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冠疫情使全球旅游业在消费需求、旅游投资、区域格局、产业链条、企业生存、人员就业等方面遭受诸多挑战。基于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的方法,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2020—2021年与新冠疫情相关的旅游文献进行了分析与整理,研究的内容可归纳为疫情冲击力的评估及旅游业恢复情景预测、疫情冲击下的旅游产业现状、游客和旅游从业者的心理与行为、旅游危机管理、旅游业发展与旅游研究新变化等5个研究角度。最后从新冠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旅游危机管理、旅游产业变革3个方面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以期对未来的旅游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线旅游时代的到来正在全方位、全过程地影响着旅游者的行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也对旅游发展业态与运行机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旅游地开发和营销成为旅游地政府、投资者和管理者等旅游地利益相关群体关注的焦点。基于网络环境中旅游者留下的数字足迹,以苏州园林为例,运用ICTCLAS、ROST-CM和Arc GIS软件,通过语义网络分析和空间分析,探索旅游者行为数字足迹在旅游地的空间响应特征与机制。研究发现:1旅游数字足迹在心理空间响应上表现为"从整体到局部、从静态到动态"特征,类型涉及旅游地整体形象、旅游线路感知和旅游景点感知。2地理空间响应在热点、热区和活动轨迹分布上形成"空间集聚、圈层分布和中心放射状"特征。3从响应机制来看,旅游地网络旅游形象影响旅游者决策和空间分布,旅游者在线口碑分享影响旅游地网络旅游形象,旅游者网络行为影响旅游者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3.
基于品牌个性和自我一致性理论,研究了美国国家公园的品牌个性、自我一致与游客行为倾向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美国国家公园投射的品牌个性体现为独特、美丽、迷人,感知品牌个性表现为爱好野外活动、自由、好奇。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不同性别群体对感知品牌个性中的"冒险、独立"特征存在认知差异,心理中心型与他人中心型的旅游者对投射品牌个性中"神秘、自由、狂野、独特、粗犷"的认知存在差异,对感知品牌个性中的"好奇"特征存在差异;卡方检验发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在旅游情景中不成立,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与感知品牌个性一致,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一致对旅行行为倾向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在视觉影响因素的作用下,旅游者对实地感知的城市旅游景观视觉辨别和鉴赏形成了视觉形象感知。城市旅游景观的品质不同对视觉形象产生的影响不同,而不同社会背景的旅游者及居民对同类旅游景观视觉形象感知的影响也不同。分析得出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业等不同社会背景的旅游者和居民对扬州旅游景观视觉形象感知的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了提升城市旅游景观视觉形象的方法和建议,期望对城市旅游的规划者、决策者提供参考,以便创造更多更美的城市旅游景观。  相似文献   

5.
城市旅游市场分类研究及其意义--以汕头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旅游市场分类法,通过对旅游流、旅游市场细分和旅游者行为等方面分析,以及对汕头市旅游市场的实证研究,作者初步认证了旅游市场分类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区分城市旅游者与景点旅游者两类市场,对比这两类市场旅游者的空间结构、出游目的结构、时间分配结构的差异,对分析汕头旅游发展的主导旅游吸引、旅游需求趋势和需求预测以及确定区域旅游发展的动力模型、旅游发展动力机制,制定产品战略和市场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游客和旅游活动与网络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游记已成为旅游者表达和反映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重要平台.在回顾前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旅游者发表在携程旅行网上的西安游记进行相关质性分析,探讨了国内旅游者对西安的城市旅游形象感知,以期有针对性地打造旅游产品,精准游客认知.  相似文献   

7.
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了苏州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结构特征、乡村旅游者出游行为特征和乡村旅游者需求偏好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苏州市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以近距离为主,苏州本市居民和上海构成一级客源市场,社会中上层群体、家庭、城市学生和城市离退休人员是苏州乡村旅游四类重点细分市场,苏州乡村旅游客源市场需求表现出由初级化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具有异质性,不同参与程度影响着他们对旅游业和旅游者的支持程度与态度。以重庆金刀峡为案例地,以旅游从业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与访谈方法分析其对旅游影响的态度、行为与责任。研究发现,旅游从业者在经济利益刺激下,对旅游发展持积极的支持态度,证实了获益越多、正面感知和支持态度越强的主流观点;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旅游从业者的增权意愿日益加强,开始以主人翁角色思考社区旅游发展并付诸实践;更重要的是,嵌入社区的地方归属感使旅游从业者不但关注自身经济利益,而且兼顾社区其他居民需求,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来实现社区共同利益的提升,从而推动和促成地方旅游发展中社区自我管理的产生与成熟。  相似文献   

9.
旅游安全认知:内涵、结构及相关变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安全认知是信息加工的结果,广义上包括旅游者的安全意识、安全关注、安全认知程度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管理认知;狭义上主要指旅游者的安全感知.其结构可分为综合维度认知结构、安全问题认知结构和旅游情境认知结构.前因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因素、熟悉程度、旅行经历、负性经历、旅行目的、文化背景等;结果变量包括目的地形象知觉、旅游决策、旅游行为及情绪、满意度、重游意愿和口碑宣传.未来研究应着重改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相关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寻求旅游安全认知干预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0.
旅游者需求分析是客源市场开发的基础。基于2014—2017年我国31个省域对厦门旅游的百度搜索指数数据,利用季节性集中指数、空间自相关和客源吸引半径等研究方法,对厦门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的时空格局演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厦门客源市场旅游需求总体呈现先递增后下降的时间演化趋势,赴厦门旅游需求高峰期集中于夏季;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对冬季出游需求逐渐增高。(2)赴厦门旅游需求呈现平季时长、淡旺季时短的特征,季节性变化较明显,差异性逐渐减小;各月旅游需求呈现出"倒海鸥"型变化规律。(3)厦门客源市场旅游需求表现为"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客源市场可分为高需求区、较高需求区、一般需求区、较低需求区、低需求区5个等级。(4)冷、热点呈现出以"胡焕庸线"为主轴的"东南—西北"方位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存在空间距离衰减规律。根据厦门客源市场旅游需求的空格局演化特征,提出市场开发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国内外主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均从资源本身出发进行构建。选择从旅游者需求角度出发,在参考国内外主要旅游动机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旅游资源现状,通过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等方法筛选出能显著代表旅游者需求的评价因子,试图构建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给出相应的评分依据和等级划分,再运用该指标体系对湖北省荆门市的漳河风景名胜区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学生旅游感知及行为研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中学生为例,从旅游兴趣、出游机会、旅游形式、旅游时间、旅游次数等20个项目对中学生群体的旅游感知和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群体旅游需求较强,但不同的学龄段存在差异,与大学生和大众旅游者存在差异等,并对旅游企业开拓中学生旅游市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价值共创行为是游客与旅游地及其相关事物的互动,关系感知是旅游者基于自身视角对旅游地的整体评估。从游客真实体验视角出发,以游客涉入度为前因变量,关系感知、文化认同为中介变量,文化学习为调节变量,研究文创旅游地游客价值共创行为。结果表明:①游客涉入度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②关系感知通过文化认同的部分中介正向影响价值共创行为;③文化学习在模型中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旅游动机所表现出的市场特征差异性,对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以及促进旅游市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市场抽样调查方法,分析苏州市入境旅游者5种旅游动机的旅游细分市场特征差异。结果表明,一是不同旅游动机的游客群体对苏州感知形象差异明显;二是不同旅游动机在旅游信息渠道、出游方式、停留时间和旅游消费等4个方面的旅游行为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根据差异性提出科学合理的旅游市场开发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人工阅读,结合文献可视化分析方法,以CSSCI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为数据来源,对1994—2019年我国旅游者行为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早期旅游者行为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缺乏一定的科学创新价值。②旅游过程中旅游者的心理和社会学特征是旅游者行为的热点研究内容,以模式类研究为基础成果的产出丰富。③旅游者行为研究主题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未来应注重研究旅游者行为现象背后内涵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1999年美国<时代>杂志预言:2015年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将紧随其后,休闲将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了国民的闲暇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不断增加,一种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逐渐成为国人主要的旅游方式.近10年来,我国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们对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旅游理论进行了研究,特别是我国拥有休闲旅游者行为特征以及休闲旅游地开发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分别从消费者行为学、地理学和市场学对1999-2008年我国休闲旅游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回顾,并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消费行为实证分析——以成都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内不少文献对乡村旅游消费者行为做了实证研究,但专门针对某一年龄群体的研究却不多。事实上,不同年龄的旅游消费者的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旅游消费行为。以成都城郊乡村旅游地为例,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的方法,从出游意愿、时空行为、出游方式、消费行为和旅游偏好等方面对18—30岁的青年旅游者消费行为做了详细分析,试图发现青年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规律,提出开发青年旅游者乡村旅游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网络技术革新使消费者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分享、检索旅游产品和服务信息的行为日益频繁,旅游网络口碑成为旅游者旅游决策的重要参考,逐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利用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对国外近10年旅游和酒店业网络口碑文献进行梳理和总结,发现国外关于酒店业和旅游业网络口碑的研究视角宽泛,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较成熟。从研究内容上看,集中在网络口碑的特征、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该领域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不同表达形式评论内容的真实性、网络口碑对消费者真实购买行为的影响、评论者的意图与其选择传播渠道之间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9.
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伴随着不文明旅游现象的涌现,影响着旅游者个人素质、社会风气和我国的国际形象,分析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原因和探究不文明行为治理变得更为紧迫。以MOA模型为分析框架,探讨动机、机会、能力三个维度对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影响,构建不文明旅游行为影响因素体系,深度剖析不文明旅游行为产生的作用机理,从转变行为动机和能力、断绝行为机会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将MOA模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为丰富和完善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目前对边境旅游吸引物的研究缺乏市场调查和数据统计作为支撑,以及对边境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的认识仍处在空白阶段的研究现状,从游客感知的角度,尝试构建了边境旅游吸引物评价体系,采用模糊数学、IPA分析方法,以磨憨口岸为例,对边境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大小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边境旅游吸引力=边境地区供给拉力+旅游者需求推力;从重要性角度来看,边界国门、爱国情结、异国风情、好奇驱使、历史事件是吸引旅游者的主要因素,边境旅游整体吸引力处在非常大阶段。通过重要性感知与表现性效果的对比分析发现,跨境购物是边境旅游需要继续保持的核心卖点之一,而跨境自驾的实际体验是目前大力发展边境旅游的门槛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