 mg.kg-1,土壤汞具有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递减的趋势;葫芦岛市土壤汞污染严重,表层土壤汞含量为0.055~14.575mg.kg-1,土壤表层汞含量以锌冶炼厂和氯碱厂及其附近为中心,向外围辐散降低,呈双中心分布;燃煤型城市长春市水中汞含量为0.089~0.567μg.L-1,沉积物汞含量0.042~3.183 mg.kg-1;葫芦岛市历史上受纳氯碱厂污水的五里河水中汞含量0.102~0.716μg.L-1,沉积物汞含量0.254~52.510 mg.kg-1。工业城市汞污染是我国汞污染最重的地区之一,其生态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利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法检测分析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及支流阿什河中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这3类10种抗生素分布规律,分析了抗生素浓度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并评估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10种抗生素中在松花江哈尔滨城区入境断面仅检测到6种抗生素并且检测浓度相对较低,但在出境断面检测出9种抗生素仅磺胺甲嘧啶未检出,其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增加最为显著,其次为磺胺类和氟喹诺酮类,哈尔滨城区内3条支流汇入是导致松花江水体抗生素浓度增加的直接原因.除磺胺吡啶和磺胺甲嘧啶外其余8种抗生素在阿什河各水样中的检出率均达100%,在阿什河上游断面仅磺胺吡啶未检出,但在阿什河入松花江处10种抗生素均检出,除诺氟沙星外其余9种均为各断面最高.阿什河沿岸4个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废水是影响阿什河中抗生素浓度的重要因素.相关性分析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水系中磺胺类抗生素与氨氮和总有机碳、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与氨氮和总磷、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氨氮、总磷和总有机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阿什河水系中3类抗生素与氨氮和总磷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松花江哈尔滨段及阿什河水体水质指标与其抗生素浓度密切相关.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及阿什河水系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4.
Mercury (Hg) exists in different chemical forms presenting varied toxic potentials.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method for different mercury species in aquatic environment. The predicted no-effect concentrations (PNECs) for Hg(II) and methyl mercury (MeHg) in the aqueous phase, calculated using the 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the assessment factor method, were 0.39 and 6.5 × 10− 3 μg/L, respectively. The partition theory of Hg between sediment and aqueous phases was considered, along with PNECs for the aqueous phase to conduct a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for Hg in the sediment phase. Two case studies, one in China and one in the Western Black Sea, were conducted using these PNECs. The toxicity of mercury is heavily dependent on their forms, and their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should be respectively evaluated on the basis of mercury species.  相似文献   

15.
松花湖水源地重金属非点源污染调查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吉林松花湖及其上游入湖河流水质、底泥、动植物样品中重金属污染的调查和评价,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基本得到控制的汞污染现象又呈加重趋势.底泥中汞富集系数较20世纪80年代上升1(5倍;受污染水体中的两栖动物林蛙体内甲基汞呈富集状态,较未污染河流中林蛙体内高2(29倍.汞污染的来源是上游个体手工式小采矿点随意倾倒尾矿渣,随降雨径流进入河流所致.  相似文献   

16.
第二松花江水体沉积物中难降解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针对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的污染状况,在不同江段采集了沉积物,并利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 质谱和等离子体色谱分别对其中的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PCBs)、其它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进行了定量分析。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污水处理厂排放口附近江段为第二松花江吉林市段污染最严重的江段。污染源主要来自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排放的工业废水。这一江段沉积物中的污染物将长期存在,并对下游江段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必须对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的工业废水进行更进一步的治理  相似文献   

17.
为全面了解蓄水运用期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及其潜在生态危害程度,在三峡库区干流及支流共采集了24个沉积物样品,测定了Cu、Pb、Zn、Cd、Ni、Cr、As和Hg的含量,并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金属元素Cu、Pb、Zn、Cd、Ni、Cr、As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76.03、59.40、137.63、0.75、46.81、86.31、18.07和0.109 mg.kg-1,均高于长江沉积物背景值.地积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元素污染程度顺序为:Cd>Pb>Cu>As>Zn>Ni>Hg>Cr.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各重金属污染对三峡库区构成的潜在生态危害由强至弱依次为:Cd>Hg>Cu>As>Pb>Cr>Zn,其中Cd的贡献因子最大.总体上讲,三峡库区蓄水运用期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等级,并未受到明显的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16种PAHs(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生态风险状况,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了2017年9月松花江干支流26个表层沉积物16种PAHs质量分数特征,并采用比值法对其污染来源进行解析,运用沉积物质量基准法和质量标准法评价其生态风险状况.结果表明:①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w(∑16PAHs)为169.76~3 769.19 ng/g,以3~6环高环为主,并且支流w(∑16PAHs)(范围为169.76~3 769.19 ng/g,平均值为1 598.41 ng/g)高于干流(范围为459.92~2 092.58 ng/g,平均值为1 173.67 ng/g),呈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的趋势.②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w(∑16PAHs)主要来源于生物质燃烧和石油燃烧.③松花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w(∑16PAHs)总体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个别支流点位(3个)会发产生经常性生态风险.研究显示,松花江流域干支流表层沉积物中w(∑16PAHs)呈从上游到下游逐渐降低的趋势,并且支流高于干流,但总体处于低生态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松花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汞污染现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2009年对松花江干流、嫩江下游江段、第二松花江干流水质、底质和鱼类汞含量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参照渔业水质标准、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无公害水产品安全要求和松花江流域汞的背景值对流域生态环境汞污染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江水中总汞含量0.000010~0.000172 mg/L,符合渔业水质标准要求;第二松...  相似文献   

20.
底泥作为汞重要的"汇"及二次"源",在湖泊系统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武汉主要城市湖泊为研究对象,探究了表层底泥中总汞(THg)和甲基汞(MeHg)的分布特征、潜在生态风险及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武汉15个城市湖泊表层底泥THg平均浓度为152±170 ng/g (24~611 ng/g),与国内其它湖泊系统相比处于较高水平;MeHg浓度为52.0±46.8 pg/g (ND~161.0 pg/g),低于其它湖泊系统。空间分布上,底泥THg浓度呈现由武汉市中心向外逐渐递减的趋势,MeHg含量并未呈现类似THg的分布趋势。潜在生态风险评价(PERI)结果显示,所有采样点位中汞潜在生态风险极高和高风险等级占比均为5.7%,且主要分布在市中心附近,说明武汉市中心附近湖泊底泥汞污染程度较重,而市中心外围湖泊底泥汞生态风险较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有机质可能是影响武汉城市湖泊底泥THg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而MeHg主要受控于无机汞的原位甲基化过程。底泥THg浓度-湖泊距市中心距离间显著的负相关关系、THg浓度-湖泊所在区GDP/人均GDP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均表明人为活动对武汉城市湖泊汞分布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