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该文就引起英汉习语差异的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采用直译、意译、同义习语套用法、对称增字等方法对习语进行翻译,以期在英汉习语互译中达到最佳效果.参6.  相似文献   

2.
商标作为架设在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是企业宣传和推销商品的重要手段.商标翻译更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从语用学的顺应性角度探讨商标翻译,认为在商标的翻译过程中即要保留原文的精华更要顺应商品的特点,顺应地域文化差异、顺应消费者需求、顺应不同的政治制度等诸多因素.希望通过对英语商标翻译顺应性方法的讨论,能够推动商标翻译不断向前发展.参8.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进行东西方跨文化交流,从构词能力、句法功能、语义特征等三个层面对英汉语数词的特点进行对比,揭示英汉数词的构词特点以及英汉数词翻译的技巧.参7.  相似文献   

4.
文学书名的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富有创造性又不失挑战,笔者拟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研究文学书名的翻译出发,通过介绍文学书名的构成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接受美学理论及其对文学书名翻译的启示,来探讨文学书名翻译文化内涵的传递,审美再现的翻译方法.参13.  相似文献   

5.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翻译界乃至整个外语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理论经典,是中国各个层次翻译教科书必不可少的理论支柱,解读论文不知其数,专著层出不穷.李田心的专著《奈达翻译理论新解——真假奈达翻译理论辨析》力求去伪求真,试图纠正前人解读奈达学说不当之说.李著涉及面甚宽,相关理论深邃,评论全书须费大量时间读懂全书方可.该文仅将奈达翻译定义原文、译论界主流解读和李著解读比较研究,发现译论界主流解读与奈达翻译定义原文相距甚远,李的解析自有一番道理,以此向人们展示李著确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6.
动物比喻作为英汉语中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无限的联想,使英汉语更加丰富多彩、更富于表现力。根据人类语言的两方面特点:共性和相对性,对动物比喻联想在英汉语中的异同及其翻译技巧进行了对比分析.参7.  相似文献   

7.
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使得外贸信函的使用愈发频繁,本文就近年来外贸信函的实例,从称呼语、求助语、致歉语、致谢语、谦恭语及馈赠语等六个方面来阐述外贸信函中礼俗语的应用及翻译里应注意的问题及要点.  相似文献   

8.
真核生物的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是调控生物生长发育、衰老及环境适应等的重要因子.在对小麦eIF5A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的基础上,成功构建了小麦蛋白翻译起始因子5A(eIF5A)的表达载体pET28a( )-eIF5A,并且经IPTG的诱导进行了原核表达,结果表明,eIF5A能够体外高效表达;进一步的Western blot分析表明,所表达的约18×103特异蛋白确为小麦eIF5A蛋白.图4参19  相似文献   

9.
从翻译理论中归化和异化的角度对中式菜名做了尝试性的分析,翻译与文化交流是最基本交流方式.通过归化与异化的定义,描述了翻译的归化与异化,并对归化与异化进行了讨论,从中试析中式菜名英译的归化与异化现象,以及中式菜名构成的特点,并以实例说明了中式菜名英译中的归化、异化现象.因此,归化异化需要同时使用,相互促进,而只用一种翻译方法并不能涵盖像中式菜名翻译如此复杂的翻译领域;同时异化也需要归化的帮助与合作,归化亦需辅以异化,这也是实现跨文化交流效果最大化的客观要求.表3,参14.  相似文献   

10.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承载着大量的语言信息.英汉习语作为两种不同语言的瑰宝,由于其独特的文化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通过地域文化、习俗文化、宗教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对比,阐述了英汉习语的特点以及英汉习语翻译的差异.参4.  相似文献   

11.
科技英语长句翻译新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奈达的表层句和深层句互换的翻译方法的影响,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科技文体长句翻译的新方法.该方法立足于人类认知、思维的共同点,把长句中各概念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作为理解和表达的核心,提出了增加逻辑标记语、将从句升级以及按时间顺序排列各概念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浅谈言语模仿与广告中的仿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仿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影响人际关系的重要形式.言语模仿是人类模仿中的一种.人们往往对自己所喜欢而且对自己有着强烈吸引力的语言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模仿.通过研究人的模仿心理,分析广告词的模译,试图证明模仿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和语言创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阐述了土壤中硒的存在形态及其与植物吸收的关系,论述了植物对硒的吸收和代谢机制、硒在植株体内的存在形态及其生物学效应,讨论了低硒地区食物链中硒水平调节的方法和效果,提出了土壤-植物-食物链系统中硒素研究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促有丝分裂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或MPK)途径是在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的调控多种生理过程的信号途径,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等生理过程的调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盐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盐藻)是目前世界上最耐盐的真核光合生物之一.在前期实验中,已发现盐藻MAPK(DsMPK)的表达受到低温和高盐胁迫的抑制.分析DsMPK在高温、低盐、氧化、紫外胁迫中的表达变化,发现DsMPK还受到氧化胁迫的抑制.进而分析DsMPK在高温、低盐、氧化、低温、高盐和紫外胁迫中翻译和磷酸化修饰的变化,发现除低盐胁迫外,在磷酸化修饰水平DsMPK同样受到各种非生物胁迫的抑制.在对不同生长阶段盐藻DsMPK磷酸化变化的分析中还发现,DsMPK的磷酸化水平与生长速率有一致性.各方面DsMPK的变化趋势说明其为一调控生长相关的MAP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