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彬  梁璇静 《环境保护》2016,(21):29-35
我国有诸多法律法规、部门职能、标准规范和政策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建设已有相当基础。但是饮用水水源保护仍存在立法不统一、制度不完备、体制不协调、标准不统一、政策不到位等问题。建议通过《水污染防治法》修订和相关立法,落实国务院"从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饮用水安全"的要求,对饮用水水源保护相关制度进行完善:立法上,统一饮用水水源保护要求;体制上,统筹饮用水水源保护职责;制度上,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监管制度;标准上,依据水质条件综合适用;政策上,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经济支持。  相似文献   

2.
一是抓好源头管理,坚决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二是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管,定期、不定期组织巡查,严禁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从事养殖和其他可能污染饮用水源的活动;三是加大重点污染源监管,切实防止污染企业偷排污染物,  相似文献   

3.
村镇中小型饮用水源是中国农村饮用水的主要类型,对该类水源中碘化物分布特征的研究较少.为探明山东、安徽村镇饮用水源中碘化物的分布、来源及存在的饮用健康风险,于2021年10—11月对该区域97个代表性村镇饮用水源(湖库、河流、地下水)进行调研和样品采集,综合水化学分析、统计学和风险评价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水体中碘化物的浓度为0.1~294.5 μg·L-1,其中15%的点位为高碘型 水源,集中在山东菏泽和安徽北部的地下水源,50%的点位为缺碘型水源,以地表水源为主.碘化物浓度与水化学类型密切相关,Ca2+·HCO3-型水源中74%为缺碘型,Na+·HCO3-型水源中45%为高碘型.岩石风化的空间异质性导致水化学类型存在差异,水岩作用下的阳离子交换使沉积岩中的碘释放到水中,蒸发浓缩使水中的碘化物富集.健康风险评价表明,2%的水源(菏泽郓城县、淮北濉溪县)的儿童风险熵大于1,成人的高碘饮用水健康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4.
基于InVEST模型的白龙江流域水源供给服务时空分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肃白龙江流域是我国嘉陵江上游水资源重要的补给地之一,对其开展流域生态系统水源供给服务功能空间定量评估研究,有利于水源区保护规划的制定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论文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数据、气象、土壤和野外观测数据等,应用InVEST模型水源供给模块估算白龙江流域生态系统的水源供给量,并定量分析流域水源供给服务的空间分布特征及不同地形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白龙江流域生态系统水源平均供给量约在388 mm左右,且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中部干热河谷区域水源供给量相对较小,东南部山地林区降雨量大,水源供给量较高,林地(如云冷杉类、针叶林类等)和农田水源供给量较高。流域内水源供给量随海拔高度和坡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高值区主要分布在1 500~3 500 m和15°~40°区段;阴坡区域水源供给量大于阳坡区域。  相似文献   

5.
洛阳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目的是保护水源供水井水质不受污染。从地下水动力学观点出发,通过对水源环境调查、历史污染事故分析、土壤净化能力和弥散试验等工作,划分了洛阳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一、二、三级保护区。该研究在洛阳城市水源保护和城建规划中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柴河水库水源涵养对保护水源水质、改善水质的作用;针对柴河水库水源涵养区氮磷污染、面源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可操作性较强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 前言饮用水的水质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改善和保护水质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沈阳市饮用水以地下水为水源,而且井群多数分布在河的沿岸,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河水遭受污染,河水的渗漏又使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为调查饮用水污染状况,我们对沈阳市有关河流两岸的11个水源在水库放水前后进行采样测试,结果表明饮用水源水中油含量在 ppb 级,对浑河砂山下游段及细河沿岸的水源水测其总荧光强度均有较强显示,说明沿河水源普遍受到特微有机物的污染。一、水源调查1.采样点的设置沈阳市水源主要分布在浑河、新开河、南运河和细河两岸。采样点在浑河沿岸的水  相似文献   

8.
<正>甘肃天祝藏区地处黄河、石羊河等重要河流的源头和汇水区,是甘肃主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由于长期不合理利用,导致林草植被退化,尤其是灌木林大面积破坏,水源涵养林林线上移、质量下降、涵养水源功能弱化,  相似文献   

9.
基于土壤动态蓄水的森林水源涵养能力计量及其空间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水源涵养是森林提供的重要生态服务之一,而森林土壤对降水的拦蓄和调节起着主要作用。采用土壤动态蓄水能力法,以太湖流域安吉县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雨量站逐日降水量数据为基础,评估了森林的水源涵养能力,并将土壤水源涵养能力参数和降水数据进行空间栅格处理和相应的栅格运算,从而揭示了水源涵养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安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年涵养水源能力为19.66×108 t,单位面积森林年涵养水源能力为14 788 t/hm2;从空间分布上看,森林水源涵养量沿西苕溪由上游向下游呈减少的趋势;从不同森林类型来看,竹林的水源涵养贡献率最大,达52.26%。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受环境变化、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水环境质量呈现恶化趋势;本文对饮用水水源如何开展污染防治工作进行阐述。结合哈尔滨市水源实际情况进行了分析,为水源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主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对全国49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81个饮用水地表水源和30个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情况调查表明,48%的地表水源、20%的地下水源达不到相应标准;1996年调查结果表明,20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329个饮用水地表水源和242个饮用水地下水源中,这一数字已分别上升到83.3%和27.7%。其可比的20个重点城市的39个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表明:1989~1996年间,饮用水源地水质呈恶化趋势,在评价我国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保护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污染成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对黄浦江上游水源保护区内各类污染源的调查统计,通过对各类污染源的数量及污染产生原因、污水排放去向和污染负荷构成等的分析,确定了上游水源保护区的主要污染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已超过了点源污染;畜禽污染是目前水源保护区最为主要和严重的污染源;污水处理设施滞后、纳管处理率低,导致大量未经处理的各类污水直接排入水体,污染水源水质.  相似文献   

13.
C市饮用水源风险评价实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保护饮用水源、保障饮用安全是目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借鉴了美国科罗拉多州地表饮用水源风险评价的方法和思路,并根据C市饮用水源的特点,从污染物迁移可能性、污染危害、泄漏可能性以及污染物的量4个方面对C市136个饮用水源遭受污染的风险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结果表明:有5个饮用水源属于高风险级别,需要对其实施优先管理.这5个高风险的饮用水源具有共同的环境污染特点,即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土地利用率高、农业面源范围广,并且点源数量多、污染大. 风险评价结果与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特点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同时也表明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污染源防治工作是保障饮用水源免受污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水资源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区域经济发展,定量分析研究区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受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区域上下游之间的生态联系,促进区域生态公平,实现区域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利用降水储量法、水量平衡法及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体区与受体区划分方法,分析2000-2010年京津冀净水源涵养量空间格局,划分研究区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体区和受体区范围.结果表明:①冀北燕山山区净水源涵养量最高,年均值为65.24~81.35 mm,其次是冀西太行山山区,年均值为46.47~61.28 mm;净水源涵养量负值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大中小城市,年均值为-130.46~-152.39 mm.②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体区占研究区面积的41.42%,单位面积(m2,下同)平均净供水量为0.03~0.07 m3;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平衡区面积占25.01%;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受体区面积占33.57%,单位面积平均净需水量为0.18~0.41 m3,是供体区供水能力的6倍左右.③从流域来看,滦河流域的承德市为天津市、秦皇岛市及唐山市供应水资源,年均供水总量为23.7×108 m3;永定河流域的张家口市为北京市供应水资源,年均供水总量为5.3×108 m3;大清河流域的保定市为北京市及天津市西南部供应水资源,年均供水总量为8.2×108 m3;但子牙河流域和漳卫河流域供水能力严重不足.研究显示,燕山山区和太行山山区为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体区,东部沿海和大中小城市为主要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受体区,水源涵养生态服务供体区净水源涵养能力不能满足水源涵养生态服务受体区需水量,整个研究区供受关系严重失衡.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生态屏障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水源涵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京津冀重要水源涵养区--滦河,潮河和白河流域,通过分析2010与2015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该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转移与景观格局特征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特点;运用SWAT水文模型模拟分析该时段内研究区的水源涵养量分布与变化;并和降水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偏相关分析法,重点分析了景观格局的变化对水源涵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源涵养量与PLAND指数相关性为-0.846;与NP指数相关性为-0.635;与LPI指数相关性为0.468;与LSI指数相关性为0.523;与COHESION指数显著相关,相关性为0.918.景观格局和水源涵养量存在以下关系:①景观多样性越高,聚集程度越高,景观形状越复杂,越趋向不规则且优势度越高,越有利于水源涵养;②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越高,水源涵养量越低.  相似文献   

16.
明晰黄河中游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的权衡协同关系,是保证生态系统服务长期有效供应,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利用InVEST模型、ArcGIS和Matlab等工具对2000—2020年黄河中游地区的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固碳以及生境质量服务的时空特征及其协同权衡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中游地区土壤保持、水源涵养和生境质量服务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固碳服务呈波动下降趋势;(2)2000—2020年,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服务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其高、低值区有所变动;固碳服务整体呈“东南高、西北低”,高、低值区变化不明显;生境质量服务高、低值区相间分布,高值区稍有扩散;(3)黄河中游地区固碳与生境质量服务、生境质量与水源涵养服务、水源涵养与土壤保持服务为协同关系,固碳与土壤保持服务、生境质量与土壤保持服务为权衡关系,而固碳与水源涵养服务整体上表现为不相关;(4)生境质量与水源涵养、土壤保持服务的权衡区面积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服务的协同区面积比例呈上升趋势,固碳与其他服务在大部分区域表现为不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基于SOFM神经网络的京津冀地区水源涵养功能分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水源涵养功能空间分异在水资源分区管理方面的应用,以京津冀地区为研究区,根据水源涵养功能的5个主要影响要素——海拔、降水量、蒸散量、土壤饱和含水率、森林覆盖度,构建SOFM(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并对该区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区域划分. 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可划分为6个水源涵养功能区域,分别为冀西北高原-间山盆地草原水源涵养中能力区、坝上高原-冀北山地草原-森林水源涵养中低能力区、燕山-太行山中低山森林-草原水源涵养中高能力区、冀中南部平原农田水源涵养低能力区、燕山-太行山低山森林水源涵养中高能力区和冀东平原农田-草原水源涵养高能力区.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分区之间具有显著差异,表明用SOFM神经网络对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分区效果良好. 在水源涵养功能分区基础上,归纳和总结了各分区水源涵养功能影响要素的主要特征. 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统一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区,其内部的水源涵养功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建议依据各分区水源涵养功能的强弱及其主要控制因子特征,科学制订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水资源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九八四年到一九八五年,对驻鄂豫两省十三个市、三十二个县的部分部队的生活饮用水源进行了全面的卫生流行病学调查,按照全军卫生专业组在一九八三年提出的《调查方案》,参照全国水源调查的有关规定,对每个水源进行逐项和综合评价,并归纳出两省部队水源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是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规标准要求、建立我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提高水源地管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旧规范难以适应我国当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管理需求实际出发,指出了水源保护区划分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水源保护区的划分经验,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338—2018)的制定理念和技术原则、划分方法进行了全面解读,提出了应用HJ 338—2018时应重点考虑:适用范围、技术原则、技术步骤、保护区划分前期调查技术要求、划分技术方法、准保护区设置和保护区图件制作等方面。通过本文的解读,以期能帮助标准使用者深入了解标准的内容要求,进而能科学、合理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实施饮用水水源环境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改良综合指数法及其在上海市水源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水质评价的改良综合指数法,灵活选取转换指数法、加权平均法、最差因子判别法和内梅罗法等综合指数计算模式,并运用专家咨询法赋以各类指标健康权重.运用该法对2007年上海市的水源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水源水质在总体上符合国家标准,但存在一定的有机污染.进一步分析表明,长江是上海市最佳的集中式供水水源;郊区水厂的原水水质要劣于市区;市级水厂的原水水质较好;第一季度的原水水质要劣于其他季度.本文所建立的改良综合指数法具有简单、合理和可操作性强的优点,可较好地应用于其他城市的水源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