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矿物尘粒与人体正常细菌相互作用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4种天然及4种人工硅酸盐尘粒与人体的正常细菌大肠埃希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相互作用的机制.测定了矿物粉尘与大肠埃希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作用后的细菌数量、葡萄糖(GLU)消耗量及14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变化.结果表明,各种粉尘的主要化学组成各不相同,含钙的水泥尘粒以及含镁高的水镁石均能引起大肠埃希菌及表皮葡萄球菌的细菌数量、葡萄糖消耗量增加;各矿物粉尘均不能引起培养基Ti4+、Pb2+、Zn2+、K+、Na+、Ba2+、P5+浓度的变化,而能引起Mn2+、Ca2+、Mg2+、Si4+、Fe3+、Al3+、Ni3+浓度不同的变化;含Ca2+或Mg2+高的碱性矿物尘粒能促进细菌的生长代谢.  相似文献   

2.
燃煤电厂颗粒物控制的必要性与达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凡 《环境保护》2012,(9):29-30
燃煤电厂颗粒物排放现状及控制的必要性 我国每年火力发电的煤炭耗量已超过19亿吨,电厂烟尘排放量约400万吨/年,占全国工业烟尘排放量的35%,其中,10微米以下微细粒粉尘的排放量超过300万吨/年.目前,绝大多数火力发电厂都安装了四电场以上的静电除尘装置,对于10微米以上的颗粒,除尘总体效率可以达到99.9%以上,但对于微细粒子(PM10、PM2.5)的除尘效率较低,一般为90%以下,排放到大气中的超细粉尘一般以大气气溶胶的形式存在,长时间悬浮在大气中,不仅影响大气可见度,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尘粒越小,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此外,作为载体的细尘粒表面还吸附着汞等多种有害物质,加剧了对人体的有害生理效应的发生与发展.据相关权威资料介绍,目前燃煤电厂排放的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电吸尘的基本原理是在电吸尘器内产生电晕电场,使通过其中的气体电离而使烟尘颗粒荷电.荷电尘粒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产生向着与本身所带电性相反电极的定向运动,从而使烟尘颗粒被捕集.尘粒向电极吸尘电极的运动速度,取决于尘粒所受的力.在电吸尘器中,尘粒主要受下面几种力的作用.1.重力:Fg=mg,m为尘粒的质量2.电场力:Fe=q_pEc,q_p为尘粒荷电量,Ec为尘粒所处位置的电场强度3.粘滞力(阻力);F_D4.电风力5.感应力等  相似文献   

4.
<正> 大气中有害物质很多,已经造成危害或引起人们注意的有一百多种。其中影响范围广,危害大的有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硫化氢、氨及臭氧等。粉尘主要是煤石油等燃烧及冶金工业排入大气的细微颗粒按粒径的大小粉尘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由于自身重量,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能下沉的降尘;另一种是能在空气中飘浮的飘尘。飘尘的粒径一般在10埃(一埃等于10~(-8)厘米)以下,颗粒越小越容易随呼吸  相似文献   

5.
<正> 一、引言当今世界上,许多产业部门都对大气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玻璃工业也不例外,它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燃料燃烧产生的气态化合物,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二是将玻璃原料进行配料时引起的粉尘以及燃烧产物中的尘粒;三是玻璃在窑炉中高温熔炼时,原料中某些元素或化合物,有可能挥发或生成新的化合物,以气体或尘粒状态进入烟气,随同燃烧产物一起排入大气,造成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在这些烟气中,明显有毒的主要有砷、铅、氟以及它们  相似文献   

6.
颗粒层除尘器收尘效率一般可达 96 %以上 ,但在过滤微细尘粒时 ,其净化效率较低。为了提高沸腾颗粒层除尘器对微细尘粒的净化效率 ,在沸腾颗粒层除尘器内施加一外电场 ,使气流中的尘粒在进入过滤层前进行预荷电 ,可促进尘粒凝聚及颗粒层的过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铸造车间内非球形颗粒在工人呼吸道内沉积的动力学特性,借助电镜扫描获得粉尘颗粒的微观形貌,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5种形状颗粒在G3~G6及G9~G12呼吸道内运动规律,并讨论颗粒形状、呼吸量、颗粒粒径对其沉积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的形状因子φ越大、粒径越大、呼气量越大,非球形颗粒在呼吸道内沉积率ηt越高;φ越小,非球形颗粒在G3~G6呼吸道内沉积分布越分散,在G9~G12呼吸道内则相反;非球形颗粒在G3~G6呼吸道内主要因惯性碰撞发生沉积,φ越小的颗粒受到的曳力作用越强,不同形状颗粒间沉积率差异明显胜于其在G9~G12呼吸道,局部沉积率差异更是超过了30%.因此,形状因子小的非球形颗粒更易被输运至呼吸道较深的位置,对工人的健康威胁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春夏 (4~8月)期间,对位于中亚粉尘活动源区的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雪中沉积的大气粉尘微粒的数量浓度及其季节粒径分布特征等进行了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表层雪中不溶粉尘数量浓度在沙尘活动的4~6月份非常高 (最大439×103个/mL),可能是由于亚洲春季发生的沙尘暴事件影响造成的;将4~8月积雪表面不溶粉尘粒径分布进行了比较,粉尘微粒质量粒径分布表现出分布模式由沙尘活动前的单一模式 (3~21 μm),到沙尘活动期间的双峰分布模式 (3~21 μm和20~80 μm组成),再到非沙尘季节的单一模式 (3~21 μm)的变化规律;粉尘化学离子组成,尤其是主要代表矿物颗粒的Ca2+,在4~6月份浓度很高 (最大7?095 μg/L),另一方面,NH+4和SO2-4等作为可溶部分浓度变化存在差异.同时,用后向气团轨迹分析法验证了该区大气粉尘的传输路径,发现沙尘与非沙尘季节大气粉尘来源不同:分别来源于西北和西南方向,这对大气粉尘的传输和沉降造成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海藻酸钠固定化包埋微生物处理有机微污染源水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黄浦江水为处理源水 ,将筛选出的菌种用海藻酸钠为载体进行固定化包埋 ;对间歇式处理体系中菌体浓度 ,处理温度以及起始 TOC浓度对有机物降解效果的影响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 ,菌体浓度为 1g/L~2g/L,处理温度为 20℃时 ,包埋颗粒性状保持较好 ,对源水中起始浓度在 10mg/L~15mg/L之间的 TOC具有20%~30%的降解率 ;温度升高 ,明显缩短颗粒使用寿命 ;而菌体浓度增加对处理效果没有增强作用 .另外 ,以菌 TD2和 TD4包埋颗粒为例 ,测试发现经 48h处理 ,其对源水中浓度为53.4μg/L酚具有 90%左右的降解率 .  相似文献   

10.
金黄色葡萄球菌聚磷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厌氧/好氧交替环境下,对一般不认为是典型聚磷菌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纯菌的释磷、聚磷行为和碳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其对实际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正常好氧条件下培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改为厌氧培养5h后就有明显的释磷行为;在紧接下来转为好氧培养时会快速吸磷,6h时的吸磷量达水中总磷的65%,菌体含磷量由之前的0.98%增加到2.30%.染色观察显示,厌氧培养后菌体内聚羟基丁酸(PHB)颗粒显著增多,转为好氧培养后胞内聚磷颗粒增多.经过厌氧/好氧交替运行4个周期后菌体的含磷量就由初期的0.8%增至4.6%,但每个环境交替周期内吸磷量并未显著增加,且在厌氧/好氧交替的第1个周期,金黄色葡萄球菌即具有明显释磷、吸磷行为.该菌在厌氧阶段可利用包括蛋白胨、葡萄糖等大分子有机物在内的多种碳源释磷;其对实际生活污水磷的去除率高达98.2%.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典型的聚磷菌特征,其聚磷时可利用的碳源可以是VFAs之外的蛋白质和葡萄糖,且其聚磷能力不需要诱导,是其与生具有的本性.  相似文献   

11.
在详细表征活性炭(AC)、草木灰(PA)和沉积物(S)表面性质及化学组成的基础上,研究他们对农药西维因的吸附等温线及吸附和解吸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化学组成类似,孔隙结构不同的碳吸附剂所遵循的吸附机理不同.介孔分布较多的AC吸附机理复杂,介孔分布较少的PA以线性分配作用为主,AC对西维因的吸附量远大于PA,表面积标化饱和吸附量显示,表面积是影响吸附量的关键因素.AC对西维因的解吸量远小于吸附量,与PA的解吸量相当,PA的解吸量与吸附量相近,且解吸动力学数据均能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说明以分配作用黏附于碳吸附剂上的西维因可能又以分配的形式解吸.沉积物(S)中掺混AC和PA后,对西维因的吸附量增加,解吸量降低,证明AC和PA均具有应用于污染沉积物治理的潜力,但复杂的沉积物体系使得吸附并非简单的叠加.  相似文献   

12.
渤海大沽河河口底质-水界面耗氧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天津大沽河河口底质-水界面细菌降解有机物的耗氧模拟实验,研究河口底质生物耗氧机制。探讨了底质-水界面有机物的耗氧特点及总耗氧中生物耗氧和非生物耗氧所占比例。通过底质-水界面细菌种类、数量、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来判断细菌对含碳源、氮源的有机物的作用。结果表明,20℃,0~14h内,实验期间内平水期河口底质-水界面的生物耗氧和非生物耗氧的比例分别为82 1%和17 9%。异养细菌与有机物及营养盐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河口底质-水界面中异养细菌的组成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占66%,革兰氏阴性菌只占34%。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秸秆、生物炭和纳米碳3种碳源添加对盐碱耕地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化学性质与固碳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碳源添加均降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多样性,其中生物炭和纳米碳添加的土壤固碳细菌的Chao1指数、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及系统多样性值均高于秸秆添加的.3种碳源添加均降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的物种丰度,其中纳米碳添加的物种丰度大于秸秆和生物炭添加的.在群落组成方面及相对丰度上,3种碳源添加后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均在纳米碳添加后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90.38%、57.79%.群落组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秸秆和纳米碳添加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受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及有效磷的综合影响,其中土壤pH值和有效磷含量是影响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化学性质.综合来看,在盐碱耕地中添加秸秆、生物炭或纳米碳,都抑制了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但纳米碳能够增加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秸秆、生物炭和纳米碳3种碳源添加对盐碱耕地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并分析土壤化学性质与固碳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3种碳源添加均降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多样性,其中生物炭和纳米碳添加的土壤固碳细菌的Chao1指数、物种多样性、Shannon指数及系统多样性值均高于秸秆添加的.3种碳源添加均降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的物种丰度,其中纳米碳添加的物种丰度大于秸秆和生物炭添加的.在群落组成方面及相对丰度上,3种碳源添加后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优势菌纲为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均在纳米碳添加后相对丰度最高,分别为90.38%、57.79%.群落组间差异分析结果显示,秸秆和纳米碳添加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受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及有效磷的综合影响,其中土壤pH值和有效磷含量是影响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化学性质.综合来看,在盐碱耕地中添加秸秆、生物炭或纳米碳,都抑制了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物种丰度,但纳米碳能够增加土壤固碳细菌群落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15.
济南市环境空气中TSP和PM10来源解析研究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于1999—2000年在济南市5个采样点分别采集了环境空气中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用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和二重源解析技术解析了TSP和PM10的来源。结果表明,各主要源类对TSP的贡献率依次为:扬尘34%,煤烟尘25%,土壤风沙尘18%,机动车尾气尘6%,建筑水泥尘2%,其他15%;对PM10的贡献率依次为:扬尘30%,煤烟尘27%,土壤风沙尘15%,机动车尾气尘9%,建筑水泥尘3%,其他16%。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环境大气中半/中等挥发性有机物(S/IVOCs)的主要测量技术及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气相色谱技术和化学电离质谱技术的测量方法.S/IVOCs的测量主要由气相色谱技术开始发展,并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基于气相色谱技术的测量方法,能够直接测量非极性化合物,但在面对组分多达千万种的复杂体系时,传统的一维色谱相对耗时,而且由于峰容量不够,峰重叠现象十分严重,难以实现全组分的准确分离.新近发展的多维分离系统如全二维气相色谱,通过正交的分离系统,能够实现复杂体系中物种组分的准确、快速分离.目前基于化学电离质谱技术的在线测量方法已经逐渐应用于S/IVOCs的测量,虽然在物种定性方面相对较弱,但其可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测量结果,帮助分析S/IVOCs在大气中的快速变化.在未来的研究中,高时间分辨率和全组分准确测量是S/IVOCs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Aeolian dust particles arising from arid and semiarid zones are known to carry microbes by air currents. The effect of wind-borne bacteria on atmospheric bacterial population at various downwind distances from the dust source regions must be clarified, but has not yet been reported. This study monitored the bacterial abundance and community composition in outdoor aerosol samples in Beijing, China, which is close to the Asian dust source regions, and compared them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a distant region(Osaka, Japan).The Asian dust collected in Beijing contained(4 ± 3) × 10~4 bacterial cells/m~3, approximately~4 times higher than in Osaka. On 15 April 2015, Beijing experienced severe Asian dust events with a 1000-fold increase in bacterial abundance, relative to non-Asian dust days. Dominant bacterial phyla and classes in Asian dust collected in Beijing were Actinobacteria, Bacilli and Acidobacteria, and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 varied more widely than in Osaka.The bacter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 differed between the Beijing and Osaka dusts, even for the same Asian dust events. Thes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erosol bacterial communities nearer the dust source are more affected by eolian dust than their distant counterpart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微电极测量系统对高原深水型湖泊红枫湖沉积物-水界面O2和H2S的微剖面分布进行了高分辨率研究。结果表明,红枫湖北湖中部和大坝沉积物-水界面扩散边界层厚度约为0.7mm,O2的扩散通量(J)分别为5.80和7.65mmol·m-2·d-1,O2的渗透深度分别为3.6±0.3mm和3.4±0.9mm,H2S的剖面变化主要受沉积物组成、O2消耗速率和硫酸盐还原菌(SRB)分布的影响。微电极测量系统具有原位测定、时空分辨率高、数据可靠性好等优点,在湖泊沉积物-水界面微尺度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驱动机制研究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环境大气中半/中等挥发性有机物(S/IVOCs)的主要测量技术及其进展,重点介绍了基于气相色谱技术和化学电离质谱技术的测量方法.S/IVOCs的测量主要由气相色谱技术开始发展,并随着质谱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基于气相色谱技术的测量方法,能够直接测量非极性化合物,但在面对组分多达千万种的复杂体系时,传统的一维色谱相对耗时,而且由于峰容量不够,峰重叠现象十分严重,难以实现全组分的准确分离.新近发展的多维分离系统如全二维气相色谱,通过正交的分离系统,能够实现复杂体系中物种组分的准确、快速分离.目前基于化学电离质谱技术的在线测量方法已经逐渐应用于S/IVOCs的测量,虽然在物种定性方面相对较弱,但其可提供高时间分辨率的测量结果,帮助分析S/IVOCs在大气中的快速变化.在未来的研究中,高时间分辨率和全组分准确测量是S/IVOCs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有机负荷率(OLR)对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运行效能的影响及互营丙酸降解菌群的响应,以稀释的制糖废水为底物,考察了OLR升高对UASB处理效能的影响,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qPCR)分析了互营丙酸降解菌群随OLR提高的演替规律.结果表明,在OLR为6.0~54.0kgCOD/(m3·d)的范围内,UASB处理制糖废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COD去除率为92.0%以上.qPCR检测结果表明,至少有3种已鉴定的丙酸氧化菌(Pelotomaculum schinkii,P.propionicum和Syntrophobacter sulfatireducens)存在于UASB反应器中.其中,S.sulfatireducens是主要的丙酸氧化菌,其数量为126~1.2×103 16S rRNA基因拷贝数/ng DNA,约占检测到丙酸氧化菌总数的47.9%~58.6%.OLR从6.0提高至54.0kgCOD/(m3·d)导致所有丙酸氧化菌数量显著减少.Methanospirillum hungatei和Methanosaeta concilii是该UASB系统中的主要氢营养型产甲烷菌和乙酸营养型产甲烷菌.与丙酸氧化菌的变化趋势相反,这两种产甲烷菌的数量均随OLR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并在OLR54.0kgCOD/(m3·d)条件下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